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9)
2023(13041)
2022(11183)
2021(10342)
2020(8765)
2019(20261)
2018(20110)
2017(39395)
2016(21467)
2015(24479)
2014(24758)
2013(24970)
2012(23930)
2011(22098)
2010(22672)
2009(21343)
2008(21435)
2007(19730)
2006(17903)
2005(16377)
作者
(65895)
(55344)
(55214)
(52240)
(34642)
(26584)
(25299)
(21685)
(20662)
(19885)
(18816)
(18339)
(17667)
(17509)
(17170)
(16990)
(16988)
(16229)
(16054)
(15791)
(14072)
(13994)
(13620)
(12582)
(12541)
(12502)
(12461)
(12264)
(11408)
(11256)
学科
(100653)
经济(100560)
(61535)
管理(52727)
(48802)
方法(38571)
(37624)
企业(37624)
数学(33965)
数学方法(33703)
农业(32192)
中国(30430)
(26511)
贸易(26494)
地方(26175)
(25713)
业经(23678)
(20602)
(20584)
(18317)
(17722)
银行(17675)
(17124)
(16453)
(16290)
金融(16288)
环境(14691)
技术(13732)
(13453)
地方经济(13102)
机构
学院(324788)
大学(321062)
(141733)
经济(138854)
管理(118914)
研究(116519)
理学(100920)
理学院(99724)
管理学(98181)
管理学院(97571)
中国(90104)
(73813)
科学(70348)
(68664)
(63366)
(61227)
农业(57182)
研究所(54987)
中心(53543)
业大(53446)
(51628)
财经(49298)
(44522)
北京(43597)
(43561)
师范(43151)
经济学(43065)
(40797)
(40322)
经济学院(39101)
基金
项目(203219)
科学(157760)
研究(150892)
基金(144014)
(125183)
国家(124033)
科学基金(103740)
社会(95164)
社会科(89903)
社会科学(89873)
(81724)
基金项目(76259)
教育(67810)
(67588)
自然(64087)
编号(63443)
自然科(62487)
自然科学(62468)
自然科学基金(61337)
资助(58651)
成果(52257)
(50145)
重点(45862)
(45358)
课题(43809)
(41859)
发展(40656)
(40018)
创新(39234)
(38960)
期刊
(167616)
经济(167616)
研究(99224)
(74857)
中国(68579)
学报(52284)
农业(50477)
科学(47399)
(45772)
管理(40227)
大学(39565)
学学(37462)
(36948)
金融(36948)
教育(33931)
业经(32539)
技术(27462)
经济研究(25657)
(25065)
问题(24905)
财经(23979)
(21395)
(20654)
国际(18196)
世界(17782)
技术经济(17073)
(16897)
商业(16533)
经济问题(16091)
农村(15855)
共检索到507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岳云  钟钰  黄军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粮谷、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作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钰  黄军  
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本文以出现巨额逆差的谷类、畜禽产品、棉花和食糖为例,对我国农产品逆差做出描述性阐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模型),从需求、商品构成、竞争力3个方面讨论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研究表明需求因素对进口逆差的影响程度最重要,结构影响起着次要作用,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因此,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另外转变对逆差的认知,这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战略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世聪  
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形成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文章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农产品贸易现状,初步选取了10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各因素与系统之间的紧密程度,并筛选出关联度最高的五个变量来建立回归模型,由于检验到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产品国内需求、农产品出口价格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贸易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和农产品国外需求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有着负向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轴承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但2006年轴承产品贸易开始出现了逆差。文章分析了2002~2007年我国轴承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特点,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需求效应、商品构成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讨论了我国轴承产品进口波动的成因。实证结果表明,需求效应是影响进口逆差的主要因素,商品构成效应起次要作用,而竞争力不足阻碍了出口,进一步扩大了逆差。对提高我国轴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昱  吴海江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雄  胡小文  
目前,我国在农产业方面的发展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从2004年之后,我国农产品在进行对外贸易时一直呈现持续贸易逆差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伴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有着继续恶化的趋势。其中在粮油、玉米等农产品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水果、水产品以及蔬菜方面呈现大量出口的情况。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国内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将会一直处于刚性矛盾的状态,导致贸易逆差的产生。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格局的变化,国内农产品应及时调整发展结构,重新布局农产品在国际木贸易中进出口的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丽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化,农产品贸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内贸易模式,而是试图通过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联合,实现多功能的综合贸易模式。然而,由于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存在,当前我国农产品的实际贸易情况并不容乐观。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市场格局出发,探索我国农产品贸易销售的影响因素,并从中挖掘出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加剧的问题及表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缓解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的应对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秀荣  祝宏辉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获得了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贸易由2003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2004年逆差46亿美元。这次逆差被称为自198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农产品贸易逆差,从而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将分析此次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并对2005年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作出展望性判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云  顾海英  
2004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自1984年以来首次出现巨额逆差,2005年逆差继续存在,但发生大幅收敛。2004 ̄2005年间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波动使不同贸易品种、国内国际区域市场、贸易方式等受到影响;2005年相对于2004年对外贸易差额的变化,其对外贸易差额变动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对未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差额变动趋势作出初步判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越男  
近年来,随着美中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入,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也愈益显现出来,美中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将原因主要归结在中国方面,这是不公正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中贸易逆差背后的美中不合理的产业分工因素,提出美中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能耗大、污染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从而造成美中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所形成的落差的结果。此外,美国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限制的结果同样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状况的加剧。对于这一基本事实,美国应有清醒的认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玉娥  朱晶  
本文从贸易的种类差额、数量差额和价格差额角度,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不同农产品类别及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三种差额的表现,预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发展趋势。建议对不同产品区别对待,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应在满足粮食自给率前提下,继续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庞大的需求,但应注意避免农产品贸易来源过于集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云  顾海英  
2004、2005年是中国1984年以来农产品贸易首次连续两年出现逆差。逆差特别是巨额逆差将对“三农”问题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凸显了加强农产品逆差及其调控方面研究的迫切性。2004年的大额逆差在次年大幅回落,为探索逆差收敛的路径提供了经验线索。利用相关统计资料,从品种构成、国内和国际市场结构、贸易方式构成、月度积累过程等方面对2005年逆差回落轨迹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廓清:今后农产品逆差自我收敛趋势不够坚挺,贸易平衡调控面临挑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小龙  张建辉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逆差,且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在阐述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艳  吴晓颖  
随着近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放大。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品质,农产品出口大都以原材料为主且价格普遍偏低。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减少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