- 年份
- 2024(10310)
- 2023(14494)
- 2022(12255)
- 2021(11478)
- 2020(10107)
- 2019(23132)
- 2018(22997)
- 2017(45911)
- 2016(24593)
- 2015(28112)
- 2014(28016)
- 2013(28062)
- 2012(26215)
- 2011(23552)
- 2010(23640)
- 2009(22215)
- 2008(22097)
- 2007(19868)
- 2006(17471)
- 2005(15500)
- 学科
- 济(111352)
- 经济(111240)
- 业(74692)
- 管理(67574)
- 方法(51953)
- 企(51861)
- 企业(51861)
- 农(49321)
- 数学(46787)
- 数学方法(46270)
- 农业(32343)
- 中国(28744)
- 业经(27184)
- 财(26644)
- 制(22293)
- 地方(21608)
- 贸(20781)
- 贸易(20770)
- 易(20212)
- 学(18883)
- 银(18247)
- 银行(18215)
- 行(17351)
- 融(16550)
- 金融(16547)
- 技术(16197)
- 务(16013)
- 财务(15969)
- 财务管理(15923)
- 企业财务(15081)
- 机构
- 学院(359905)
- 大学(356648)
- 济(156311)
- 经济(153357)
- 管理(142591)
- 理学(123329)
- 理学院(122148)
- 管理学(120170)
- 管理学院(119516)
- 研究(116454)
- 中国(91893)
- 京(73595)
- 农(72697)
- 财(70795)
- 科学(69302)
- 所(58407)
- 财经(56675)
- 业大(56471)
- 中心(56314)
- 农业(56281)
- 江(53923)
- 研究所(52521)
- 经(51513)
- 经济学(48120)
- 北京(45679)
- 经济学院(43869)
- 范(43852)
- 师范(43421)
- 州(42538)
- 财经大学(41824)
- 基金
- 项目(237838)
- 科学(187869)
- 研究(174899)
- 基金(173624)
- 家(149927)
- 国家(148669)
- 科学基金(128267)
- 社会(112563)
- 社会科(106719)
- 社会科学(106690)
- 省(93776)
- 基金项目(92098)
- 自然(81613)
- 自然科(79717)
- 自然科学(79696)
- 教育(79184)
- 自然科学基金(78272)
- 划(77612)
- 编号(71960)
- 资助(71581)
- 成果(57288)
- 部(53577)
- 重点(53110)
- 发(52447)
- 创(49524)
- 课题(47899)
- 国家社会(46945)
- 创新(46301)
- 教育部(45961)
- 科研(45749)
- 期刊
- 济(170672)
- 经济(170672)
- 研究(101478)
- 农(72282)
- 中国(66278)
- 财(53641)
- 学报(53056)
- 科学(49832)
- 管理(49095)
- 农业(49048)
- 大学(41115)
- 学学(39122)
- 融(37643)
- 金融(37643)
- 业经(33702)
- 技术(32014)
- 教育(29646)
- 财经(27901)
- 经济研究(25920)
- 问题(24684)
- 业(24595)
- 经(23940)
- 统计(20059)
- 技术经济(19063)
- 理论(18052)
- 策(17825)
- 贸(17687)
- 版(17592)
- 世界(17585)
- 商业(17222)
共检索到52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 曾光
采用衡量空间集聚程度的EG指数,并结合产业集中度指数,测算了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17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并从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产业集聚特征、原料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行业集聚程度呈下降态势,行业集中程度主要受原料产地的影响;不同细分行业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是由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曾光
为了解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发展状况,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其17个行业2003—2009年间的数据进行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3—2009年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变化不大,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17个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一,究其原因是物耗的增加阻碍生产率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则有利于生产率的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下的细分行业间增长率存在绝对趋同,趋同速度为年均10.73%。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鹏 曾光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也同时提出理论上分析其产值增长背后的效率结构、以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基于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细分行业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运行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利息支付额增加不利于改善农副食品加工业效率;出口交货值对效率的影响微乎其微;存货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其效率。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17个细分行业分为四种类型,各行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的重点不同。宜结合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提高农副食品加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有鸿 费威
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为例,通过价格分解将其分为最高历史价格、下降期价格和恢复期价格,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增长对这三类价格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的最高历史价格和下降期价格受其自身行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影响显著,且远高于经济增长对其的影响弹性。而其恢复期的价格变量不能由经济增长变量和行业生产规模变量解释,但其自身一阶差分序列遵循一阶自回归平稳过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晓丹 支大林
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区位商指标和产业劳动生产率指标对吉林省2003~2009年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9年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产业集聚显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杨康 江小敏
本文采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与集聚和垄断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拉动行业平均工资的上升,但当集聚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其对工资水平出现负向效应;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对于行业平均工资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行业与隶属行政层次越高的行业工资回报也越高。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行业的平均工资,并且在服务业中存在一定的工资性别歧视。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垄断 工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杨康 江小敏
