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5)
- 2023(14052)
- 2022(11807)
- 2021(10748)
- 2020(9398)
- 2019(21204)
- 2018(21124)
- 2017(41617)
- 2016(22442)
- 2015(25365)
- 2014(25418)
- 2013(25775)
- 2012(24243)
- 2011(22104)
- 2010(22723)
- 2009(21927)
- 2008(22108)
- 2007(20429)
- 2006(18569)
- 2005(17022)
- 学科
- 济(121037)
- 经济(120912)
- 业(92365)
- 管理(74319)
- 企(74074)
- 企业(74074)
- 农(47502)
- 方法(46541)
- 数学(37839)
- 数学方法(37614)
- 业经(33156)
- 财(31497)
- 农业(31281)
- 中国(28815)
- 地方(24197)
- 制(24020)
- 务(20841)
- 财务(20822)
- 财务管理(20781)
- 贸(19873)
- 贸易(19860)
- 企业财务(19621)
- 易(19290)
- 学(18917)
- 技术(18491)
- 和(18187)
- 策(18051)
- 体(17970)
- 银(17162)
- 银行(17132)
- 机构
- 学院(345437)
- 大学(339805)
- 济(160677)
- 经济(157744)
- 管理(135054)
- 研究(115957)
- 理学(114936)
- 理学院(113819)
- 管理学(112410)
- 管理学院(111778)
- 中国(93251)
- 财(73808)
- 京(70598)
- 农(67885)
- 科学(66741)
- 所(59693)
- 财经(57975)
- 江(54595)
- 中心(53490)
- 研究所(53292)
- 经(52242)
- 农业(52205)
- 业大(51275)
- 经济学(49974)
- 经济学院(45056)
- 北京(44455)
- 州(42312)
- 财经大学(41979)
- 范(40317)
- 院(40047)
- 基金
- 项目(212404)
- 科学(167845)
- 研究(158273)
- 基金(154848)
- 家(132781)
- 国家(131516)
- 科学基金(113304)
- 社会(104222)
- 社会科(98551)
- 社会科学(98523)
- 省(84173)
- 基金项目(82092)
- 自然(69883)
- 教育(69756)
- 划(68231)
- 自然科(68215)
- 自然科学(68194)
- 自然科学基金(67025)
- 编号(64515)
- 资助(62655)
- 成果(51765)
- 发(48127)
- 部(47934)
- 重点(46979)
- 创(46214)
- 业(44056)
- 国家社会(43320)
- 课题(42959)
- 创新(42638)
- 教育部(41110)
- 期刊
- 济(193896)
- 经济(193896)
- 研究(105693)
- 农(68064)
- 中国(65183)
- 财(59238)
- 管理(52005)
- 学报(48728)
- 科学(47133)
- 农业(45244)
- 融(37937)
- 金融(37937)
- 大学(37896)
- 学学(36353)
- 业经(34643)
- 技术(30517)
- 财经(30153)
- 经济研究(30055)
- 问题(26198)
- 经(26122)
- 教育(24624)
- 业(23835)
- 技术经济(21549)
- 贸(19765)
- 世界(19394)
- 商业(17818)
- 统计(17311)
- 经济问题(17237)
- 现代(17012)
- 理论(16448)
共检索到53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江 罗珺
该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研究发现:微观层面,追求经济收益农户的短视行为直接造成了农业污染;宏观层面,源于农业环境资源配置失灵及农业污染治理的政府失灵。该文认为,农业污染问题的解决还需从宏观入手,政府和相关部门除继续完善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并弥补政府环境管理的缺陷,使得市场价格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资源与环境价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在农业领域,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石油农业把依靠太阳能的农业转变为依靠矿物能的农业,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石油农业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首先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恢复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对挽救中国目前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石油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升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的范围广、分布的区域多,污染的分量虽然很小,但是总量却很大,所以污染源是分散的,治理难度相比于工业污染要大得多。因此,新时期必须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处理,否则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制约之一。结合整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面源污染的状况特点和规律,笔者试图结合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来探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措施,进而为实际业务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分析研究 政策研究汇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瑞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给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挖掘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及问题对今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南省为探讨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含义及主要特点。利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化学品投入使用及污染情况进行分析,2007~2014年河南省化肥及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均呈上涨趋势,污染面积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化肥、农药、秸秆及生活垃圾。而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利益驱使、政策方面不健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原因。该文认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应从推广减量技术,积极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农业发展理念;大力推广精准农业,减轻面源污染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赖诗琪 安敏 安慧 宋孟斐 吴海林
[目的]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方法]基于2010—2020年历史统计数据以及栅格数据,采用清单分析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核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和负荷量,分析了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污染源和COD、氨氮、总氮、总磷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阐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污染年份、高度污染地区和主要污染源。[结果](1)与2010年相比,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整体降幅12.10%,农业源COD、总氮、氨氮排放总量分别降幅13.53%、6.94%、13.02%。(2)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高于上游地区,排放强度较大的地区主要涉及湖南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级市。(3)三种污染源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依次为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种植业。(4)根据等标负荷比,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7种污染类型,农村生活污染型占比最大,覆盖率达39.09%。[结论]客观分析了长江经济带2010年至2020年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对污染源进行了深度剖析,所得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富田 卢黎霞 华春林
