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90)
- 2023(19513)
- 2022(16666)
- 2021(15746)
- 2020(13312)
- 2019(30504)
- 2018(30692)
- 2017(59068)
- 2016(32386)
- 2015(36908)
- 2014(36852)
- 2013(35973)
- 2012(33033)
- 2011(29930)
- 2010(30583)
- 2009(28361)
- 2008(27911)
- 2007(25181)
- 2006(22628)
- 2005(20218)
- 学科
- 济(128341)
- 经济(128174)
- 业(96418)
- 管理(94510)
- 企(74098)
- 企业(74098)
- 方法(54170)
- 农(51387)
- 数学(46904)
- 数学方法(46137)
- 中国(37310)
- 农业(33990)
- 财(33206)
- 业经(32199)
- 制(30253)
- 地方(28028)
- 学(26774)
- 技术(23620)
- 贸(22570)
- 贸易(22552)
- 银(22352)
- 银行(22300)
- 理论(21925)
- 易(21872)
- 行(21309)
- 体(21017)
- 融(20045)
- 金融(20036)
- 环境(19458)
- 和(19375)
- 机构
- 学院(457903)
- 大学(456949)
- 济(181819)
- 管理(178884)
- 经济(177652)
- 理学(153480)
- 研究(153226)
- 理学院(151748)
- 管理学(148876)
- 管理学院(148030)
- 中国(118687)
- 京(99992)
- 科学(94476)
- 财(86565)
- 农(85469)
- 所(77317)
- 业大(71369)
- 中心(70815)
- 江(70609)
- 研究所(69650)
- 财经(67392)
- 农业(65829)
- 北京(63686)
- 经(61047)
- 范(60782)
- 师范(60234)
- 州(56645)
- 院(55372)
- 经济学(53474)
- 财经大学(49552)
- 基金
- 项目(303492)
- 科学(238081)
- 研究(224623)
- 基金(217629)
- 家(189106)
- 国家(187451)
- 科学基金(160816)
- 社会(140230)
- 社会科(132544)
- 社会科学(132506)
- 省(119875)
- 基金项目(115162)
- 自然(103661)
- 教育(103327)
- 自然科(101186)
- 自然科学(101159)
- 划(100219)
- 自然科学基金(99336)
- 编号(93620)
- 资助(89508)
- 成果(76807)
- 重点(67720)
- 部(66576)
- 发(64997)
- 课题(64880)
- 创(64608)
- 创新(59888)
- 科研(57104)
- 制(56978)
- 国家社会(56797)
- 期刊
- 济(210021)
- 经济(210021)
- 研究(137742)
- 中国(98188)
- 农(82542)
- 学报(71961)
- 管理(66937)
- 科学(66328)
- 财(66147)
- 教育(55781)
- 大学(55544)
- 农业(55487)
- 学学(52079)
- 融(45277)
- 金融(45277)
- 技术(41761)
- 业经(37972)
- 财经(32504)
- 经济研究(31195)
- 问题(28642)
- 业(28182)
- 经(27767)
- 图书(23301)
- 版(22811)
- 科技(22687)
- 技术经济(22647)
- 理论(21839)
- 现代(20890)
- 统计(20769)
- 商业(19959)
共检索到697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段振文 张雪莲
一、导言(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008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2012年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农业经营模式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营模式是以一定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形式。新中国成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利 李淑英 姚砚武 王尚德 何文华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为例,系统分析了该村农业发展路径。认为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可建立三条循环路径:一是围绕沼气处理的"猪+沼+菜(果、鱼)"循环路径;二是围绕堆肥、有机肥的"植株残体+有机肥+农田"循环路径;三是采用生态猪场的"猪+垫料+肥"、"猪+菌+猪"循环路径。并在对西柏店村农业循环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发展循环农业的建议:首先是加强对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尤其是要降低资源循环利用成本技术,突破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其次是发挥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加大循环农业关键设施的财政支持;第三是加强对循环农业的产业组织创新,采用现代大农业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农民...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实证分析 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至凤 姜广辉 何新 曲衍波 张翠玉
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对二者的综合分析可更好地考察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特点。基于分形理论,在总体与部分两个层次上对2004—2012年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空间结构合理优化及空间形态稳定性提高相关对策。研究表明,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和形态分形特征显著。全区尺度上,聚集维数、关联维数随时间变化而减小,形态维数值持续增大,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呈聚集发展态势,空间结构自组织不断优化,但形状特征日趋复杂,稳定性降低;分乡镇尺度上,部分乡镇存在空间结构松散、关联性较弱等问题。未来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永华 张凤荣 吕昌河
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强度不仅反映了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2003年的116个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大城市郊区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预期收益不同,农户在各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数量、质量、物质投入水平和组合结构具有很大差异。在劳动力质量和数量投入方面,根据建立的劳动力质量投入模型进行计算,平谷区农户劳动力质量投入水平非农产业要高于农业产业,经济作物要高于大田作物,具体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非农产业、其他经济作物、畜牧业、菜地、果园、大田作物,同时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在农业内部从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转移的趋势明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柏青 李勇军
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都市创意农业发展有助于我国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助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避免乡村的衰败。为此,在"创意+"农业产业链再造的情况下,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其创意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认为北京创意农业属于政府和市场双向驱动型创新模式,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创意园、示范区、农场、展会等实践形态,需要通过调控-引导机制、平台搭建和评价机制、创新和协同发展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品牌与产权保护机制予以落实。
关键词:
创意农业 创新驱动 都市农业 模式 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尹雪青
随着国家“三农”工作重心从扶贫转向乡村振兴,北京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劳动力、科技、土地以及资金等资源趋于集约化运作,分散小农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种业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业态。商业银行如何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重点领域企业提供高度契合的金融服务,
关键词:
金融服务创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北京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吉福
