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6)
- 2023(17205)
- 2022(14383)
- 2021(13195)
- 2020(11286)
- 2019(25778)
- 2018(25586)
- 2017(49066)
- 2016(27123)
- 2015(30678)
- 2014(31124)
- 2013(30921)
- 2012(29233)
- 2011(26428)
- 2010(27246)
- 2009(25814)
- 2008(26105)
- 2007(24199)
- 2006(21709)
- 2005(19922)
- 学科
- 济(121057)
- 经济(120903)
- 业(99856)
- 管理(85275)
- 企(80341)
- 企业(80341)
- 农(49610)
- 方法(48180)
- 数学(38783)
- 数学方法(38436)
- 中国(35662)
- 业经(34863)
- 财(34668)
- 农业(32884)
- 地方(27791)
- 制(27276)
- 务(22781)
- 财务(22733)
- 财务管理(22682)
- 贸(22156)
- 贸易(22139)
- 学(21641)
- 易(21469)
- 企业财务(21445)
- 技术(21265)
- 银(20710)
- 银行(20668)
- 和(20612)
- 行(19954)
- 理论(19735)
- 机构
- 学院(402396)
- 大学(396462)
- 济(167968)
- 经济(164336)
- 管理(154344)
- 研究(138009)
- 理学(130506)
- 理学院(129117)
- 管理学(127180)
- 管理学院(126445)
- 中国(108740)
- 京(85276)
- 科学(83173)
- 农(80565)
- 财(80400)
- 所(71698)
- 江(65454)
- 中心(64126)
- 研究所(64099)
- 农业(62292)
- 财经(62189)
- 业大(62031)
- 经(55989)
- 北京(54128)
- 范(52174)
- 州(51768)
- 师范(51657)
- 经济学(49856)
- 院(49104)
- 省(45669)
- 基金
- 项目(252506)
- 科学(197556)
- 研究(188479)
- 基金(178977)
- 家(155028)
- 国家(153523)
- 科学基金(130791)
- 社会(118896)
- 社会科(112328)
- 社会科学(112292)
- 省(102637)
- 基金项目(94541)
- 教育(85646)
- 划(84235)
- 自然(81785)
- 自然科(79813)
- 自然科学(79789)
- 编号(79189)
- 自然科学基金(78355)
- 资助(72719)
- 成果(64907)
- 发(59044)
- 重点(56647)
- 部(55648)
- 课题(54923)
- 创(54127)
- 创新(50053)
- 业(49394)
- 国家社会(48226)
- 性(47825)
- 期刊
- 济(201981)
- 经济(201981)
- 研究(121349)
- 中国(87889)
- 农(78984)
- 财(64507)
- 学报(61418)
- 管理(58701)
- 科学(57169)
- 农业(52917)
- 大学(46650)
- 教育(45036)
- 学学(44035)
- 融(43177)
- 金融(43177)
- 业经(37920)
- 技术(37369)
- 财经(31030)
- 经济研究(30093)
- 业(28561)
- 问题(27556)
- 经(26771)
- 技术经济(22347)
- 贸(20514)
- 版(19912)
- 商业(19791)
- 世界(19550)
- 统计(19463)
- 现代(18760)
- 理论(18602)
共检索到630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辛岭 安晓宁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主要特征,即绿色发展引领、供给提质增效、规模化生产、产业多元融合为基础,构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2018年统计数据对31个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各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分析发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与西部地区;各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不同的优势与短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急需提升。我国应结合不同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优势规划农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水平;注重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作物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念 王蔚宇
文章选取2000—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涵盖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四大子系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度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得出:2000—2019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呈现波动趋势;在2000年、2004年大关键节点下,农业发展、资源条件、经济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环境条件指数呈下降趋势。从障碍度分析来看,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障碍度较高,经济条件的最小,农业发展的适中;从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角度来看,农业发展、环境条件、资源条件与经济条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极度耦合,四大子系统之间均呈现高度耦合关系。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障碍度 耦合度 综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小刚 高丹丹
为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本文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参与性原则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建立包括经济活力、结构优化、绿色生态、创新开放、和谐共享5个方面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首涵 杨萍 卢德成
[目的]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今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本文通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设计一套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对国家(省市)或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便引领和指导评价对象的农业高质量更好地发展。[方法]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含义及主要内容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设计了包含两级25个指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以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指标的最终权重,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 该文选取鲁苏浙3个发达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工具,比较分析了鲁苏浙三省2018年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三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为0.36、0.34和0.38。[结论]该文研究设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是科学合理的,建议以该指数为工具开展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监测工作,同时根据测评对象的变化动态修正该指数的基础指标,以便更好地引领和指导特定地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映潇 林震
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对2015-2021年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级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概括出农业绿色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手段、发展目标,以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进一步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6-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16-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平均水平不高,2018-2020年发展较快,达到良好水平。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技术研发、耕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扎根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映潇 林震
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绿色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对2015-2021年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国家级政策文本进行编码,概括出农业绿色发展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手段、发展目标,以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进一步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6-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16-2020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平均水平不高,2018-2020年发展较快,达到良好水平。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技术研发、耕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扎根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赛赛 贯君 杨跃
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在科学界定林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开放稳定、共享和谐”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基于2008—2018年的统计数据测度分析中国林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及贡献度。结果显示:2008—2018年中国林业发展历经了由中低水平中低速增长向中高水平高速增长的转变过程,对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贡献最大的是创新驱动,而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开放稳定是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应加大对林业的科研、教育投资,调节林业就业的人员结构,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与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以产业发展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质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波
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重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经济效应,涵盖效益效率、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开放发展、风险管控、节能环保、特色创新7方面34个指标;定性指标体系反映国有企业社会效应及自身承担国家特殊职能,涵盖两方面7个指标。文章尝试性地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提供一套可参考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宗国 曹璐
高质量发展的提出为我国制造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当前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亟待评价。从体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益增长、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社会共享5个维度,构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1881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组合赋权-TOPSIS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企业总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合作和效益增长能力表现较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及社会共享表现较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国制造企业应积极作好长期建设准备,稳步促进高质量转型升级,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运转效率,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强社会责任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震 刘雪梦
新时代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强国战略的实现将发挥重大作用。本文在分析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高代表性原则,通过构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主客观赋权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对2016年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开放性和共享性水平亟待提升; 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被归为4个梯队,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各梯队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以上结论对于我国制定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和完善城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清雅
基于高质量发展要求,文章遵循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共享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结合LASSO筛选变量法,最终选定16个三级指标进入模型;引入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指标的权重依照因子方差贡献率确定。对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项和综合评价,从而揭示各个省份在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朱玉
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协调融合、规模效益四大指标是新时期评价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从评价结果看,各省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差距悬殊,表征我国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并不均衡。就各地区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因创新驱动力不足,导致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使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宁夏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服务业发展注重创新,突出特色,表现抢眼。若要全面推进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文钊 綦振法 张立涛
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和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建筑业和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评价2017年度中国30省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 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 测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