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25)
- 2023(14560)
- 2022(12059)
- 2021(11089)
- 2020(9179)
- 2019(20807)
- 2018(20687)
- 2017(40331)
- 2016(21419)
- 2015(24325)
- 2014(24191)
- 2013(24437)
- 2012(23120)
- 2011(21126)
- 2010(21949)
- 2009(20776)
- 2008(20563)
- 2007(18802)
- 2006(17487)
- 2005(16316)
- 学科
- 济(120109)
- 经济(119982)
- 业(88773)
- 企(70103)
- 企业(70103)
- 管理(68669)
- 农(47675)
- 方法(39525)
- 业经(33591)
- 中国(32815)
- 农业(31773)
- 数学(31072)
- 数学方法(30951)
- 财(28964)
- 地方(28262)
- 制(23212)
- 贸(22611)
- 贸易(22594)
- 易(21967)
- 技术(19781)
- 务(18131)
- 财务(18113)
- 财务管理(18084)
- 策(17801)
- 银(17566)
- 体(17563)
- 银行(17553)
- 行(17156)
- 和(17077)
- 企业财务(17049)
- 机构
- 学院(325413)
- 大学(315481)
- 济(155355)
- 经济(152606)
- 管理(126226)
- 研究(111343)
- 理学(106409)
- 理学院(105380)
- 管理学(104335)
- 管理学院(103726)
- 中国(90271)
- 财(70900)
- 京(66060)
- 科学(59780)
- 农(59231)
- 所(55631)
- 财经(54900)
- 江(52144)
- 中心(50336)
- 经(49536)
- 研究所(49059)
- 经济学(48003)
- 农业(44667)
- 业大(44281)
- 经济学院(43131)
- 北京(42300)
- 州(41030)
- 范(39859)
- 财经大学(39689)
- 师范(39589)
- 基金
- 项目(194953)
- 科学(155085)
- 研究(152299)
- 基金(140340)
- 家(118443)
- 国家(117214)
- 科学基金(101757)
- 社会(100971)
- 社会科(95559)
- 社会科学(95536)
- 省(78392)
- 基金项目(73879)
- 教育(68305)
- 编号(63149)
- 划(62533)
- 自然(59275)
- 自然科(57862)
- 自然科学(57848)
- 自然科学基金(56846)
- 资助(56328)
- 成果(50807)
- 发(48585)
- 部(44356)
- 课题(43571)
- 重点(43025)
- 创(43007)
- 国家社会(41985)
- 发展(40971)
- 业(40704)
- 展(40326)
- 期刊
- 济(193488)
- 经济(193488)
- 研究(106177)
- 中国(70271)
- 农(61086)
- 财(55049)
- 管理(51008)
- 农业(40822)
- 科学(40426)
- 融(39089)
- 金融(39089)
- 学报(38860)
- 业经(34832)
- 教育(32555)
- 技术(32386)
- 大学(31885)
- 学学(30259)
- 经济研究(30031)
- 财经(28453)
- 问题(26155)
- 经(24733)
- 贸(21324)
- 业(21293)
- 技术经济(20459)
- 世界(19699)
- 国际(18732)
- 经济问题(17077)
- 商业(17071)
- 现代(16303)
- 农村(16006)
共检索到525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光豪
我国农业从1985年开始的大滑坡以来,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就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困境。这一农业局势的形成,固然与我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面前,头脑发热,过于盲目乐观地估计了农业的生产能力,认为农业生产已经过关,国家无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晓河
用长远的观点看,要使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务农者能获得与务工者同样的收入。只有如此,农民才会有务农的兴趣。采取何种途径能让农业生产者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呢?一种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增加农业的收益。从短期看,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全必要也十分合理。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我国要搞市场经济并同国际市场接轨,农产品价格必然要提高,并会自动向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靠近。很显然,这可增加务农者的收入。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雄有
本文透过我国海外企业的现状,阐述发展海外企业的紧迫性,认为发展我国海外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改革海外企业的内外部管理体制,以适应国外自由市场经济要求。作者据此提出了改革驻外人员的审批制度。任期制度、晋升制度和工资制度;完善和加强董事会制度等项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健 王德贵
农业的出路在于开拓市场王健,王德贵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粮食、畜牧、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等产业和农民人均收入等指标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农村实际的整体产出功能还远未发挥出来,发展的潜力相当大。目前,制约这些潜力发挥的因素很多,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魁臣
九十年代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应完成三重转换:一是从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二是从内向型经济格局转向外向型经济格局;三是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运行机制转向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三重转换,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正初
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集体经济郭正初(湖南省岳阳市农经委)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的公共公益事业需要较大的发展,而目前大部分农民的的承受能力与所需巨额投入不相适应。这是当前减轻农民负担遇到的难题,加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解决这一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飚 彭珂珊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完成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作者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优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晓旭
低碳农业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现代农业,发展低碳农业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要求。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诉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国际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低碳农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必须建构低碳农业的发展模式,并对低碳农业发展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农业污染 节能减排 碳交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多淑金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在运行中出现理论研究滞后、运行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应积极加以解决,以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书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变化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及中西部少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改善与提高。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相比,近年来已经显示出脆弱和发展滞后的迹象。与高通货膨胀率相伴随的农副产品价格的较高涨幅,国际上由莱斯特·布朗挑起的“21世纪谁来养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虎 戴艺昕
不论是为了提升区域比较优势,还是为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抑或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都已是大势所趋。但基于现代农业视角来看,目前部分地区在农业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专业化发展方向模糊、经营规模较小、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以及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困境。对此,为了加速农业专业化发展,各地区还需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明确农业专业化发展方向;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发展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投入力度,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段学军
文章认为,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面临5个主要问题:(1)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2)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限制农业的发展空间;(3)城乡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改革缓慢;(4)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5)农户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文章提出,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转变农业现代化战略重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三是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四是强化农业经济组织创新,重塑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五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六是明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伟兵
长期以来,国内的主导观点是加速城市化进程来解决农民问题。笔者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另一条道路,即发展农业来解决农民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超大人口规模的国情决定了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锁定在单一的城市化路径上,农业发展与推进城市化,两者应相辅相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下,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生态农业、富民产业。为此,需要全面构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扩大就业、带动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的功能;需要高度认识农业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走有序城市化道路,构建城乡二元协调共生的新格局,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民问题 城市化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文兴
80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1985年以后,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究其原因是8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选柽了一条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增加物质投入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中心的道路。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有两大主要目标,一是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登上5千亿公斤的新台阶,二是农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要完成这两项任务,并为下个世纪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国国情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业发展必须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出路在于发展以提高农业综合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