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7)
- 2023(12484)
- 2022(10056)
- 2021(9424)
- 2020(8176)
- 2019(18321)
- 2018(18756)
- 2017(36846)
- 2016(19975)
- 2015(22846)
- 2014(22981)
- 2013(22616)
- 2012(20518)
- 2011(18514)
- 2010(19138)
- 2009(18477)
- 2008(18432)
- 2007(16983)
- 2006(15322)
- 2005(13953)
- 学科
- 业(90807)
- 济(88569)
- 经济(88455)
- 企(73168)
- 企业(73168)
- 管理(68583)
- 农(46604)
- 方法(39559)
- 数学(31649)
- 数学方法(31121)
- 农业(30784)
- 业经(30706)
- 财(26877)
- 中国(24262)
- 制(22224)
- 务(18787)
- 财务(18735)
- 财务管理(18712)
- 技术(17947)
- 企业财务(17619)
- 策(17567)
- 体(17335)
- 理论(16616)
- 贸(15839)
- 贸易(15829)
- 易(15431)
- 划(14950)
- 和(14950)
- 银(14846)
- 银行(14830)
- 机构
- 学院(297932)
- 大学(288569)
- 济(127014)
- 经济(124497)
- 管理(121142)
- 理学(103632)
- 理学院(102752)
- 管理学(101067)
- 管理学院(100554)
- 研究(91503)
- 中国(76134)
- 农(60430)
- 京(60402)
- 财(60239)
- 科学(52974)
- 江(47186)
- 财经(46975)
- 农业(46221)
- 业大(46080)
- 所(45805)
- 中心(43287)
- 经(42319)
- 研究所(40774)
- 北京(37759)
- 经济学(37083)
- 州(36893)
- 经济管理(34585)
- 范(34303)
- 师范(33969)
- 财经大学(33920)
- 基金
- 项目(186040)
- 科学(147525)
- 研究(140835)
- 基金(134415)
- 家(114841)
- 国家(113695)
- 科学基金(99157)
- 社会(90291)
- 社会科(85285)
- 社会科学(85260)
- 省(75624)
- 基金项目(70529)
- 教育(64070)
- 自然(62176)
- 自然科(60781)
- 自然科学(60768)
- 划(60715)
- 自然科学基金(59726)
- 编号(59661)
- 资助(55250)
- 成果(47318)
- 部(41463)
- 创(41210)
- 发(40762)
- 重点(40628)
- 业(40295)
- 课题(40056)
- 创新(37741)
- 制(36693)
- 国家社会(36642)
- 期刊
- 济(152159)
- 经济(152159)
- 研究(86449)
- 农(62225)
- 中国(59762)
- 管理(48329)
- 财(48193)
- 农业(41552)
- 学报(40302)
- 科学(39814)
- 大学(32460)
- 业经(32357)
- 融(32247)
- 金融(32247)
- 学学(31131)
- 技术(29594)
- 教育(28699)
- 财经(23539)
- 经济研究(22480)
- 业(21485)
- 问题(20830)
- 经(20245)
- 技术经济(17737)
- 统计(15854)
- 商业(15836)
- 农村(15233)
- 村(15233)
- 策(14772)
- 世界(14765)
- 现代(14667)
共检索到45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按类别划分,我国农业经营大致有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三大模式。三大模式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即经营规模、集约水平受到一定制约。破解这一难题,须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要求,运用好国家给予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培育工农联盟的基于全产业链的新型经营主体,组建跨村镇的大型农业专业化公司。横跨多领域、具有工农联合特征的企业集团可以延伸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使传统的农民种养殖业者作为集团的一员,共同分享全产业链的利润分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翁贞林 阮华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加剧,小规模、分散化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困境显得尤其紧迫。分析了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缺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模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因地制宜、政府有力推动、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法律保障等经验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丽
传统金融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供给曲线的"尾部",较难通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同时网络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点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因而网络融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本文以"麦克米伦缺口"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网络环境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众筹融资模式、电商小贷融资模式和点对点融资模式,以创新手段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雨舟 王文华 赵丽锦
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是完善乡村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核心资产抵押、信用数据匮乏、民间众筹渠道不规范,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信息壁垒等原因,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时普遍存在“惜贷”现象。这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规模和科技创新时,往往有被金融抑制的无力感。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等技术,可以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土地资产,健全农村征信体系,规范互联网融资监管,打破供应链信息圈壁垒,进一步推动乡村普惠金融的建设。文章研究了在普惠金融体系下,基于区块链技术,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四大应用路径:即搭建农村土地经营权信息平台,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数据,打造点对点农业众筹系统,创新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商建初 孙卫芳
超市农业是以超市为载体和平台 ,以品牌的形式进入现代超市连锁销售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它的发展 ,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确超市农业的概念 ,分析超市农业发展的特点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 ,尤其是传统农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明 王余丁 张瑞涛 王俊芹
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探索以P2P网络贷款、众筹、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明明 王余丁 张瑞涛 王俊芹
互联网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融资视角,探索以P2P网络贷款、众筹、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融资模式,为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模式 互联网金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但融资难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拓展了资金供给新渠道,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对我国农业发展支持的不足。融资模式创新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需求,互联网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有利于两者协同发展。P2P信贷融资、基于大数据小额贷款融资、众筹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模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创新具有内在契合性,而完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经营者金融与诚信意识、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等举措是其融资模式创新的有力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涛
本文认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农业规模化经营体系,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中国综合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是围绕生产力的发展而展开。本文论述了在中国综合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农业规模化经营初步已经具备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农业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规模化经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李先德 张长水
因合作模式与机制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理想。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茶产业为案例,使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获取数据,采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安溪四类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模式选择成因。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合作通过稳定茶叶原料数量和品质的供应,可减少市场端和供应端的交易费用来获得稳定收益;企业负责人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更有效,可实现多方共赢;产业基础、发展定位和资源基础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模式的选择,导致一地多模式现象;有效监督机制是保证其与农户长期合作共赢的关键;选择合适模式和机制与农民合作,可助其有效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茜 王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农业环境管理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7—2014年重庆市37个区县(除渝中区)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第三方主导"的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构建对农业环境管理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进一步验证不同模式下两者关系的作用效果,结果发现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环境管理的正向影响被削弱,而在"市场主导"型、"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剑英
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农业融资担保的相关文献,以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样本,剖析了融资担保模式及其运行特征,认为融资担保能够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物缺失等问题,农户间专业合作和农业产业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的切入点。文章揭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融资担保平台、开发与创新动产融资担保产品与业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融资 融资担保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闵继胜 孔祥智
为突破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传统经营模式的困境,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实施差异化、品牌化、集约化和多功能战略,走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之路,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和保险制度等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应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助推新型经营主体的模式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洪波
在农业规模化进程中,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利用保监会2014年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各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更为强烈,但其多样化、高保障的保险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