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1)
2023(5333)
2022(4596)
2021(4454)
2020(3891)
2019(8912)
2018(9095)
2017(19121)
2016(10450)
2015(11862)
2014(12147)
2013(12566)
2012(11755)
2011(10969)
2010(11380)
2009(11020)
2008(10919)
2007(10033)
2006(9413)
2005(8438)
作者
(31769)
(26959)
(26516)
(25141)
(16322)
(13078)
(12091)
(10598)
(10104)
(9550)
(9100)
(8815)
(8494)
(8354)
(8213)
(8040)
(7908)
(7784)
(7546)
(7435)
(6929)
(6765)
(6517)
(6183)
(6174)
(6144)
(6128)
(5801)
(5579)
(5376)
学科
(51018)
经济(50972)
(45447)
(36529)
农业(29809)
管理(24005)
方法(18558)
数学(17234)
数学方法(17097)
(15045)
企业(15045)
中国(14550)
业经(14213)
(12382)
土地(11374)
(10994)
(10195)
贸易(10190)
(10055)
农业经济(9983)
地方(9401)
(9270)
(9183)
农村(9172)
(8889)
(8628)
银行(8621)
发展(8525)
(8518)
(8404)
机构
学院(161392)
大学(156796)
(71626)
经济(70155)
管理(64171)
理学(54710)
研究(54594)
理学院(54245)
管理学(53529)
管理学院(53289)
(49217)
中国(46089)
农业(37567)
(33859)
科学(32719)
业大(31501)
(31436)
(28704)
中心(26497)
研究所(25647)
(25173)
财经(24517)
农业大学(22958)
(22082)
北京(21251)
经济管理(21236)
经济学(20105)
(19997)
师范(19863)
(19728)
基金
项目(99363)
科学(77286)
研究(75534)
基金(70559)
(60790)
国家(60189)
科学基金(50264)
社会(47844)
社会科(44934)
社会科学(44914)
(40379)
基金项目(37775)
编号(33430)
(32515)
教育(32199)
自然(30543)
自然科(29683)
自然科学(29676)
自然科学基金(29080)
(28744)
资助(28559)
成果(26241)
(23228)
(23110)
课题(21666)
重点(21556)
(19718)
(19306)
(19274)
国家社会(19200)
期刊
(87654)
经济(87654)
(54060)
研究(46174)
农业(36779)
中国(36046)
科学(23908)
学报(23357)
业经(21537)
(20460)
(19735)
金融(19735)
大学(18283)
管理(17841)
学学(17556)
(16969)
问题(14211)
农业经济(13964)
农村(13750)
(13750)
技术(13306)
教育(11457)
财经(11261)
经济研究(10920)
资源(10675)
经济问题(10324)
世界(9644)
(9565)
技术经济(9380)
农村经济(9145)
共检索到249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芳  张红旗  
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状况直接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综合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要素,构建了以县域为单元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变权理论,评价分析了我国8个农产品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土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差异。资源环境优良、人均GDP较高的四川盆地、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的土地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的新疆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和松嫩平原90%以上的县域土地利用社会可持续性达到较高度及以上水平。2000—2008年间,各农产品主产区的土地经济和社会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宁强  
枣产业作为我国农业重要的一部分,在增加农民创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对我国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新疆、河南6个枣主产区的分布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土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土地经济可持续性及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可接受性角度对我国枣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枣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统筹兼顾、建立枣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合理规划、保障枣主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枣树种植技术,制定优惠政策,规范发展等建议,以期为我国主要枣产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选登  
在开放条件下,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地区农产品在国际范围内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文章选取出口贡献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出口依存度等7个国际竞争力指标,对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而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偏低与资源利用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将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家旭  
利用2005-2010年农产品主产区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产品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Malmquist指数进行分解,从技术变化、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方面出发,找到影响我国农产品物流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鑫  陈茜  汪晗  
农产品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稳定等提供了大量的正外部效应,对农产品主产区内农户受到的空间管制进行补偿,是维持社会公平、均衡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广西6个农产品主产区中12个村的440户农户作为研究样本,从农户视角出发,利用CE方法测算农户耕种的补偿意愿额度。研究表明,CE评估中农民接受的耕地资源补偿额度为每公顷53 316元。政策属性边际价值中,农民认为使用方式、使用年限、使用强度的属性价值分别为每公顷12 209.5元、11 369.9元和13 259.0元。3个属性边际价值大小对比可知,耕种方式处于首位,其次是耕地强度,第三是耕种年限。与其他学者的测算结果相比,本研究测算水平较低,但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对于耕地补偿的支付意愿逐渐上升,这为政府制定农产品主产区补偿政策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成  蔡银莺  
