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0)
- 2023(13749)
- 2022(11776)
- 2021(10758)
- 2020(9321)
- 2019(21354)
- 2018(21028)
- 2017(41566)
- 2016(22576)
- 2015(25627)
- 2014(25443)
- 2013(25477)
- 2012(24150)
- 2011(22062)
- 2010(22321)
- 2009(21118)
- 2008(21164)
- 2007(19295)
- 2006(17204)
- 2005(15227)
- 学科
- 济(99603)
- 经济(99495)
- 业(67927)
- 管理(60045)
- 农(47787)
- 方法(45882)
- 企(45116)
- 企业(45116)
- 数学(41077)
- 数学方法(40797)
- 农业(31214)
- 贸(28299)
- 贸易(28289)
- 易(27536)
- 中国(26155)
- 财(25068)
- 业经(23608)
- 制(20876)
- 学(18736)
- 地方(18543)
- 银(17257)
- 银行(17193)
- 融(16599)
- 金融(16597)
- 行(16444)
- 务(14439)
- 财务(14423)
- 财务管理(14380)
- 技术(14245)
- 环境(13942)
- 机构
- 学院(339999)
- 大学(338828)
- 济(147383)
- 经济(144684)
- 管理(127403)
- 研究(116766)
- 理学(110420)
- 理学院(109231)
- 管理学(107626)
- 管理学院(107019)
- 中国(89884)
- 农(79876)
- 科学(71485)
- 京(69756)
- 财(66655)
- 农业(62597)
- 所(61164)
- 业大(58603)
- 研究所(55468)
- 中心(53841)
- 财经(53439)
- 江(50457)
- 经(48647)
- 经济学(45646)
- 北京(43397)
- 经济学院(41891)
- 范(41531)
- 师范(40998)
- 院(40534)
- 州(39808)
- 基金
- 项目(223503)
- 科学(173957)
- 基金(162707)
- 研究(158888)
- 家(143909)
- 国家(142680)
- 科学基金(119764)
- 社会(102200)
- 社会科(96811)
- 社会科学(96779)
- 省(87587)
- 基金项目(86356)
- 自然(77393)
- 自然科(75602)
- 自然科学(75576)
- 自然科学基金(74265)
- 划(73755)
- 教育(71928)
- 资助(66478)
- 编号(63631)
- 成果(51315)
- 重点(50590)
- 部(50556)
- 发(49211)
- 创(46523)
- 创新(43597)
- 科研(43584)
- 课题(43372)
- 国家社会(42747)
- 教育部(42536)
- 期刊
- 济(161284)
- 经济(161284)
- 研究(97002)
- 农(79140)
- 中国(60816)
- 学报(60407)
- 农业(53183)
- 科学(52142)
- 财(48537)
- 大学(44955)
- 学学(43086)
- 管理(40922)
- 融(37070)
- 金融(37070)
- 业经(31373)
- 教育(26984)
- 业(26410)
- 财经(26367)
- 经济研究(25619)
- 技术(25297)
- 问题(24303)
- 贸(23620)
- 经(22565)
- 国际(21115)
- 版(18290)
- 世界(18216)
- 技术经济(17091)
- 商业(16959)
- 业大(15986)
- 理论(15927)
共检索到50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如 胡冰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从小额顺差陡然变为巨额逆差,在此变化过程中,凸显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竞争中的颓势,这种颓势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必须从根源入手,找出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明荣 胡冰 王明喜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通过建立农产品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旨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曾寅初 吴金炎 夏薇
本文以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DSB)的农产品争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资源禀赋特征、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即国家经济实力的差异)、国家农业有效政治力量的不同,对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蓓雪 田志宏
在WTO受理的贸易争端中,农产品贸易争端占了很大比重,影响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因素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农产品贸易争端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取出了起诉方因子、被诉方因子和竞争力因子三个主因子。笔者认为,经济水平高、第一产业比重低的成员以及在争端产品上竞争力较强的成员是主要的争端当事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淑荣 殷红
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与收入贸易条件变动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1994-2008年农业经济增长、汇率、直接投资和市场需求变化四项影响因素与农产品价格、收入贸易条件的关系密切程度,并根据密切程度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晓宸
根据1992年~200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影响了农产品出口,且长期内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市场化进程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昱 吴海江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下世界经济发展趋缓、中国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平衡造成影响。本文采用月度数据,从进口角度,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外需求下降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上升的主要原因,出口减速、国内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出口退税政策等因素次之。解决这一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内需,适度调整人民币币值,合理调高出口退税率。
关键词:
进口视角 农产品逆差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安平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主要因素,宜通过国家竞争力因子、出口竞争力因子和进口竞争力因子三个主因子进行分析。事实证明:一国的产权形式、经济自由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的地位是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最大因素;产权制度越完善,经济自由程度和发展水平、农业的地位越高,政府对农产品贸易实行保护就越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喻美辞
与2000年相比,2021年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产品集中度和国别集中度双双下降,发展中经济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实证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21年,中国是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对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规模增量的贡献为9.45%,降低了可贸易农产品的产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重构了全球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另外,中国践行“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遏制了谷物进口的过快增长,从而对稳定谷物国际贸易格局、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浥馨
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有很大的差距,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属于薄弱环节,必须努力解决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的现状,并提出了缓解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失衡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品 国际贸易 收支平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婷婷 刘合光 武舜臣
基于2004—2020年美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美国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了影响因素的程度和方向,同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对其产生的贸易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人口总数、地理边界等因素对其农产品出口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就出口贸易效率而言,关税水平、货币自由度、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自贸协定签订情况对贸易效率的阻碍作用明显,而贸易自由度因素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贸易效率变化趋势看,美国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效率差异明显,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对荷兰、印度尼西亚和德国的出口贸易效率相对偏低。鉴于此,建议中国要在保持与现有出口国家(地区)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较大国家(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加强与不同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健全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冲击的体制机制,坚定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方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亮
中国虽为农业大国,但农产品同发达国家在品质、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等方面仍存在差距,造成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显著。选取2007—2021年中国同RCEP五大发达经济体之间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从进出口两个维度对贸易总额和HS编码下的四类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逆差主要是由对澳、新(西兰)贸易的不平衡以及依赖植物产品和动植物油脂进口造成的;进口国人口规模、人均生产总值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距离对动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有显著正向影响;是否签署双边FTA对植物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的出口有促进作用,而对动物油脂的出口有负向影响。应积极高效地利用RCEP中有利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条例推动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提高农产品技术附加值和相关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 RCEP 发达经济体 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雨生 王艳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构建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及细分产品贸易效率,并采用一步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对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以果蔬类和食品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果蔬类产品为主;农产品及细分产品出口日本和韩国最多,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最多;中国与日本、韩国农产品贸易效率低、贸易额多,相反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贸易效率高、贸易额少,因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有很大提升空间。贸易非效率项是影响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由贸易协定(FTA)、进口程序效率、班轮运输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等均对贸易效率有不同程度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提高贸易效率、加强成员国内部合作和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飞燕
文章通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通过价格波动和市场供需,决定着国际贸易的价格,最终通过经济学产业机制影响国家的农产品价格,进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以及对农业增长的主要影响途径进行分析,剖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机理,指出应对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完善和改进农产品经济政策,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贸易逆差 农业 产业结构 经济 价格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