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1)
2023(9823)
2022(8219)
2021(7744)
2020(6264)
2019(14264)
2018(14356)
2017(27936)
2016(15391)
2015(17491)
2014(17556)
2013(17997)
2012(17537)
2011(16535)
2010(17161)
2009(16226)
2008(16136)
2007(14862)
2006(13945)
2005(12890)
作者
(48659)
(40978)
(40655)
(38243)
(25608)
(19554)
(18190)
(15873)
(15551)
(14774)
(14159)
(13641)
(13214)
(13158)
(12791)
(12281)
(12086)
(11834)
(11774)
(11723)
(10674)
(10335)
(10101)
(9466)
(9298)
(9286)
(9245)
(9105)
(8487)
(8186)
学科
(74222)
经济(74146)
(47352)
(45999)
管理(35656)
农业(31555)
中国(25536)
(22416)
企业(22416)
方法(21933)
地方(21694)
业经(19369)
数学(19205)
数学方法(19038)
(16386)
(15646)
(14387)
(14118)
银行(14093)
(13807)
(13234)
贸易(13219)
(12962)
金融(12961)
(12803)
(12472)
环境(11959)
发展(11572)
(11545)
农业经济(11049)
机构
学院(237795)
大学(234158)
(101275)
经济(99108)
研究(90261)
管理(85916)
理学(72292)
理学院(71408)
中国(71314)
管理学(70247)
管理学院(69823)
(62170)
科学(55483)
(52145)
(48284)
农业(47790)
(45870)
研究所(43411)
业大(41414)
中心(40917)
(38912)
财经(35040)
(34060)
师范(33766)
北京(33478)
(31608)
(31125)
(30884)
(30225)
经济学(29648)
基金
项目(146888)
科学(114038)
研究(110411)
基金(103342)
(90633)
国家(89742)
科学基金(74029)
社会(69400)
社会科(65308)
社会科学(65287)
(59300)
基金项目(54776)
(49356)
教育(48026)
编号(47430)
自然(45087)
自然科(43746)
自然科学(43731)
自然科学基金(42900)
资助(41309)
成果(39404)
(39001)
(33832)
重点(33319)
(32814)
课题(32789)
发展(31485)
(30949)
(29828)
国家社会(28332)
期刊
(128910)
经济(128910)
研究(74228)
(65582)
中国(56873)
农业(44559)
学报(39192)
科学(37178)
(30148)
(29583)
金融(29583)
大学(29304)
管理(28776)
学学(27495)
业经(27136)
教育(25994)
(21251)
技术(19437)
问题(18959)
经济研究(17863)
财经(16729)
农业经济(14952)
农村(14935)
(14935)
资源(14839)
(14360)
世界(13648)
经济问题(13200)
(13001)
图书(12564)
共检索到38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育峰  丰成学  李友权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生物质资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本文在论述秸秆的种类、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介绍了秸秆作为农业肥料、畜牧业饲料、工业材料和能源原料等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和开发现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伟  黄力程  李文才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俊峰  易平贵  金一粟  
研究了以稻草和麦秆为原料 ,用复合添加法制取糠醛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 :用 2 0 %硫酸 (液固比为 2 5∶1 ) ,加入复合添加剂 (Ⅰ ) (主要成分为磷酸钙、磷酸、重钙等 )或 (Ⅱ ) (主要成分为磷酸、重钙等 )添加比例为 1 5%~ 30 % (占原料重量 % ) ,常压 1 0 0℃蒸馏 2h ,出醛率达理论出醛率的 70 %~ 80 % ,废渣全部变为中性复合肥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宜水  赵立欣  孙丽英  孟海波  
我国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种多用途可再生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调查方法,阻碍了秸秆综合利用进程。本文从总量、经济性、空间和时间分布等角度评价秸秆资源,建立农作物秸秆评价标准体系,将农户问卷调查与的农作物收获时直接采样测试草谷比等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范围、内容和方法。通过在实际调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指导我国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有利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学良  方宪法  陈开化  
我国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向马学良,方宪法,陈开化(中国农机院农机化所北京100083)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品,资源数量很大且分布极为广泛,随着农业资源开发进程加快,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学良  方宪法  陈开化  
我国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向马学良,方宪法,陈开化(中国农机院农机化所北京100083)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副产品,资源数量很大且分布极为广泛,随着农业资源开发进程加快,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问题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军  史建民  
本文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整体上呈现政府"热"和农户"冷"的特点。以山东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情况为例,从市场机制、秸秆价格、资源化成本、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困境。提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出路,必须从政策、市场和技术上尽快实现秸秆定位资源化、秸秆利用产业化和秸秆产业集群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德明  梅旭荣  陆建飞  蔡典雄  杜建中  
