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3)
2023(11738)
2022(9529)
2021(8891)
2020(7317)
2019(16535)
2018(16442)
2017(33584)
2016(18205)
2015(20839)
2014(21025)
2013(21067)
2012(19468)
2011(17706)
2010(18254)
2009(17418)
2008(17434)
2007(16289)
2006(15048)
2005(13777)
作者
(52400)
(44034)
(43469)
(41743)
(27713)
(20722)
(19791)
(16857)
(16702)
(15776)
(14837)
(14334)
(14042)
(13862)
(13589)
(13297)
(12800)
(12780)
(12596)
(12562)
(11130)
(10887)
(10725)
(10096)
(10032)
(9924)
(9922)
(9681)
(8956)
(8659)
学科
(84395)
经济(84309)
(62446)
管理(51793)
(47803)
(40048)
企业(40048)
农业(31435)
方法(29702)
数学(26254)
数学方法(25962)
中国(25731)
业经(23738)
(20548)
(20022)
地方(17867)
(16060)
贸易(16050)
(15813)
(15675)
银行(15662)
(15645)
(15048)
(13949)
(13824)
金融(13824)
(13626)
技术(13294)
产业(13098)
(12401)
机构
学院(271699)
大学(266025)
(124564)
经济(122087)
管理(107213)
研究(92219)
理学(90859)
理学院(90055)
管理学(88888)
管理学院(88381)
中国(76645)
(59002)
(56438)
(55800)
科学(50283)
(46570)
财经(44946)
中心(43726)
(43301)
农业(42747)
研究所(40828)
(40509)
业大(40294)
经济学(37094)
北京(35705)
(34227)
(33583)
经济学院(33456)
师范(33369)
财经大学(32569)
基金
项目(164377)
科学(130799)
研究(127886)
基金(119149)
(100719)
国家(99771)
科学基金(86154)
社会(83256)
社会科(78730)
社会科学(78712)
(65090)
基金项目(62140)
教育(56845)
编号(54227)
(52742)
自然(51446)
自然科(50210)
自然科学(50198)
自然科学基金(49341)
资助(48630)
成果(44597)
(38219)
(37742)
课题(36881)
重点(36034)
(34292)
国家社会(33984)
(33680)
(32909)
教育部(32535)
期刊
(150860)
经济(150860)
研究(88190)
(59706)
中国(57010)
(43782)
农业(39886)
管理(38750)
(37878)
金融(37878)
科学(34853)
学报(34137)
业经(30162)
大学(27929)
学学(26396)
教育(25925)
技术(23123)
财经(22853)
经济研究(22409)
问题(21876)
(19750)
(19205)
(16020)
农村(15657)
(15657)
世界(15398)
农业经济(15150)
技术经济(14751)
经济问题(14582)
理论(13933)
共检索到433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晓峰  
农作物种子产业是对农业发展具有关键影响的战略性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竞争性种子市场的形成对于农业发展非常重要。我国历史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农作物良种的培育、生产和推广都依靠政府的计划安排。近十几年来,市场取向的改革使得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的发展机制产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分析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业部赴日考察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驰  
本文选取大豆、梗稻、玉米三种农作物,使用1994—2006年间若干代表年份的数据,通过DEA方法计算了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中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作物种植效率与国际化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三种农作物的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震荡上升的趋势;实证检验发现,农作物开放程度的提升确实会带来种植效率的显著提升,尤其是对于具有出口优势的玉米,开放程度对种植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胡立勇  
概述了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处理(物理、化学、生物农药、种子引发、种子包衣及丸粒化等)方法的特点和原理,主要将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对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龙江  方华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近几年种子进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化。从规模看,中国种子进口迅速增加,但进口种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还相当低。同时,虽然中国在全球种子贸易中地位较高,但与全球种子贸易大国的差距仍然巨大。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种子进口商品结构与全球种子贸易构成差异很大;种子进口主要来源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种子进口均价近年来快速上涨,但总体上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种子进口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进口结构将保持现有格局,进口均价将继续上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灵稚  杨振华  苏维词  
从产量特征的视角,在运用C-PAC模型(典型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贵州省1949—2013年种植结构演变主要驱动力的基础上,探讨种植结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贵州省60余年来农作物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其种植类型逐渐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但各类作物产量比重变化差异明显。其中,粮食作物中稻谷产量比重从1949年的58.40%下降至2013年的21.68%,蔬菜比重却提升至51.47%,水果产量占经济作物比重也增长至62.47%。(2)通过C-PCA耦合模型对贵州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的驱动力分析得到,其主要驱动因子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国彬  杜永  王辉芳  叶莉  
本文简要从土地、水、气象、生产资料、劳动力等方面来阐述赞比亚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条件,通过对1998—2008年间赞比亚玉米、木薯、小麦、水稻、棉花等12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现状进行整理归纳,深入剖析赞比亚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种子、水利、农资、农机、农技服务、劳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从产业布局、政府投入、基础建设、防灾减灾、农民合作、农民培训、政府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对赞比亚提高农作物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建议,为今后中非农业合作、中国企事业单位农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靖飞  王玉玺  宁明宇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问题作为2021年重点工作单独列出,种子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农作物种业开展讨论,首先通过对种质资源和种源概念的辨析,明确农作物种源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作物种源"卡脖子"的特殊性,进而对种源"卡脖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加大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力度、推进国有科研机构改革进程、做大做强种子企业等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远福  文祝友  江巨鳌  熊海蓉  邹应斌  