尽管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有其客观性,但是,目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产品的产出,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全过程中,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及涉农企业多元主体协调配合的农业污染治理机制。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循环经济 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尚杰 石锐 张滨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不当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选取黑龙江省1990~2016年农业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类型与阶段特征,在矢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刻画其相互作用机理与动态冲击效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分别呈倒"U"型曲线关系,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直线递增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存在负向抑制作用,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动态冲击效果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方差分解表明,三种投入要素施用强度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平均解释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膜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学玉 张海鹏 李世平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激励。本文基于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因素,采用Tobit模型估计了农户愿意支付的金额(WTPA),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一次性愿意支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金额现值为250603.92万元;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苏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经济价值为125930.74万元,高于苏中、苏南两地124673.18万元的农业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锋 胡浩 张晖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考察了江苏省1990-2007年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是影响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②农业面源污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且具有一定滞后效应;③方差分解结果显示人均GDP是解释农业面源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而农业面源污染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则相对较小。因此,我们要充分关注江苏省经济快速增长对农业环境质量恶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了充分体现农业面源污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反作用,其关键前提是必须要对农业面源污染所导致的负外部效应进行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鹏 张俊飚
把握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压力的演变规律,是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运用1998~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各省化肥投入密度、农药投入密度、畜禽粪尿排泄物密度作为度量农业面污染源排放量的指标,选取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源排放量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三类污染源与人均GDP均处于曲线上升阶段,自发到达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拐点还需较长时间。政府应强化农业环境政策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流涛 曲福田 冯淑怡
借鉴Islam的研究思路,构建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分解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9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面源污染演变受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减污效应的共同影响;(2)规模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正,这说明农业生产规模和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会增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结构效应的两个重要方面(经济作物比重的提高和畜禽养殖业产值比重的提高)都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减污效应开始初步发挥,二者都能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这为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利京 黄振英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功能区,长期以来以追求高产量、高利润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厘清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状况,为生态经济带内各级行政主体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用产污系数法、等标污染法、GIS技术等方法,对经济带内155个县域单元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3种污染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核算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区、排放强度及空间分布。结果发现: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物中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199.3、107.2、12.6万t,排放强度分别为69.2、34.7、3.4 kg/km~2;重点污染源为农田化肥、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重点污染物为TN和TP,重点防治区为建湖县、兴化县、漯河市辖区等10个县(市、区)。农田化肥污染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分布最广的污染类型,综合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防治难度最大的污染类型。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县域单元农业面源污染存在较高空间异质性的现实,提出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类型实施针对性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静 纪晓婷
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来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的情况。研究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不能完全归咎于"高产、高效"的农业技术发展,而是由于施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政府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问题,导致可以"高产、高效、低投入"的农业变成"高产、低效、高投入"农业。农民养成"高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习惯,政府缺少正向的经济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积极性受挫。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微观层面的农户自觉调整自身的生产行为。这就需要政府认识到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加大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支持,采取长期的、有效的正向经济激励措施,使农民积极地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困境 微观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继红 周曙东
本文运用江苏省1978~2009年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分解法,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归结为农业经济规模、农业结构、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人口规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其次利用单元调查法和生产函数法对历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量和农业技术进步率进行估算;最后就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规模扩大、农业结构中养殖业比重上升和种植业比重下降、种植业结构中经济作物比重上升和粮食作物比重下降以及农村人口规模扩大均会增加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但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实施却能够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牛静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以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为例,应大力推广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生态农业优先发展,辅之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国农业、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