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2)
2023(17921)
2022(15331)
2021(14313)
2020(12107)
2019(27613)
2018(27702)
2017(53435)
2016(28915)
2015(32453)
2014(32548)
2013(32550)
2012(29689)
2011(26890)
2010(27297)
2009(25874)
2008(25804)
2007(23421)
2006(21239)
2005(19018)
作者
(83894)
(69886)
(69623)
(66042)
(44280)
(33456)
(31376)
(27151)
(26442)
(25105)
(23726)
(23660)
(22276)
(22214)
(21505)
(21154)
(20625)
(20614)
(20099)
(20041)
(17548)
(17169)
(16852)
(16057)
(15779)
(15693)
(15643)
(15585)
(14140)
(13766)
学科
(118660)
经济(118481)
(110022)
管理(99116)
(90971)
企业(90971)
方法(50654)
(49410)
数学(40637)
数学方法(40219)
(37209)
业经(36250)
中国(33314)
农业(32765)
(29470)
(24952)
财务(24879)
财务管理(24837)
技术(23706)
企业财务(23539)
地方(22090)
(21793)
贸易(21774)
(21648)
(21464)
理论(21290)
(21186)
(20768)
(20420)
银行(20381)
机构
学院(421586)
大学(419044)
(172954)
管理(171535)
经济(169255)
理学(147043)
理学院(145546)
管理学(143478)
管理学院(142696)
研究(136291)
中国(107966)
(89610)
(83832)
科学(81525)
(75557)
(68217)
财经(65510)
(64607)
业大(63088)
中心(63017)
研究所(61079)
(59346)
农业(57941)
北京(56691)
(52682)
师范(52244)
(51705)
经济学(50632)
(48765)
财经大学(48095)
基金
项目(275074)
科学(217304)
研究(206274)
基金(199348)
(171623)
国家(170057)
科学基金(147373)
社会(130965)
社会科(123894)
社会科学(123863)
(108160)
基金项目(106082)
自然(93911)
教育(92811)
自然科(91616)
自然科学(91598)
自然科学基金(90021)
(88978)
编号(85737)
资助(80634)
成果(69570)
(61126)
重点(60393)
(60175)
(58924)
课题(57462)
创新(55559)
(54453)
国家社会(53438)
教育部(52478)
期刊
(201960)
经济(201960)
研究(126596)
中国(85680)
(73703)
管理(67012)
(66342)
学报(61503)
科学(58687)
农业(49669)
大学(47746)
学学(44886)
教育(43821)
(42361)
金融(42361)
技术(37666)
业经(37473)
财经(32404)
经济研究(29568)
(27705)
问题(27040)
(26271)
技术经济(22444)
图书(20823)
理论(20791)
科技(20734)
现代(20387)
(19838)
商业(19730)
(18765)
共检索到640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尤飞  王欧  栗欣如  
[目的]为摸清农业资源底数,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更清晰地评价农业资源变化及利用效率,提高农业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平衡发展。[方法]文章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国内外实践,分析了我国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的实践情况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果]我国农业资源台账制度缺乏统一细致的指导方案,统计渠道多且口径不一致,部门条块分割共享性较差,基层统计工作落后于国家,缺乏常规化调查的制度保障。[结论]结合实践经验,提出构建高效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管理规划、强化长效投入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合成  郭兆晖  罗其友  金书秦  刘洋  
[目的]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的通知提出"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节约优先"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方针。[方法]文章提出按照"1+4"框架,贯彻落实节约优先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推进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建设。[结果]"1"是指树立一个以有用、有限、有主、有价和有效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资源观。"4"是指四大战略路径:一是强化农业资源监测,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二是推进农业资源资产化,激发农民节约使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的内生动力;三是推行绿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子君  
农业保险是国家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其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究其原因,现存保险制度不适宜我国国情是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国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经验,建立以保险合作社为基层组织、国家资金支持、三级再保险保障的农业互助保险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欧  李兴军  
土地、水、气候、生物等重要农业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和基础,摸清农业资源底数、完善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是重要农业资源监测与管理制度框架中最基础的工作。从国际角度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较早地实行与农业资源台账紧密相关的自然资源核算,本文通过在对美国国家资源存量调查、英国乡村调查、澳大利亚实物核算表、日本农业资源调查等发达国家农业资源台账实践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其各自特点及取得的相关成功经验,从而为中国构建完善农业资源台账制度、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丽英  张华  Liping Di  罗其友  高明杰  
[目的]为切实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农业资源禀赋家底不清楚、农业资源更新不及时、基础数据共享不充分等实际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率先启动了"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系统建设和服务应用。[方法]文章在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基础上,根据研究内容与分析要求,甄选出了典型样点县(市)农用地资源数据库(20102015年),作为农用地资源态势分析和研究的依据。[结果](1)耕地、林地是典型样点县农用地主要类型。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占土地总面积均在40%以上。20102015年,全国各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邦勋  
<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农业农村部制定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不断完善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现在,我国耕地质量更高了,农业用水更省了,化肥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更足了,优质农产品更多了,资源损耗更少了。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映祥  张华  滕飞  王利民  季富华  
