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25)
2023(16908)
2022(14163)
2021(13162)
2020(11456)
2019(26122)
2018(26275)
2017(51159)
2016(27646)
2015(31298)
2014(31109)
2013(30889)
2012(28264)
2011(25431)
2010(25816)
2009(24544)
2008(24516)
2007(22265)
2006(19608)
2005(17474)
作者
(80709)
(67596)
(67540)
(64132)
(42738)
(32582)
(30579)
(26524)
(25324)
(24089)
(22775)
(22733)
(21576)
(21254)
(20840)
(20831)
(20283)
(19865)
(19665)
(19366)
(16788)
(16734)
(16675)
(15485)
(15195)
(15195)
(15071)
(14986)
(13727)
(13579)
学科
(120104)
经济(119967)
(104602)
管理(88823)
(85573)
企业(85573)
方法(57422)
(49144)
数学(48410)
数学方法(47693)
(35148)
业经(34254)
农业(32382)
中国(30237)
(25165)
(24218)
财务(24155)
财务管理(24113)
企业财务(22818)
(22147)
贸易(22134)
(21569)
技术(21232)
(20475)
地方(20256)
理论(19981)
(19595)
(18952)
(18390)
银行(18356)
机构
学院(407599)
大学(400002)
(170182)
经济(166806)
管理(163146)
理学(140713)
理学院(139320)
管理学(136829)
管理学院(136105)
研究(127791)
中国(101648)
(82918)
(79122)
科学(78159)
(77491)
(64595)
财经(63168)
业大(62611)
(62128)
中心(61158)
农业(60041)
研究所(58315)
(57209)
北京(51497)
经济学(51373)
(49103)
(49052)
师范(48607)
经济学院(46665)
财经大学(46362)
基金
项目(267666)
科学(212193)
基金(195541)
研究(194742)
(169801)
国家(168310)
科学基金(146093)
社会(124524)
社会科(117907)
社会科学(117871)
(106705)
基金项目(103550)
自然(95338)
自然科(93179)
自然科学(93157)
自然科学基金(91523)
教育(89550)
(88214)
资助(80263)
编号(79887)
成果(62847)
重点(60055)
(59336)
(57846)
(57656)
课题(53812)
创新(53393)
科研(51759)
国家社会(51309)
(50930)
期刊
(189659)
经济(189659)
研究(112702)
(75074)
中国(73235)
(63279)
管理(61265)
学报(59517)
科学(57625)
农业(50668)
大学(46138)
学学(44125)
技术(38706)
(38691)
金融(38691)
业经(36466)
教育(35727)
财经(31188)
经济研究(28797)
(27537)
(26787)
问题(26131)
技术经济(22866)
统计(21948)
(20263)
(19773)
商业(19638)
现代(18945)
(18820)
理论(18666)
共检索到595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大春  
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近10年来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总体分析,再对2009年我国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从时间角度来看,近1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总体情况比较好;从空间角度来看,2009年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差异较大,并且多个地区生产要素投入存在冗余,出现DEA非有效。其次,并对全国整体DEA有效,而各地区却存在DEA非有效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出几方面建议: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出、优化中央财政支农的投入领域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蕾  于成成  王敏  杜栋  
选取2009年、2013年、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环境变量中,提高城镇化水平、教育水平、工业化发展水平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而粮食播种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等指标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农业改革前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的提高,2009~2013年各省市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2013~2016年生产效率提升速度放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性工作之一。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03—2005年间一些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效率始终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对此应从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导向型农业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寻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邢小军  孙利娟  周德群  
文章选取部分国家作为样本,运用Malmquist-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虽然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并且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扩散效应,中国应继续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戚焦耳  郭贯成  陈永生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两步法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0.143,处于很低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低下;流转户(包括转出和转入)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都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且转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更为显著。因此,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政府要增加生产服务性投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效率;多创造农地流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转出土地,让其拥有最优比例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生产效率;鼓励种田能手转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戚焦耳  郭贯成  陈永生  
本文采用江苏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两步法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0.143,处于很低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低下;流转户(包括转出和转入)整体比无流转户效率高,转出土地和转入土地都有利于生产效率提高,且转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提高更为显著。因此,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政府要增加生产服务性投入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效率;多创造农地流转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转出土地,让其拥有最优比例的生产要素从而改善生产效率;鼓励种田能手转入土地以实现规模经营来进一步提高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郭喜伟  陈璐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辽宁省主要的14个城市农业生产投入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在一定程度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收入增加引起了农民的离农倾向,第二、三产业没有对农业起到拉动作用。当去除环境因素、随机因素这两个因素后发现,整体上纯技术效率升高,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都表现为下降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受规模效率影响较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我国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晓霞  曹洪军  焦勇  
科学评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三阶段DEA模型在测算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时会面临样本规模异质性问题,进而带来调整误差。本文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环境效应和运气差异两个角度出发,基于修正的三阶段DEA模型,改进投入冗余的测算方式,改进后的环境效益模型和运气差异模型所测算2000—2013年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更加科学、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效率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艳  齐振宏  黄炜虹  左志平  
基于安徽、江西、湖南、湖北4省937个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农户的生产效率,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4省农户的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效率水平普遍低下,其中江西省最低;金融服务、农技服务、机械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由于政府或村委会在维护与管理方面的缺陷,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农户的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此外,农户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对其生产效率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应该通过构建普惠性金融体系,向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农技服务,并关注机械服务质量,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鹰  郭耀辉  景晓卫  李晓  
[目的]有机农业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较为滞后。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影响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旨在提高该地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丰富区域视角下的有机农业生产研究。[方法]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4年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量化分析,识别环境变量对有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环境因素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促使农机、耕地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浩  
应用超效率模型测算了中原经济区2007—2016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而研究了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城市效率不高;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变化率的影响较大;城镇化水平、工业化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非农参与率具有正向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人均农业产值、农业产值比重也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农业财政支出力度则相反。因此针对上述结论,注重区域之间的要素流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运用,提升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潆文  张富刚  陈玉福  
进行农业生产效率综合评价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204国道样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四期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类指标,运用DEA模型方法开展了农业生产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区域农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1980年综合效率平均值最高,达0.9679,1990年最低,为0.9322;②除如皋市外,中部其他地区农业经济效率普遍较高,南部和北部地区农业综合效率变化幅度较大,农业综合效率的高低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因素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③灌南、滨海、东台3个地区农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屈秋实  王礼茂  王博  向宁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产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0—201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5国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区域内农业生产效率,并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其进行分解,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0—201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效率水平整体较低。(2)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特征,老挝一直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农业生产效率最低的国家。(3)中国云南、越南、缅甸和泰国效率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拉动,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提升的贡献程度由初期的小于生产规模,逐渐转变为大于生产规模。(4)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特征是自然因素和生产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气候水文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弱;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有限;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格局呈显著正向关联。通过剖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揭示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生产状况,也可为区域内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