系统分析了晋东丘陵旱农地区(寿阳)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粪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培肥土壤的定位试验;及其旱地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获得秸秆过腹还田、农田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物生育期秸秆覆盖和直接还田等4种利用途径的有关参数。以秸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北方旱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体琼  何春霞  凌秀军  金诚谦  吴崇友  袁文胜  
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保护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秸秆资源总量和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秸秆资源短缺、过剩问题的根源,论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中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雪靖  杨永健  周诗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颖昊  王亚静  尹建锋  孙仁华  徐志宇  
[目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实现养分高效利用。系统总结国内外秸秆利用补偿政策,可为创设适合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生态补偿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调动各方开展秸秆利用的积极性,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秸秆利用补偿政策,系统梳理秸秆利用生态补偿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对我国秸秆利用生态补偿制度的创设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政策框架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参与主体和方式较为单一,需结合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构建一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结论]建议我国在未来的秸秆还田生态补偿工作中,要建立利益驱动和政策导向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扩大补偿内容、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开展多形式宣传引导,推动秸秆利用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毕于运  高春雨  王红彦  王萍  王亚静  
[目的]对全国秸秆堆沤肥料化利用量、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农户秸秆直接燃用量、秸秆新型产业化利用量进行系统估算,并结合问题分析和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全国"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全国秸秆离田利用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1) 2015年,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为3. 46亿t,占全国秸秆已利用量的47. 99%;(2)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1. 69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48. 84%;(3)全国秸秆堆肥利用量约为1 400万t,其中工厂化堆肥利用秸秆量约为400万t;(4)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约为2 000万~2 400万t,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约为0. 85亿t;(5)全国秸秆新能源、工厂化堆肥、原料化等新型产业利用量约为0. 48亿~0. 52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2. 24%~13. 37%。[结论]未来,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应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打造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和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庆  王梓凡  参木友  白海花  塔娜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杰  邵敬淼  孙宁  王红彦  王亚静  毕于运  高春雨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举措。日本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居世界前列,其成功经验对中国秸秆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方法,从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收储运体系等四个维度,系统总结了日本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模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经验。[结果] 日本建立了以秸秆还田利用为主,秸秆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推广了高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建立了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通过不断研发创新秸秆饲料、秸秆乙醇、秸秆发电等技术,同时出台一系列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法规,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熟技术与先进经验,将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成具有战略价值的典型产业。[结论]借鉴日本的经验,未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二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三是加大秸秆利用政策支持,四是完善秸秆利用法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昌国  谢祖琪  易文裕  徐润琪  姚金霞  
本文研究了稻秸、麦秸、玉米秸、油菜秸、棉花秸等5种农作物秸秆能源利用的基本性能,测试了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田间失水规律及热值。结果表明:5种秸秆的收获含水率规律为:最高的是稻秸,其次为玉米秸和麦秸,最低的是油菜秸和棉花秸。5种秸秆热值的高低排位:棉花秸>油菜秸>玉米秸>麦秸>稻秸。按能源材料指标衡量,棉花秸是最理想的能源材料,稻秸是最差的能源材料。油菜秸、玉米秸和麦秸是热值比较接近的能源材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