[目的]为了系统地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农业资源台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数据源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了当前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结果]农业资源台账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资源清单、农业资源评价两个方面,具有空间与时间两种属性。农业遥感数据源向着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其监测技术向着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应用、智能分类、多维海量数据高效计算的方向发展。遥感技术可对农业资源清单中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信息进行获取,对农业资源组分评价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评价也有很大潜力。[展望]总的来看,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内容不断丰富,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其应用潜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高效开展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德明  
本文旨在探讨创设我国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制度问题。文章分折了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现行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制度的不足,并对我国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提出立法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延平  
介绍权证创设的运作,分析权证创设中的各方利益,让读者对我国权证创设制度有一个全面概括的了解认识。探讨权证创设中存在的现象,并将我国权证创设制度与香港衍生权证增发规定进行对比,提出我国权证创设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刘兴翠   张华  
[目的]利用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对甘肃省农户农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和描述性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农户农业资源差异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1)耕地是农户主要的农用地利用类型,占比达84.72%。不同地区的农户拥有的农用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农用地类型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呈现出雨水较多的河东地区农户拥有更多旱地、草地、园地等类型的农用地,而干旱少雨的河西地区农户拥有更多的水浇地,设施农业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2)农户在其他农业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占比最高,达52.84%。各地区农户在大棚、灌溉设施、农机、圈舍、物联网以及其他农业设施设备的投入上均存在差异。其中,武威市农户在大棚、灌溉、圈舍及其他农业设施设备方面的户均投入远高于其它地区。此外,各地区农户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均很低。(3)农户在秸秆利用方式上形成了以肥料化为主,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为辅的较为环保的多元化利用模式,约58.26%的秸秆采用了肥料化利用方式。(4)样本区域农户农膜使用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20.93%,农膜平均回收率仅为39.07%。各地区农户在农膜使用上呈现出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其中武威地区农户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最高,陇南地区农户单位面积农膜使用量最少。农户在农膜使用上呈现出湿润地区农膜使用少而干旱地区农膜使用多的特点。同时,农膜的使用也与作物种类有关,蔬菜和薯类作物单位面积农膜用量较多。(5)样本农户在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注册商标产品方面认证数量为71个,仅占农户种植农产品数量的12.18%,认证比例偏低;认证农产品种植面积约43.77hm~(2),占农户种植农产品面积的12.61%,种植面积也相对较少;在农产品认证类型中,绿色农产品的认证比例最高,达到63.38%。[结论]各地区农户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因此,各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海英  
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户籍制度并不是所有国家掌握人口情况、有效实施社会管理的唯一模式,而日本是实行户籍制度模式的发达国家之一,其户籍登记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实施的模式与我国有许多近似之处。因此,对日本户籍制度作一深入、全面了解,并与中国户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对日本相关法律文献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包括户籍制度和居民基本台账制度的日本户籍体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通过与中国现行户籍制度比较,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实践,对我国实行户籍制度的合理性、户籍体系的构建、户籍编制单位、户籍登记事项的确定、违反户籍制度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刘兴翠   张华  
[目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研究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数据库中甘肃省550户样本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探讨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及其各个构成部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Sobel检验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增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结果](1)土地流转具有增收效应。参与土地流转使农户总收入提升22.7%,务农收入提升29.4%,但土地流转对务工收入的影响不显著。(2)不同的土地流转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不同。土地转出对农户总收入无显著影响,但使务农收入降低37.1%,务工收入提升22%;土地转入使农户总收入提升32.9%,务农收入提升49.2%,对务工收入的影响虽为负但不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对农户总收入的增收效应,并且不同的土地转入规模的收入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大规模转入户的平均收入更高。(3)土地流转对不同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土地流转对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的总收入和务农收入的影响更大;对农业依赖程度高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总收入和务农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农业依赖程度低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总收入和务农收入的影响则不显著。(4)农业生产性固定投资在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增收中起了部分中介效应。土地流转对农户总收入的影响大约有14.10%是通过农业生产性固定投资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结论]土地流转能够提升农户收入,农业生产性固定投资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因此,应加快健全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同时,提供相关政策扶持,鼓励农户加大农业生产性固定投资,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解学成  
针对权证产品的爆炒,监管机构推出了全额抵押下的创设、注销机制,意在防范市场风险。从创设人角度分析,这套制度机制自身形成了一个均衡价格。在对武钢认购权证、认沽权证的实证分析后,本文认为,由该发行机制决定的均衡价格并不是政策目标所在,需要进行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霄  鲍家伟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民土地使用权退出的体制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立足于国内外土地银行实践和重庆相关制度条件,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有助于破解重庆农村土地使用权退出实践中的深层次难题。基于对重庆构建农村土地银行运作的思路、内容和机制的认识,其结论是:"农民保留权益退地"、"土地权益资产流转"和"财政、金融保障"是实现以土地银行为突破口,引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化协同发展的三大核心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