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种衣剂的研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情况,分析了种衣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万松  王春平  张爱民  郭香墨  张伟  智海剑  田保明  
【目的】中国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种业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同类标准的比较,探索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方案。【方法】对世界上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122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中国相应13个农作物现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点,根据中国种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意见。【结果】(1)中国现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两方面差异:一是质量标准的种子等级系统不一致。发达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一致地相应于种子生产四级程序,在育种家种子基础上分为三级,而中国现行的粮、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永亮  
讨论了农作物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纯度监督检验中处理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的一般原则与统计方法,计算了与接收概率10%相应的极限质量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凌霄  安悦  谭雪兰  米胜渊  熊亚东  谭杰扬  
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从种植结构类型以及种植比例变化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格局与调控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出现12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且有22个县市区转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由单一的双水稻型向多元化的作物种植结构转变。②种植比例变化较大,双季水稻种植比例降幅最大,而蔬菜的种植比例增幅最大。1987年共有3种作物存在显著的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而2016年共有4种作物存在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蔬菜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文章认为,长株潭地区未来可通过减少单一型增加组合类型,实现组合型内部元素多样化,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带有地方特色的作物种植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丽娜  方沩  司海平  陈彦清  曹永生  
【目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在"十二五"期间转为全面运行服务阶段,建立有效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对服务效果定量评价,便于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平台实现服务职能情况,确定资金的分配,保证平台更好地运转,提高平台服务效果。【方法】从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实际出发,在分析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维多指标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参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绩效考核指标,对评价指标重新分类、整合,按照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的因素将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维度,每一维度下又分成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然后对经典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采取专家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毕于运  高春雨  王红彦  王萍  王亚静  
[目的]对全国秸秆堆沤肥料化利用量、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农户秸秆直接燃用量、秸秆新型产业化利用量进行系统估算,并结合问题分析和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全国"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全国秸秆离田利用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1) 2015年,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为3. 46亿t,占全国秸秆已利用量的47. 99%;(2)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1. 69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48. 84%;(3)全国秸秆堆肥利用量约为1 400万t,其中工厂化堆肥利用秸秆量约为400万t;(4)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约为2 000万~2 400万t,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约为0. 85亿t;(5)全国秸秆新能源、工厂化堆肥、原料化等新型产业利用量约为0. 48亿~0. 52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2. 24%~13. 37%。[结论]未来,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应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打造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和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大燕  朱晶  
本文通过建立Nerlove模型,利用1978—2011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和棉花等六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结果表明,上期供应和上期自身价格是影响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主要因素,价格变动对农产品供应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品种、地区及时间跨度而异;大部分农作物在主产区的生产短期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如全国总体显著,粮食作物短期供应弹性小于经济作物。在上期供应、作物自身上期价格等因素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小麦、玉米和油菜籽的长期供给表现出更大的弹性,而稻谷、大豆和棉花的长期供应弹性较低。不同作物的供应弹性差异从供应反应的视角对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提供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