本文采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服务业企业数据,分析了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与集聚和垄断的关系。结果显示: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拉动行业平均工资的上升,但当集聚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其对工资水平出现负向效应;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对于行业平均工资有一定的正向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行业与隶属行政层次越高的行业工资回报也越高。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行业的平均工资,并且在服务业中存在一定的工资性别歧视。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 垄断 工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莉 吴林海 童霞
碳标签食品既能有效约束食品生产企业的碳排放,又能积极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潮流。文章通过对山东苍山和江苏丰县87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调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影响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按照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列,技术创新投入、政府扶持力度、市场需求、HACCP认证和企业能源消耗等因素均与企业选择生产碳标签食品显著正相关;但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对于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却有显著的消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淑琳 王贤彬 黄亮雄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伴随着难以消除的产能过剩,亟需转向高质量发展。本文将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地方政府激励和动机的代理指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地级市四位数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采用工具变量法考察目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目标与产能利用率存在“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受地方政府干预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重点产业;目标对实际产出的促进作用随着目标的提高逐渐变小,对产能的促进作用保持稳定,导致产能利用率先升后降;目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通过降低工业用地价格和环保标准实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建军 武拉平 闫逢柱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农产品加工业的12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C-D函数,重点分析地理集聚对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2002—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平均地理集聚度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产业集聚度变化存在差异;产业地理集聚度大小与变化及其对产业成长的影响显著且不同行业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贡献虽弱于资本而强于劳动;产业地理集聚、资本、劳动其对产业成长贡献差异及行业差异可以为政府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英 李延平 蒋飞龙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07年29个四位数制造业产业的数据考察了企业进入阻止行为对市场势力及净进入率,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是:过剩生产能力的存在确实提高了限制性价格,市场需求增长率对价格成本差也会造成一定的侵蚀,然而这两个发现并没有支持企业主动利用过剩生产能力实施进入阻止的假设,却支持了我国产业普遍存在的过度进入及退出壁垒过高引致的过度竞争的推测;较高的过剩生产能力导致了较高的价格成本差,这支持了企业利用限制性价格维持其市场势力的假设;广告支出可能会侵蚀企业的超额利润,这会降低潜在企业进入的激励,较高的广告密度还会增加新的进入者进入的困难;研发支出使得在位企业得以维...
关键词:
进入阻止 市场绩效 实证研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石灵云 刘修岩
本文基于2003年中国四位数行业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外部性的两种重要形式——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从整个制造业来讲,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我们就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否存在产业间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地方化经济在大部分产业都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仅有少数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产业支持城市化经济。
关键词:
地方化经济 城市化经济 外部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冠军 刘诗雨 谭璐
为提高农副食品的质量、安全性与环保性,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稳发展,实施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非常关键。而对于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的审计工作是保障该供应链模式顺利运行的必要手段,体现了审计人员和供应链各环节的共同控制责任。本文通过引入农副食品安全问题案例,梳理了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的审计流程,总结了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审计提供了初步的理论模型,论述了农副食品绿色供应链审计的事前调查、拟定审计方案、落实和实施审计、编制审计报告等重要环节。
关键词:
农副食品 绿色供应链 审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马林
本文根据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资产总计、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利润总额以及税金总额等财务数据,构建反映其生产效率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2002~2007年分省面板数据进行生产效率和规模收益分析,结果表明,该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多数偏低,在绝大多数省份,该行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时期,加快行业发展任务紧迫。
关键词:
农副产品加工业 生产效率 规模收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如言 王浚
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如何?这是近几年来在布局郊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时候,议论较多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同时提出一些设想和途径。把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到以副食品生产为主的轨道上来上海城市和郊区不仅地域连成一片,而且人民生活和经济活动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市区六百多万居民中,四百三十万是工人,担负任务很重,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八分之一,出口量占三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六分之一,供应全国工业品将近二分之一。而市区居民所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