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0)
- 2023(14198)
- 2022(11917)
- 2021(10940)
- 2020(9627)
- 2019(21745)
- 2018(21700)
- 2017(43045)
- 2016(23373)
- 2015(26212)
- 2014(26375)
- 2013(26611)
- 2012(24817)
- 2011(22367)
- 2010(23013)
- 2009(22211)
- 2008(22834)
- 2007(21051)
- 2006(18772)
- 2005(17177)
- 学科
- 济(104783)
- 经济(104653)
- 业(98918)
- 企(79502)
- 企业(79502)
- 管理(77162)
- 方法(48361)
- 农(47639)
- 数学(39021)
- 数学方法(38706)
- 财(33112)
- 业经(32131)
- 农业(31323)
- 中国(28057)
- 制(25453)
- 务(23123)
- 财务(23102)
- 财务管理(23059)
- 企业财务(21870)
- 贸(20207)
- 贸易(20199)
- 银(19920)
- 银行(19894)
- 易(19689)
- 技术(19293)
- 行(18977)
- 学(18395)
- 策(18242)
- 理论(18108)
- 和(17594)
- 机构
- 学院(354540)
- 大学(350270)
- 济(153337)
- 经济(150321)
- 管理(140949)
- 理学(120293)
- 理学院(119122)
- 管理学(117470)
- 管理学院(116813)
- 研究(112916)
- 中国(94285)
- 财(75171)
- 京(72807)
- 农(70591)
- 科学(66491)
- 财经(59270)
- 所(57931)
- 江(54943)
- 农业(54526)
- 经(53620)
- 业大(53597)
- 中心(53434)
- 研究所(51766)
- 经济学(47018)
- 北京(45843)
- 州(43549)
- 财经大学(43453)
- 经济学院(42713)
- 范(41625)
- 师范(41246)
- 基金
- 项目(220920)
- 科学(174835)
- 研究(163137)
- 基金(161978)
- 家(139286)
- 国家(137955)
- 科学基金(119156)
- 社会(105998)
- 社会科(100133)
- 社会科学(100107)
- 省(86990)
- 基金项目(85639)
- 自然(75649)
- 自然科(73878)
- 自然科学(73855)
- 教育(73420)
- 自然科学基金(72628)
- 划(71466)
- 编号(66784)
- 资助(66183)
- 成果(53893)
- 部(50319)
- 重点(48856)
- 创(47938)
- 发(47682)
- 业(45792)
- 课题(44424)
- 创新(44138)
- 国家社会(43627)
- 性(43539)
- 期刊
- 济(177532)
- 经济(177532)
- 研究(105724)
- 农(70296)
- 中国(66220)
- 财(60753)
- 管理(52300)
- 学报(51701)
- 科学(49521)
- 农业(46798)
- 融(42361)
- 金融(42361)
- 大学(39959)
- 学学(38323)
- 业经(33758)
- 财经(30261)
- 技术(29845)
- 教育(28115)
- 经济研究(26642)
- 经(25933)
- 业(24818)
- 问题(24459)
- 技术经济(20288)
- 贸(18482)
- 商业(17799)
- 版(17673)
- 理论(17433)
- 世界(17377)
- 现代(17031)
- 统计(16934)
共检索到53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丹 郑苏晋
农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一环,存在着抗击风险能力差、融资难等问题,农业保险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相较于传统农险,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优势十分明显,它能够提高理赔速度、减少纠纷、消除道德风险。但实践中发现,气象指数保险对维护中国农村财务稳定性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本文旨在从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标的可保性出发,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能更好地发挥其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天气指数保险 财务稳定性 可保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侯玲玲
在新一轮农业保险试验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多因素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稳定运营。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行客观评述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运营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 孔小玲
洪水灾害是世界历史上自然灾害中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然而作为转嫁风险、损失补偿重要手段的洪水保险却没有大范围普及。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洪水保险缺乏需求,而是由于保险经营自身的一些原因引起的。文章首先对风险的可保性原则、洪水的风险特征进行了分析;然而通过增加参与主体、扩大损失分担面、加强承保洪水风险的技术条件等措施,使得洪水风险得到有效分散,并最终得到了在实行强制性洪水保险、构建多层次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和发展单一风险洪水保单等条件下洪水风险是可保风险的结论。
关键词:
洪水风险 可保性 洪水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士森 任金政 吴海平
农业保险赔付的区域相关性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重要特征。通过对区域相关性与赔付风险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利用我国2007—2015年省级保险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测度了保险赔付的区域相关性对农业保险机构赔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赔付的区域相关性显著提高了我国主要农业保险机构的赔付风险。通过构建和求解以赔付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提出了降低区域相关性影响的对策,即保险机构能够通过对承保区域进行份额重组,降低农业保险的赔付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谢家智 陈利
巨灾保险虽然一直未能真正踏上破冰之旅,但近年频发加剧的巨灾,使巨灾保险再次成为保险业的聚焦领域。巨灾风险可保性争论不休,业界徘徊不前,厘清巨灾风险的保险属性,可否引导市场参与巨灾风险的有效管理,特别是金融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推进,更是尚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认为,我国巨灾风险具备可保性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根据保险经济学原理,构建了系列巨灾保险模型,结果表明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发展成熟以及政府政策支持诱导下,巨灾风险具备可保性。结合路径依赖理论,还提出了我国目前制度环境下巨灾保险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巨灾 巨灾风险 可保性 风险分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邢宏洋 高俊
