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6)
2023(11210)
2022(9455)
2021(8835)
2020(7212)
2019(16320)
2018(16141)
2017(31800)
2016(17341)
2015(19278)
2014(18795)
2013(18661)
2012(17420)
2011(15899)
2010(15741)
2009(14604)
2008(14325)
2007(12805)
2006(11598)
2005(9992)
作者
(52008)
(43991)
(43510)
(41270)
(27001)
(21316)
(19647)
(17074)
(16523)
(15334)
(14843)
(14442)
(13951)
(13630)
(13471)
(13178)
(13170)
(12652)
(12633)
(12351)
(11091)
(10705)
(10611)
(10022)
(9948)
(9778)
(9750)
(9452)
(8847)
(8837)
学科
(71178)
经济(71106)
(52070)
(47476)
管理(42102)
农业(31135)
(28445)
企业(28445)
方法(27700)
数学(25405)
数学方法(25235)
中国(20511)
业经(19619)
(16191)
贸易(16184)
(15830)
(15742)
地方(15494)
(15107)
(13108)
(11976)
(11927)
银行(11882)
(11408)
环境(11385)
技术(10959)
(10851)
农业经济(10674)
(9938)
金融(9936)
机构
学院(251290)
大学(246284)
(105237)
经济(103243)
管理(93745)
研究(85965)
理学(81960)
理学院(81005)
管理学(79755)
管理学院(79314)
(69135)
中国(66585)
科学(55319)
农业(53978)
(51443)
业大(48643)
(45150)
(44712)
研究所(40845)
中心(40443)
(37405)
财经(36232)
农业大学(34243)
(32951)
(32115)
师范(31713)
经济学(31458)
北京(31249)
(29682)
(29536)
基金
项目(171310)
科学(133592)
基金(123941)
研究(121267)
(110777)
国家(109751)
科学基金(92057)
社会(78450)
社会科(74056)
社会科学(74036)
(68894)
基金项目(67324)
自然(59962)
自然科(58523)
自然科学(58505)
自然科学基金(57470)
(57433)
教育(53301)
编号(49254)
资助(48357)
(38764)
重点(38371)
成果(37818)
(37518)
(37480)
(35793)
创新(33516)
课题(32962)
(32921)
科研(32855)
期刊
(118710)
经济(118710)
(71283)
研究(69064)
农业(48526)
中国(46599)
学报(46001)
科学(40640)
大学(34275)
学学(32932)
(30832)
管理(28536)
业经(26870)
(25508)
金融(25508)
(23750)
教育(18992)
技术(18695)
问题(18439)
经济研究(17421)
财经(16790)
(14555)
(14425)
农村(14320)
(14320)
农业经济(14255)
业大(13798)
资源(13415)
世界(12995)
经济问题(12342)
共检索到365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张嘉望  李博阳  
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区位商指数分析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变动态势,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距离两个不同角度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蔬菜生产集聚度影响因素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蔬菜生产集中水平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特征相近的省域之间在蔬菜生产上也具有相互依赖性,但相互依存程度低于地理上相互邻近的省域。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具有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影响蔬菜生产集聚的因素有:技术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张嘉望  李博阳  
利用2002-2013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区位商指数分析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变动态势,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从地理距离和社会经济距离两个不同角度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对我国蔬菜生产集聚度影响因素和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蔬菜生产集中水平具有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经济特征相近的省域之间在蔬菜生产上也具有相互依赖性,但相互依存程度低于地理上相互邻近的省域。相邻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外溢效应且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等)具有高聚集的良性发展态势。影响蔬菜生产集聚的因素有:技术条件、市场需求规模、自然资源及交通运输成本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龙  吴文劼  
利用1978—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空间基尼系数、FLQ值、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刻画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时空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集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蔬菜生产总体为中等集聚水平但各地集聚程度差异较大;蔬菜生产集聚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我国蔬菜生产地理集聚差异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政策制度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丽艳  穆月英  侯玲玲  丁建国  
为研究县域农业生产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基于县域视角,运用环渤海区域5省市县域农业生产数据,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空间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农业生产空间集聚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表现为邻近县域农业生产集聚对本县集聚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本地区集聚具有促进作用,邻近县域农业资本投入对本县具有抑制作用;第三,市场需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对农业生产集聚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和丽芬  赵建欣  
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政府需要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一定的规制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践中,政府规制的效果如何,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对510户蔬菜种植农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考察政府规制对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对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作用不明显,而操作层面的具体制度安排对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发挥政府操作层面的监管职能,有利于促进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长鸣  李崇光  
