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16)
2023(14742)
2022(12324)
2021(11516)
2020(9730)
2019(22247)
2018(22220)
2017(43128)
2016(23856)
2015(26935)
2014(27290)
2013(27059)
2012(25085)
2011(22667)
2010(23354)
2009(22375)
2008(22877)
2007(21166)
2006(19045)
2005(17408)
作者
(69216)
(58090)
(57817)
(55372)
(36889)
(27797)
(26415)
(22563)
(21808)
(21055)
(19637)
(19342)
(18725)
(18490)
(18055)
(17793)
(17607)
(17004)
(16921)
(16825)
(14577)
(14503)
(14207)
(13247)
(13216)
(13144)
(13079)
(13053)
(11801)
(11785)
学科
(102751)
经济(102607)
(96324)
管理(78884)
(78216)
企业(78216)
(48551)
方法(43838)
数学(34709)
数学方法(34432)
业经(33372)
(32570)
农业(31959)
中国(28257)
(27025)
(21675)
财务(21646)
财务管理(21593)
企业财务(20369)
(19654)
贸易(19642)
(19333)
技术(19249)
(19127)
(18443)
理论(18171)
(18033)
地方(17937)
(17928)
银行(17892)
机构
学院(353401)
大学(345699)
(149631)
经济(146535)
管理(137665)
理学(116461)
理学院(115312)
研究(114371)
管理学(113784)
管理学院(113117)
中国(93214)
(73627)
(73012)
(69586)
科学(66764)
(58759)
(57843)
财经(56682)
中心(53894)
农业(53397)
业大(52698)
研究所(52115)
(51082)
北京(46384)
(45381)
经济学(44747)
(43858)
师范(43454)
财经大学(41048)
经济学院(40569)
基金
项目(215901)
科学(169537)
研究(165018)
基金(153891)
(131699)
国家(130358)
科学基金(111851)
社会(104460)
社会科(98550)
社会科学(98517)
(87248)
基金项目(81297)
教育(75643)
(70879)
编号(70320)
自然(68987)
自然科(67277)
自然科学(67258)
自然科学基金(66093)
资助(61926)
成果(57348)
(48434)
(48061)
重点(48032)
课题(47756)
(47425)
(44859)
创新(43632)
(43119)
(42831)
期刊
(181868)
经济(181868)
研究(107863)
中国(74327)
(69622)
(60530)
管理(53197)
学报(49674)
科学(47419)
农业(46299)
(38997)
金融(38997)
大学(38769)
教育(38769)
学学(36450)
业经(35547)
技术(33490)
财经(28666)
经济研究(26730)
问题(24848)
(24845)
(24807)
技术经济(20193)
(18716)
商业(18033)
(17596)
世界(17463)
现代(17367)
理论(16853)
经济问题(16500)
共检索到551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远东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我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小农生产的农户制生产组织制度框架与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德荣  
振兴现代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农业观”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振兴的思想基础,而“大食物观”则是“大农业观”的理论前提,组织进化是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振兴的生成逻辑。这种“进化”源于生产经营组织在协调资源、激活经营动力、优化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实践需要。对农业生产经营时间限制(季节性)和空间限制(土地依赖)的突破,是大农业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可见,大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是指组织规模“大”,而是指其在构建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具有“大”业域“、大”渗透“、大”作用;它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农业产业振兴的可靠保障。从现实生产经营运行来看,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三社一会”(合作社、信用社、供销社、科技或同业协会)为个体农户全面融入“大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契机,是在细碎化小农生产经营旧态中开创新局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可靠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玲  张云峰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随着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业发展国内外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家庭承包制度框架的约束、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要求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已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目标是达到农业经营组织的合理化,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主要表现为构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框架、实现农业市场化的组织基础、提供农业效率与效益的组织保障、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载体。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路径需要认清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模式和表现形式等关键问题,其中家庭承包制是组织创新的约束前提,生产经营者的自愿互利是组织创新的动力基础,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景生  王京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探讨赖景生王京安在经历了80年代初农村改革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中隐含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农业利益流失,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祖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组织形式,是建立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农业保险的效能和效率的基本前提。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对此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认为在进行农业保险组织形式的选择时,既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又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必须进行组织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海龙  
本文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并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其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纵向创新是通过完善和优化纵向产业链,从而泽低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并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横向创新是通过合理的方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要素规模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收益。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更加注重各经营主体之间要素的融合。安徽等地探索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它既注重交易费用的降低,更注重生产要素的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静  张晓莉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农户、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兵团团场属于国有农场,具有农用土地国有制、生产经营高度统一、承包职工身份双重等特性,特殊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兵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农业规模效应突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领先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高等四个方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远东  
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中国农村经济已逐步步入以专业化、分工合作、竞争为标志的现代经济运作机制,以家庭为单元的生产组织制度同现代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不论是农户制下的家庭承包制,还是当前大力推广的农户制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农场制是取代农户制的最佳方式,以农场制为基础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颖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对粮食生产造成一系列约束,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势在必行。粮食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途径是实行规模经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培育粮食专业生产者,构建稳健的粮食供给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元  田军华  
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我国近些年大力发展的由农户自发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但是在笔者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有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转为经营家庭农场的情况,并且很多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农户更愿意成立家庭农场。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构建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从组织关系、设立交易成本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调研案例,本文认为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家庭农场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更高的组织效率,家庭农场将会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中更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主要是为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现实中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此种转型。本文认为要充分发展两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必须构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生产-服务"协作模式,通过合作社内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加强政府对普通社员的帮扶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昌齐  
本文从邵阳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和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金融支持现状和金融需求新特点,探讨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融资担保平台和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农户视角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趋紧的情况下,劳动力输出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对发生了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前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明显大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存在替代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宛烝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从实践来看,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水平,着力点在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