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7)
- 2023(15539)
- 2022(12894)
- 2021(11899)
- 2020(9881)
- 2019(22043)
- 2018(22010)
- 2017(42295)
- 2016(23144)
- 2015(26013)
- 2014(26216)
- 2013(26155)
- 2012(24745)
- 2011(22514)
- 2010(23330)
- 2009(22274)
- 2008(22489)
- 2007(20831)
- 2006(19155)
- 2005(17856)
- 学科
- 济(104653)
- 经济(104490)
- 业(96763)
- 管理(79552)
- 企(77568)
- 企业(77568)
- 农(48793)
- 方法(37162)
- 业经(34017)
- 中国(33071)
- 财(32738)
- 农业(32529)
- 数学(28404)
- 数学方法(28175)
- 制(27580)
- 地方(24081)
- 务(21451)
- 财务(21420)
- 财务管理(21380)
- 技术(20541)
- 企业财务(20252)
- 银(19614)
- 银行(19587)
- 体(19471)
- 行(18994)
- 贸(18978)
- 贸易(18960)
- 易(18430)
- 策(18362)
- 融(18038)
- 机构
- 学院(348971)
- 大学(343148)
- 济(150266)
- 经济(147197)
- 管理(134582)
- 研究(120897)
- 理学(113727)
- 理学院(112532)
- 管理学(111014)
- 管理学院(110379)
- 中国(96848)
- 财(74043)
- 京(73731)
- 科学(69963)
- 农(69541)
- 所(62189)
- 江(57212)
- 财经(56601)
- 中心(55265)
- 研究所(55205)
- 农业(53170)
- 业大(52000)
- 经(51040)
- 北京(46992)
- 经济学(44920)
- 州(44910)
- 范(44347)
- 师范(43950)
- 院(42675)
- 财经大学(41122)
- 基金
- 项目(215509)
- 科学(170732)
- 研究(163776)
- 基金(154844)
- 家(133195)
- 国家(131827)
- 科学基金(113198)
- 社会(105618)
- 社会科(99781)
- 社会科学(99756)
- 省(86654)
- 基金项目(81695)
- 教育(73269)
- 划(71101)
- 自然(69384)
- 自然科(67719)
- 自然科学(67697)
- 编号(67465)
- 自然科学基金(66529)
- 资助(62064)
- 成果(55945)
- 发(51638)
- 部(48464)
- 重点(48256)
- 创(47694)
- 课题(47090)
- 制(45654)
- 业(44671)
- 创新(43961)
- 国家社会(43338)
- 期刊
- 济(185999)
- 经济(185999)
- 研究(109717)
- 中国(78897)
- 农(70450)
- 财(58969)
- 管理(54297)
- 学报(49817)
- 科学(49406)
- 农业(47155)
- 融(41304)
- 金融(41304)
- 大学(39323)
- 学学(37244)
- 教育(36748)
- 业经(35207)
- 技术(31234)
- 财经(28760)
- 经济研究(26991)
- 问题(25199)
- 经(24760)
- 业(24529)
- 技术经济(19298)
- 贸(18582)
- 世界(18423)
- 版(17316)
- 现代(17168)
- 商业(17005)
- 科技(16828)
- 经济问题(16544)
共检索到558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忠 李同升 李慧栋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起步、提高和发展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其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策作用力、市场推动力和技术扩散的驱动力。从长远来看,技术扩散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政策作用力将逐渐弱化,其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创建公共平台和投资于公益性技术上。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动力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黄仁
为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从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都在致力把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地向农业领域转移,通过创办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实践证明,这是较快地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一条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饶华敏
我国粮食、 环境及资源问题的突显, 使得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 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文章从投资情况、 经营效益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等 3 个方面对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管理模式及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管理、 农业产业化发展、 人才引进与培养、 市场化体系建设六大方面存在的问题, 构建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 省内一流、 国内领先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 提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立体农业、 延伸园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饶华敏
我国存在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及资源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面临极大的挑战,故向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向转变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园区对于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文章从投资情况、经营效益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经营主体培育现状等3个方面对六盘水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管理模式及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资金管理、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市场化体系建设等6方面存在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出具有六盘水特色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思路,提出发展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及立体农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洁
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对大陆在加入WTO之后如何推动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了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运作机制加以分析。
关键词:
台湾农业合作社 现状 运作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强
创办环保科技园区是台湾顺应全球循环经济潮流,追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台湾的环保科技园区既借鉴了欧美生态工业园区的经验,又考虑了自身的发展现状与需要,具有台湾特色。园区发展最终能否达到创办的初衷,因受制于多种因素而有待观察。
关键词:
台湾 环保科技园区 现状 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继为 高鹏怀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园区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文章在廓清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以河北省为案例从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主导产业三个维度检视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从功能视角研判发展问题,并从理念行动、科技行动、政策供给行动构建未来行动框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在空间上呈现非均衡分布态势,形成明显集聚带;组织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主,运行模式多元并存,空间模式功能区划分明显;主导产业以复合型模式为主,存在过于追求示范效应的功能错位问题和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的功能不彰问题。未来应以新发展理念明确建设逻辑,以资源集聚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以有效政策供给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子建 吴永常 陈学渊
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成果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仍旧是“三农”领域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演变历程、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剖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致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过渡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高质推进阶段,但仍未充分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而农业科技成果供需错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服务平台缺乏、科研项目支持方式不合理是导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顶层设计、政策引领、思想意识、平台载体4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提升路径,以期为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而加快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提供可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红 王爱玲 周连第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历程、六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设现状,总结归纳了三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最后提出加快构建北京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现代农业 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实践结果看,发展现代化、科技型、规范化的农业科技园区,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帆 杨尧
农业科技园区和基地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 ,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及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 ,在引进和开发国内外优质品种与先进技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带动农民致富及展示和辐射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并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本文拟以珠海市农科中心的成功经验为例 ,对其中的外向型高新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和经营管理体制等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伟
农业科技园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集成运用当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生产设施,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进行试验、示范和生产,对农业生产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系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集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密集区。以1994年科技部批复设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开始,我国真正农业科技园出现只有1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伴随农业科技园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源。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生态旅游成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将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深度挖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完善科技园的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发挥出其旅游经济价值;同时利用农业科技园发展生态旅游,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伴随农业科技园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资源。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生态旅游成为现代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将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深度挖掘农业科技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完善科技园的科学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发挥出其旅游经济价值;同时利用农业科技园发展生态旅游,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生态旅游 农业旅游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