当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都市为应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压力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双重需要,必须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笔者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探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为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艳芳 许月卿 田媛 郭洪峰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1993年、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从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和类型转换三个角度对平谷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5年来,平谷区耕地面积锐减,园地面积大幅增加,城乡建设用地逐年增加;②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和方向在不同地貌分区存在明显差异,山区、半山区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政策影响,耕地流失最严重,主要转为园地和林地,而在平原区,主要是建设占用导致耕地减少;从山区、半山区到平原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量依次增大;③在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上,主要表现为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林地转为园地,以及草地转为林地;园地的增加主要来自农业结构调整,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健康 PSR模型 平谷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王静 崔丽 邵晓梅 张凤荣
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案例区,区别以往基于行政单元和统计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图、土壤图、农用地分等相关数据,构建基于多元数据集成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平谷区的农用地为评价单元,进行农用地集约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比状况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地形和灌溉等自然本底是影响农用地集约度的基础条件;②平谷区农用地集约度主要处于比较集约和基本集约的水平,具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平原和半山区的农用地集约度高于山区。构建基于多元数据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奉婷 张凤荣 郭俊梅 李灿 曲衍波
为进一步为北京市耕地保护补偿实践提供实证依据,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与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测算区域耕地地块发展概率,据此进行耕地发展概率分区;选取区域征地补偿中的安置补助费作为参照标准测算耕地保护主体机会成本损失;最终由不同的耕地发展概率修正得到全区耕地保护补偿值。基于发展概率差别化测算平谷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结果在空间上具有由中心城区向远郊不断降低趋势,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差额化耕地保护补偿既弥补了种地农户机会成本损失,解决了土地规划与征收所带来的农地发展机会不均问题,又强化其耕地保护意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茜宇 张占录 华逸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都市郊区耕地保护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耕地保护缺乏经济补偿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分析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设立和配置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路径。研究表明:1土地发展权基于公平的理念,因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而产生;2土地发展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一个与土地用途管制相补充的经济补偿机制;3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需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根据相关指标确定土地发展权的初始数量;4土地发展权对耕地保护的实现路径主要体现为市场交易和政府购买。基于此,政府应通过法律、规划监管的完善和耕地保护基金的设立来构建基于土地发展权的耕地保护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为探讨平谷区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地形信息,对平谷区土地利用变化在各地形因子分级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平谷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园地和林地为主,1993—2008年的15年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和交通用地面积明显增加;2)平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差异明显。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转化主要发生在0~300m高程带和小于15°的坡度带,林地与草地的互转主要发生在高程300~800m、坡度大于8°的阳坡与半阳坡;园地与草地的转化主要...
关键词:
土地利用 DEM 高程 坡度 坡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葛畅 刘慧琳 聂超甲 沈强 张世文
为揭示区域土壤肥力空间变异与影响因素及其随尺度变化的特征,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研究区,选择全区(L)、西部三镇(M)及三镇加密采样(S)三种尺度,以加权和法计算得到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作为土壤肥力的表征,并结合变异函数与地理加权回归(GWR)等方法,分析IFI空间变异特征、各评价指标对土壤肥力贡献程度及其尺度效应,探究不同尺度土壤肥力影响因素作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下土壤各指标差异明显,而三种尺度下IFI均在0.61左右,不同尺度间IFI变异度变化与其他各指标均不相同;IFI空间变异性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IFI块基比随着尺度的减小而增加,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L尺度表现为强空间相关性,M尺度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S尺度表现为弱空间相关性;不同尺度下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对IFI的贡献程度不同,L到M尺度各养分系数有所降低,M到S尺度各养分系数变化范围略有增加,单一指标对IFI的作用会受到其他指标的影响。土壤亚类、母质等因素对IFI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随着尺度的降低各因素对IFI的影响作用总体上呈减弱的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平谷区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及其随尺度的变化特征,为不同尺度下区域土壤肥力评价、空间格局分析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秋月 姜广辉 张瑞娟
[目的]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和深化,以补充耕地面积为核心的单目标土地整治已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地域功能在土地整治中的引导作用愈发重要。[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结合平谷区乡村地域特色,拟从经济生产、生活消费、生态保育、社会保障四大功能角度出发,构建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275个乡村地域单元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根据乡村地域功能和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经济生产型综合整治区、生活消费型土地整治区、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区和社会保障型综合整治区。[结论]在明确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现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体系探索了乡村土地整治方向和发展路径:经济生产型综合整治区应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产业基地;生活消费型土地整治区应适度开发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发展以山水游览、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区应以水源保护和生态养护为前提,扩展林果业生产规模,促进经济、生态共同发展;社会保障型综合整治区应大力开展村内旧宅基地、闲散地、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和环境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由于乡村地域功能处在变化的动态之中,各评价指标也随之变化,因此各乡村的发展路径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格局与时空变化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中国土地发展权的经济分析与配置设计——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北京市农产品配送模式创新研究
北京山区果园生态系统气体调节服务及其经济价值估算——以北京市平谷区果园为例
沼气生产成本收益与产业发展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沼气站为例
基于目标模式的省区部门碳配额分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山区果园生态系统消解畜禽粪便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果园为例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与模式选择——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山区果园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估算——以北京市平谷区果园为例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