本文在论证蔬菜市场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探寻各品种蔬菜间的相互替代影响关系。研究结论表明:白菜、菜椒和黄瓜这三类蔬菜的替代关系较为明显,且这三类蔬菜对西红柿和四季豆的替代关系较强,但西红柿和四季豆对这三类蔬菜的替代作用有限。正因为替代作用的存在,任何一种蔬菜外部冲击所引发的上涨压力也主要是由白菜、菜椒、黄瓜这三类蔬菜来分担。多变量向量误差条件异方差模型(VECH)的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蔬菜市场内两两间的联合波动影响有限,这种替代关系是内生传导的。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保障白菜、菜椒和黄瓜这几类大宗蔬菜的有效供给来确保蔬菜市场的整体稳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义  阳素文  
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不仅各自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也不相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标  张领先  傅泽田  李鑫星  
为探究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技术效率理论基础,利用30个省市2011和2012年的164组样本数据,构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平均为0.809 9,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各地区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较大差异;平均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物质与服务费用、化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3种投入要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农业大省或较发达地区的蔬菜生产技术效率一般较高;无论黄瓜还是茄子,设施种植模式的平均技术效率均大于露地种植,且露地蔬菜生产的技术效率相对于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波动较大;农村人均纯收入和成灾面积比例对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闫逢柱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无公害认证蔬菜的生产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分析最终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贩是实现无公害认证蔬菜优质优价的最大障碍,企业是促使菜农实行优质生产的推动力量应加大对菜农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投入,加强对农药和化肥销售点监管,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管机制,改善认证食品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有机蔬菜生产意愿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探索重要变量的维度,进而以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分析最终变量对其有机蔬菜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企业促进了有机蔬菜"真实增值"的实现,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二,蔬菜的"商贩收购偏好"降低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第三,生产有机蔬菜,有利于环境与健康,但对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影响不显著;第四,监管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生产积极性。因此,引导企业进入蔬菜产业,加强对商贩监管,关心并培养农户自身健康保护意识,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有利于有机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中华  李岳云  
文章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苍山县蔬菜经济发展的初期,蔬菜价格指数、劳动力、露地蔬菜播种面积、蔬菜运输人员、化肥、成灾面积、政府公共投资是苍山县蔬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其快速发展时期,蔬菜价格指数,加工企业、集中度、大棚蔬菜播种面积、批发市场、运输动力、通讯、排灌、化肥和公共投资是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孝宇  马佳  张继宁  周胜  
研究城市居民对低碳蔬菜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有效开拓低碳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碳排放减量有重要意义。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上海市居民对贴有低碳标签的蔬菜消费情况,运用稳健Logistic回归模型和稳健Tobit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对低碳蔬菜的购买意愿与支付水平,探讨了显著影响低碳蔬菜购买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受访居民的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存在较大分异,有92%的受访居民有购买意愿,但额外支付水平仅为6%。性别和消费习惯等因素显著影响受访者对低碳蔬菜的购买意愿;家庭人口数量等因素显著影响受访者对低碳蔬菜的支付水平。对碳标签认知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对购买意愿与支付水平均有显著作用。因此,要推动低碳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应根据购买意愿和支付水平对蔬菜购买地点的敏感性,选取适合的渠道销售低碳蔬菜,并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等方式降低低碳蔬菜的生产成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吉瑞  
农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绿叶蔬菜等必不可缺但又无法长时间储存的品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很小,价格波动更为剧烈,对供需双方的影响都很大,如何解决农产品价格的过度波动问题成为政府调控工作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市场性机制在价格调控中的运用,其中就包括农业收入保险,近年来,农业收入保险发展迅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廖楚晖  温燕  
本文运用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的淡季蔬菜价格成本保险案例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就目前来看,农产品价格保险对于稳定农产品供应起到了一定作用,且由于实施了控制承保量的政策,没有造成供给曲线右移而出现的福利耗散情形。建议政府应积极运用蔬菜价格保险工具,在有条件的地区选择一些小品种进行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以替代直接的价格补贴政策或收购政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美丽  李柏洲  
基于区位商理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中国人才集聚变化,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索中国人才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人才集聚差距逐年缩小,东部地区人才集聚程度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中部地区最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性教育投入对所有分位点的人才集聚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对低分位点人才集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人才集聚在高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对人才集聚在中间分位点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地区开放性对人才集聚在不同分位点的影响不一致。最后,针对人才集聚程度较低的地区,从经济基础、政策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