以近年来巨灾保险相对萎缩的现实为背景,通过界定风险可保性来分析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内涵以及影响巨灾风险可保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破产理论找出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并给出了拓展巨灾风险可保性边界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巨灾风险的模糊性、低频高损失、难以聚合以及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目标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具体而言,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主要由保险人的初始资本金和保费附加共同决定,初始资本金越大、保费附加越高,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就越宽,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就越大。因此,通过提高保险人对巨灾风险认识、提高保险人的财务实力、对巨灾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分保、共保以及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冬嫦 李加明 周云
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决定了巨灾风险能否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分散风险。按照建立在风险组合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可保条件,巨灾风险不具有可保性。学界和实践部门关于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仍未达成共识,甚至意见相左,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保险实务界频繁地变动地震险等巨灾保险险种,严重制约了保险这一经济手段在灾害重建和恢复中后所发挥的作用。本文拟对巨灾风险是否具有可保性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在承保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科学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支持条件下,巨灾风险是具有可保性的。为此,提出了拓展巨灾风险的可保途径。
关键词:
巨灾风险 可保性 巨灾保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笔者结合农业风险的各种表象解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的交互关系,并对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适用性及其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分析。由农业风险的多样性和关联性决定,在农业风险管理实践中,不能仅依据风险损失表象选择管理工具,而应挖掘引致损失发生的近因或近因组合,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工具或工具组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喻永红 张巨勇 喻甫斌
本文在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及其采用特征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运用效益—成本边际分析法对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不足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玉珍 穆月英
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风险的有效工具之一。基于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目标,通过对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风险管理工具的比较,剖析了农业保险在管理农业风险中的优势。结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不仅能为现代农业提供更高层次的风险保障,而且也是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农业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农业保险优势的发挥需要控制型管理工具作为基础和其他融资型管理工具的扶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现代农业 农业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铭来 柴化敏
自然灾害风险不符合传统精算理论上的可保风险,然而市场—社会效用意义上的可保风险标准拓展了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如何构建自然灾害保险意义上的整体性、多层次的自然灾害损失分散机制。从直接保险、共同保险、再保险到资本市场和政府的最终保障,居民、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市场化的自然灾害保险损失分散主体,而政府财政救助不应再是"第一保险人"的角色,反之应是承担较高层次的自然灾害损失——"最后再保险人"角色,并以此达到有效的将自然灾害损失分摊到不同主体和个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损失补偿,为我国的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构建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卓志 丁元昊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与可负担性,是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框架与机制中发挥作用并不可回避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巨灾风险的可保性与可负担性分别置入三种不同模式的框架下,从有别于传统只考虑可保性的单一视角,在分析讨论可保性与可负担性的理论基础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后,尝试性地探讨了三种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框架下的可保性与可负担性。我们认为在纯市场框架内,巨灾风险不可保且难于负担;在政府与资本市场参与下的巨灾风险管理框架内,巨灾风险才成为可保风险并有限定的可负担。为此,融入保险机制的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创新,重构与建立政府、金融保险市场、商业保险业、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新型合作机制,将成为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
关键词:
巨灾风险 保险 可保性 可负担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惠萍 陈友兴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及自身的弱质性,因此,无法实现正常的农业风险规避。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被发达国家用来抵御自然风险,将农业损失减少到最小。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危害程度大、波及范围广,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却较为缓慢,相关体系尚未完善,市场覆盖面很小。基于我国总体环境状况及对国外经验的借鉴,着重强调我国农业保险在中央政府政策支持、整体宏观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已具备了进一步开拓的可行性。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新三农”政策 农业灾害 民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