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8)
- 2023(14039)
- 2022(11803)
- 2021(10862)
- 2020(9303)
- 2019(21214)
- 2018(20946)
- 2017(42058)
- 2016(22756)
- 2015(25603)
- 2014(25596)
- 2013(25758)
- 2012(24047)
- 2011(21765)
- 2010(22228)
- 2009(21423)
- 2008(21878)
- 2007(20221)
- 2006(18190)
- 2005(16426)
- 学科
- 济(102925)
- 经济(102800)
- 业(96498)
- 企(77798)
- 企业(77798)
- 管理(77547)
- 农(48099)
- 方法(45357)
- 数学(36892)
- 数学方法(36558)
- 财(32477)
- 业经(31974)
- 农业(31558)
- 中国(26919)
- 制(23971)
- 务(21853)
- 财务(21823)
- 财务管理(21785)
- 贸(20826)
- 贸易(20817)
- 企业财务(20598)
- 易(20306)
- 策(20030)
- 技术(18894)
- 地方(17865)
- 银(17126)
- 银行(17102)
- 和(17091)
- 体(16739)
- 划(16410)
- 机构
- 学院(342845)
- 大学(335535)
- 济(151869)
- 经济(148946)
- 管理(138045)
- 理学(118044)
- 理学院(116956)
- 管理学(115442)
- 管理学院(114812)
- 研究(109902)
- 中国(89306)
- 财(72863)
- 京(69107)
- 农(66858)
- 科学(63009)
- 财经(57095)
- 所(55730)
- 江(53971)
- 中心(52009)
- 经(51603)
- 农业(51384)
- 业大(50627)
- 研究所(49637)
- 经济学(45928)
- 北京(43359)
- 州(42185)
- 经济学院(41796)
- 财经大学(41544)
- 范(40464)
- 师范(40150)
- 基金
- 项目(214103)
- 科学(170249)
- 研究(161364)
- 基金(156383)
- 家(133410)
- 国家(132113)
- 科学基金(114785)
- 社会(104857)
- 社会科(99266)
- 社会科学(99238)
- 省(84895)
- 基金项目(82433)
- 教育(72592)
- 自然(71717)
- 自然科(70031)
- 自然科学(70011)
- 划(69430)
- 自然科学基金(68829)
- 编号(66863)
- 资助(63732)
- 成果(53830)
- 部(48816)
- 发(47464)
- 重点(47116)
- 创(46771)
- 课题(44732)
- 业(44412)
- 创新(43086)
- 国家社会(42931)
- 制(42055)
- 期刊
- 济(176961)
- 经济(176961)
- 研究(102241)
- 农(67116)
- 中国(63932)
- 财(58038)
- 管理(51856)
- 学报(45975)
- 科学(45514)
- 农业(44835)
- 融(39142)
- 金融(39142)
- 大学(36026)
- 业经(34452)
- 学学(34411)
- 技术(30034)
- 财经(28609)
- 教育(28555)
- 经济研究(26984)
- 经(24640)
- 问题(24383)
- 业(23722)
- 技术经济(20003)
- 贸(19014)
- 世界(17698)
- 商业(17674)
- 现代(16862)
- 理论(16517)
- 统计(16396)
- 版(16109)
共检索到52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锦鹏
我国农业直补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达到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物价水平这四大政策目标。本文利用成本曲线、供求曲线和现实状况的综合分析表明:农业直补政策体现了较强的政治效应,在稳定农产品供给和稳定物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促进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效应并不明显;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其效果好坏与补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应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并有限度地利用农业直补政策,加大实施"绿箱政策"。
关键词:
农业直补 农产品供给 农民增收 价格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书秦 韩冬梅 林煜 胡浚哲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推进农业碳减排,并将农业减排纳入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十四五"期间降低污染减排总成本、提升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总体发展质量的可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农业持续减排、推进"碳达峰"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建议在政策层面将农业纳入碳减排交易范围,推进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优先选择部分发达地区在部分行业开展试点,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持续减排。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交易 农业减排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阳
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 ,是我国农业科研工 作的根本任务。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体制也亟待创新。本文测 算了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密集度 ,并对有关农业科研投入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 论探讨 ,提出了若干新的政策设想。
关键词:
农业科技革命 科研投资密集度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方松海
"十二五"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农业将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既有来自市场、投入、科技、体制等方面的难得机遇,更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传统比较优势削弱、农业产业安全隐患增加等严峻挑战。未来五年,农业发展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确立"大粮食"的宽口径支持思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
农业形势 农业发展趋势 政策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波峰。随着今后采取从紧货币政策措施,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经济增长和就业受到的冲击不容忽视。在工资高增长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在就业优先的原则下,一系列经济政策既要保持经济在高位上平稳运行,又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并逐步改善劳动者的保护,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郝红梅
外商投资我国农业的现状和政策建议郝红梅(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农业一直是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产业之一。在1995年制定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农、林、牧、渔业及相关的工业被列为鼓励类产业的第一位,除对珍贵树种原木加工出口、近海及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朋 范丽萍
自2003年欧盟委员会将农业补贴形式改为以脱钩式为主的直补以来,欧盟的农业直补政策逐步完善。在经过2009年和2013年两次重大改革后,其政策措施更具针对性、公平性和战略性,对当前中国财政金融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欧盟 农业直补 政策解析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玲 刘艺卓
阿根廷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农产品的第四大进口来源国。近年来,中阿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密切。为准确把握阿根廷的农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支持,本文重点就阿根廷的农业生产、贸易和关税政策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阿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阿根廷 生产 贸易 政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鸣 张哲晰
加快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农业力量不断引发各界的关注和思考。围绕"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要充分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耕地数量质量压力较大、要素减量增效有待加强、科技创新潜力仍需释放、生产经营方式需要转型、相关制度规范亟待健全等重点问题,在思路上,统筹考虑供给安全和减排效果、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在具体措施上,通过提高耕地质量、推动要素减量增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低碳科技供给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部门区域协同、加速形成农业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举措,从要素、产业、制度层面综合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明梅
我国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业做为弱质产业,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得到政府扶持。对我国而言,农业的这种弱质性更为复杂: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生产者素质较低,经济形态表现为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很不完善,等等。这意味着,我国农业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与保护。长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恒洋 刘苏社 张俊峰 邱国军 蔡平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指明了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抓住现代农业建设的重点,完善和加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明
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面临着上新台阶的战略性任务,而建立新的农业资金运行机制,缓和农业资金的供求矛盾,必然会成为今后解决农业资金问题、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侧重就当前这方面的现实问题和对策思路作些研究,以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法 苏明 李文 张岩松 蒋协新 杨德瑞 杨鹏云
农业保护是一种政策行为,旨在促使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或增进农业部门福利而制定和执行的一整套政策体系。鉴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也很少有欠发达国家是完全靠市场来指导它的农产品生产和分配供应的,各国都有一套详细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政策万宝瑞一、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现状(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回顾1979年以来,中国粮食及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这六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33.6%,年均递增4.9%。同时,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