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6)
2023(10306)
2022(8171)
2021(7558)
2020(6399)
2019(14238)
2018(14761)
2017(28641)
2016(15961)
2015(18262)
2014(18872)
2013(18410)
2012(16879)
2011(15379)
2010(15828)
2009(14982)
2008(14896)
2007(13894)
2006(12767)
2005(11562)
作者
(48039)
(40167)
(39915)
(37871)
(24880)
(19211)
(18196)
(15843)
(15272)
(14279)
(13634)
(13263)
(12786)
(12745)
(12469)
(12159)
(12119)
(11675)
(11519)
(11396)
(10500)
(10123)
(9927)
(9289)
(9226)
(9168)
(9014)
(8845)
(8372)
(8198)
学科
(66390)
经济(66316)
(47818)
(46457)
管理(39118)
农业(30454)
(26190)
企业(26190)
方法(23300)
中国(22775)
数学(20475)
数学方法(20265)
业经(19927)
(17666)
(14274)
地方(13499)
(13438)
(13183)
(13091)
银行(13065)
(12916)
贸易(12909)
(12812)
(12604)
(12461)
(10926)
(10624)
金融(10617)
发展(10554)
(10535)
机构
学院(234766)
大学(229066)
(96444)
经济(94326)
管理(86435)
研究(81960)
理学(73136)
理学院(72411)
管理学(71192)
管理学院(70808)
中国(65269)
(60653)
科学(50265)
(49441)
农业(46607)
(44775)
(42902)
业大(41580)
研究所(38666)
中心(38198)
(37827)
财经(34389)
(31047)
北京(30966)
(30919)
师范(30705)
(29816)
(28833)
农业大学(28553)
经济学(27856)
基金
项目(147954)
科学(114259)
研究(112336)
基金(102703)
(89644)
国家(88756)
科学基金(73813)
社会(69562)
社会科(65391)
社会科学(65371)
(61023)
基金项目(53930)
教育(50308)
(49600)
编号(49340)
自然(44628)
自然科(43493)
自然科学(43475)
自然科学基金(42634)
资助(41496)
成果(40388)
课题(34018)
(33898)
(33582)
重点(33086)
(32507)
(29955)
(28556)
国家社会(28149)
创新(28052)
期刊
(118551)
经济(118551)
研究(70991)
(63715)
中国(53028)
农业(42832)
学报(38821)
科学(34688)
(31960)
大学(29806)
管理(28617)
学学(28213)
教育(27748)
(27112)
金融(27112)
业经(26915)
技术(21287)
(20624)
经济研究(17747)
问题(17650)
财经(16413)
农村(14641)
(14641)
农业经济(14405)
(14094)
(13420)
商业(12310)
世界(12244)
经济问题(12124)
技术经济(11814)
共检索到367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伟新  祁春节  
本文通过构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且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与地区农业发展不匹配。进一步对测算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由此得出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区域分类特征。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信凯  
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李崇光、赵晓飞等著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研究》一书立足于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结合国际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客观实际,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信凯  
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李崇光、赵晓飞等著的《中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研究》一书立足于探索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道路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结合国际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客观实际,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杜春  王金德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而且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统筹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从才  唐成伟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开放经济条件下切实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为基本立足点,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为主线,就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做一些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小荣  
对于买方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已经由生产领域向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变,尤其是农产品流通的方向。而泰州在连接长江南北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是江苏省农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地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通畅程度,与供需平衡有直接挂钩的关系,对农民的增收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对泰州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现状作出分析,探究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可以对泰州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发挥一定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涛  
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不均衡,全国流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文章构建了我国农产品流通评价体系与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2016年农产品流通的总体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地理位置与经济综合实力对于农产品流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经济实力越强的省份,其流通发展水平就越高。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化路径,提出应加强西部五省的基础设施与市场体系的建设,提高处于发展阶段省份的农产品流通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巍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产品营销市场的现状,并且针对营销体系的六个组成部分——营销主体、营销产品、销售渠道、销售价格、促销机制、营销组织、营销管理职能部门,对我国营销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对营销体系的完善,构建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营销体系,保障农产品营销主体的利益,推动农产品营销市场的健康、稳定、有效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洪波  
"流通业"作为一个学界常用的概念,并未被我国统计部门作为一个行业纳入国民经济行业统计范畴,这给定量评价与监测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困难。为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可从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内涵入手,通过评价指标的理论性分析和实证遴选,构建我国31个省市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更好地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监测我国各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准确、客观地把握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现状和趋势,为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微观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必须充分认识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意义,提高农产品流通统计的地位,建立专门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数据库,把主要农产品流通作为一个专门的统计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华  
农产品流通引导农业生产催生了大量服务需求,服务对农产品流通的贡献率是衡量一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农产品流通服务社会化需要系统性的制度安排,本文在分析农产品流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流通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顶层设计,理顺管理运行体制、强化平台建设,完善流通服务体系、营造流通服务社会化环境,提高范围经济效应、构建法律保障体系,市场规范有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锋  
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是当前农产品流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设计和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控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客观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崔凯  
本文通过设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25年(1985~2009)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25年(1985~2009)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测算过程中,采取了分区域、分指标对比,并始终考虑到过去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对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各指标的作用各有不同,但今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将更注重农村社会化和农业可持续化等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涂洪波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可度量的标准。本文在已构建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特点和未来发展战略,确定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的"参照系"与追赶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海丽   邹剑涛  
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促进小农户共同富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特征,解决地区失衡等问题,探索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协同提升路径,从农产品流通规模和效益现代化水平、组织和体制现代化水平、设施和服务现代化水平以及渠道现代化水平四个维度,构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2013—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深入剖析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动态演进、地区差异、收敛性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全国整体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偏低且提升缓慢,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增幅最大,中部地区发展大体呈倒V型态势,西部地区提升微弱,东北地区则有衰退趋势。全国整体存在两级分化现象,各地区内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不均衡,省际绝对差距有逐步扩大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省份差距最为突出。第二,全国整体及四大地区均不存在σ收敛,但普遍具有条件β收敛特征,表明不同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并不会收敛于同一水平。综合考虑地区异质性后,各地区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趋近各自稳态。第三,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存在跨地区收敛现象,在观测期内形成6个收敛俱乐部和1个存在发展障碍的发散组。低水平俱乐部中的省份可通过加大农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等路径实现向高水平俱乐部跃进。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已收敛于高稳态水平俱乐部的省份向更高水平跃迁。基于此,应客观认识并充分重视部分省份及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增长缓慢、陷入衰退的事实。引入内部评估机制和地区排名制度,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精准施策齐头并进。加强地区间、省域间的空间联动性,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跨地区协同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