以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为实证,运用熵权法和复相关系数方法组合赋权构建耕地资源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2000—2012年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等4项功能演变的时序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1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资源功能由以社会就业承载单一功能为主导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保障多功能协同发展演变,且2010年后耕地资源功能转型基本完成,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功能变化趋于稳定;2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仍存在与其功能区定位相离趋势,耕地资源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并不突出,在耕地资源的4项功能中仅处于第3位,因此强化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管理显得尤为重要;3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分化增强,2012年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变异系数高达0.92,而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护的功能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保持在0.3左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杰  刘宇会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黑、吉、辽三省36个行政村农户为调研对象,对当地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了解,并且大部分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基于东北粮食生产区的实际调研情况,对影响农户参与的外部政策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庆  蒋旭东  闪辉  张贝尔  
[目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重要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相对集中,为此,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域粮食生产效率及其特征,提出保障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方法]利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首先构建DEA模型测算2013—201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域县(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分析各县(市)粮食生产效率的差异特征;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2013—2017年综合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均高于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远离集中连片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市)粮食综合效率较高的空间格局。全要素生产率下降0.7%,技术进步效率下降0.8%,技术效率变化上升0.1%,纯技术效率指数上升0.4%,规模效率下降0.2%。江苏、安徽两省的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以及Malmquist生产率变化均高于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均值。[结论]国家应分类施策,加强科技投入,强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合作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谷政  
价格波动风险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中的主要风险部分,对农业的影响日益增强,涉农主体的避险需求增大。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成为管控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很大限度地保障了涉农主体的收益稳定。价格指数保险的核心是设定理赔目标价格,是否合理设定目标价格直接决定价格指数保险能否顺利开展。本文基于2017-2020年吉林、辽宁、黑龙江等8个主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数据,采用Beta-skew-t-EGARCH模型研究玉米价格波动特征,结果发现:玉米现货价格波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聚集性,推行玉米价格指数保险具有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玉米价格波动的多项特征,提出积极开展玉米价格指数保险推广工作、利用玉米期货市场合理制定目标价格、转移玉米产业主体的价格风险等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强  刘居东  韩晓增  
本文在对我国 3 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 ,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 3 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出 1 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 1 6个非粮食主产区 ,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 ,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 ,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丹丹  刘春明  鲍丙飞  许波  
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5个子系统选取21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协调度方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差异和协调度。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先波动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其综合指数均值为0.3983;从空间维度看,粮食主产区所在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其中,华东地区综合指数均值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内蒙古及华中地区居中,西部的四川、华东的安徽、东北的吉林等三省综合指数均值最低;从农业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协调度看,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的协调度有所趋好,但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程欣炜  林乐芬  陶世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吴迪  
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压力指数发现,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的压力普遍偏大,同时粮食主产区伴随着粮食进出口的虚拟耕地资源贸易量很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相关因素分析,得出虚拟耕地贸易量与耕地压力指数呈反向变化,即粮食进口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甜  郭文炯  
农产品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揭示该类区域农村居民市民化的意愿,文章在对山西省万荣县实证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发现该类区域农民市民化意愿相对较弱,追求城市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最主要的动机,影响市民化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进入城市新增的生活成本与住房成本,以及对市民化后失去土地保障的担心。针对调研结论,提出该类区域应尊重农民居民的市民化的意愿,走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强化城镇化的动力和就业支撑;高度重视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规范和引导"居住与身份分离"的就近城镇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