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6)
- 2023(8555)
- 2022(7047)
- 2021(6560)
- 2020(5740)
- 2019(12699)
- 2018(12885)
- 2017(26110)
- 2016(14039)
- 2015(15941)
- 2014(16003)
- 2013(16354)
- 2012(15165)
- 2011(13491)
- 2010(14115)
- 2009(13934)
- 2008(14301)
- 2007(13364)
- 2006(12356)
- 2005(11414)
- 学科
- 业(81930)
- 济(66477)
- 经济(66377)
- 企(64687)
- 企业(64687)
- 管理(54840)
- 农(45008)
- 农业(29705)
- 业经(27546)
- 方法(26791)
- 财(23803)
- 数学(19509)
- 数学方法(19353)
- 制(18678)
- 中国(18530)
- 务(17311)
- 财务(17294)
- 财务管理(17273)
- 企业财务(16278)
- 技术(15594)
- 策(14927)
- 体(13846)
- 贸(13323)
- 贸易(13315)
- 易(13040)
- 划(12317)
- 和(11962)
- 银(11625)
- 银行(11622)
- 行(11201)
- 机构
- 学院(218728)
- 大学(209487)
- 济(100114)
- 经济(98330)
- 管理(91555)
- 理学(77588)
- 理学院(77006)
- 管理学(76266)
- 管理学院(75885)
- 研究(65562)
- 中国(58024)
- 财(48854)
- 农(47702)
- 京(43070)
- 财经(37763)
- 农业(35876)
- 江(35375)
- 科学(34850)
- 经(33873)
- 所(33033)
- 业大(32956)
- 中心(31633)
- 经济学(29009)
- 研究所(28619)
- 州(27810)
- 经济管理(27792)
- 北京(27202)
- 财经大学(27004)
- 经济学院(26396)
- 商学(25388)
- 基金
- 项目(127430)
- 科学(102010)
- 研究(100416)
- 基金(92891)
- 家(77358)
- 国家(76432)
- 科学基金(67386)
- 社会(66686)
- 社会科(62845)
- 社会科学(62827)
- 省(51688)
- 基金项目(49512)
- 教育(43543)
- 编号(42961)
- 划(40287)
- 自然(40084)
- 自然科(39145)
- 自然科学(39135)
- 自然科学基金(38484)
- 资助(37004)
- 成果(34164)
- 业(33259)
- 创(29469)
- 部(29393)
- 发(28898)
- 制(28011)
- 农(27919)
- 课题(27551)
- 性(27023)
- 重点(26998)
- 期刊
- 济(126058)
- 经济(126058)
- 研究(67185)
- 农(52118)
- 中国(42069)
- 财(39670)
- 管理(36065)
- 农业(34805)
- 业经(28065)
- 融(27952)
- 金融(27952)
- 科学(26743)
- 学报(24903)
- 大学(20898)
- 学学(20122)
- 技术(19910)
- 财经(19143)
- 问题(18072)
- 业(17492)
- 经济研究(17469)
- 经(16491)
- 教育(15477)
- 农村(14475)
- 村(14475)
- 农业经济(14176)
- 技术经济(14136)
- 世界(12773)
- 贸(12724)
- 商业(12414)
- 经济问题(12244)
共检索到344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安希伋
一、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效益变化过程及现状 四十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与经济效益演变情况,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952—196年,1965—1978年,1979—1984年和1985—1990年。 1952—1964年间,依靠传统技术,前期农业发展很快。后来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农业受到挫折。在这个阶段中,尽管先后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但是基本上还是属于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沅
1992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实施、充实和完善。 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长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过速,人地比例持续恶化,农业科技进步迟缓,农业资金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泽霁
我认为,从农业现代化的高度看:高效应指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产应指土地生产率,优质既是农产品的品质,也应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品质。 (1)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农业比较利益低,而比较利益低主要应从提高效率上解决,不能单纯靠从提高农产品价格上解决。因为比较利益低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两个,或者提高价格,或者提高效率。但我国农产品价格水平,据1988年6种粮食平均计算的成本纯收益率已达75%,扣除级差地租因素后,应该说,农业生产的利润率是不低的;但是,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耀辉
本文着重探讨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含义、特征和现实意义及其发展途径和保障措施。联系湖南的实际,提出了从六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的效益,並强调要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完善服务、强化领导作为保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子阳
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表明:由以追求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增量农业”向以追求效益为主、增产增效并重的“增效农业”转变,是农业进入商品经济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农业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我国农业发展政策应充分体现高产高效,正确处理高产与高效的辩证统一关系。高产是首要的社会目标,保证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优质是社会消费和市场的客观要求;而高效既是商品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自身积累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从一些高产高效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经验来看(如山东),我认为:高效高产农业的基本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理才
读了今年《农业经济问题》第1期上潘金华同志关于“三高”农业提法的文章,我很赞成高效是目标、优质是前提、高产是基础的观点,但是对于“三高”农业的提法却存有不同的看法。 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开发是在高产的基础上向优质高效渐进转变的过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我国农业的发展实际上是走着从低产低质低效、高产低质低效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自建国初期到70年代末,全党大办农业,把农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农产品的数量上,是为了解
关键词:
高产优质高效 历史过程 农村市场经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文武 查振祥
京郊农业高产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但质量方面还有两个工作需要深化:一是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二是农产品多样化。就效益而言,京郊农业在1978年以来的15年中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相当程度地来源于政府和集体的补贴。所以,今后京郊农业的发展,应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经营规模等途径,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保全 张玉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注意解决的五个问题: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方式,强化信息传递职能;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节地型种植业、节粮型养殖业和农业型加工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实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政策;走依靠科持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道路,使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
关键词:
农业,高产,优质,高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查振祥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中国农业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政策目标,理解这个政策目标的内涵,需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内在质和量的关系作一些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潮 宋吉三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商品农业。我国农业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是把农业推向市场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国各地要根据各自的区域优势,提高本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成都位于“天府之国”的四川腹地,其优越的自然经济环境.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就要密切结合成都实际,充分发挥成都农业的区位优势,从思想观念、发展规划、科学技术、组织领导、基地建设、资金筹措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使成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战略决策,能够付诸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 王培志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简称“三高”农业)是中国在新时期提出的又一项重要国策.它将使中国的农业融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为一体,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达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为描述、控制与评估这一新型农业的进程,作者试图设计一套科学指标体系,用以揭示三高农业特征.分析与评价其发展过程.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主体指标、分析指标、农业发展过程特征衡量指标和制度环境衡量指标.“三高”农业总体判定方法有三种:单项指标(群)评价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评判法.
关键词:
农业 高产 优质 高效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达
试论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国际资源转换周立达(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局)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简称三高农业)是农业改革的新目标,抓住九十年代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立足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努力扩大国际资源转换,推进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耀先
食物发展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四川省农科院发展战备研究室廖耀先一、食物发展需要更多的粮食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2000年我国人民食均消费与营养的基本目标:人均每日主要营养素供给量过量达到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梅方权
我国的农业正在由数量增长为主的时期转向质量效益提高为主的时期。质量效益的竞爭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木强 郑红维
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特征:一是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新转变;二是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出现了由计划为主向市场竞争过渡的新开端;三是农业的增产增收,呈现了科技进步因素增长的新趋势。这说明发展高产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