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4)
- 2023(11191)
- 2022(9256)
- 2021(8651)
- 2020(7272)
- 2019(16238)
- 2018(16165)
- 2017(32359)
- 2016(17434)
- 2015(19496)
- 2014(19500)
- 2013(19632)
- 2012(18168)
- 2011(16321)
- 2010(17034)
- 2009(16529)
- 2008(16612)
- 2007(15306)
- 2006(14123)
- 2005(12881)
- 学科
- 业(87120)
- 济(77459)
- 经济(77358)
- 企(69161)
- 企业(69161)
- 管理(63631)
- 农(46345)
- 方法(30696)
- 农业(30587)
- 业经(29035)
- 财(26305)
- 数学(23186)
- 数学方法(22971)
- 中国(21948)
- 制(20591)
- 策(18832)
- 务(18142)
- 财务(18125)
- 财务管理(18106)
- 企业财务(17079)
- 技术(16801)
- 贸(15698)
- 贸易(15688)
- 易(15243)
- 体(14822)
- 划(13777)
- 和(13499)
- 银(13271)
- 银行(13267)
- 理论(13203)
- 机构
- 学院(261017)
- 大学(251707)
- 济(117959)
- 经济(115695)
- 管理(108285)
- 理学(91913)
- 理学院(91133)
- 管理学(90171)
- 管理学院(89677)
- 研究(81268)
- 中国(69106)
- 财(57337)
- 京(51808)
- 农(51393)
- 财经(44027)
- 科学(43430)
- 江(42264)
- 所(39931)
- 经(39724)
- 中心(38805)
- 农业(38725)
- 业大(37315)
- 研究所(34935)
- 经济学(34387)
- 州(33023)
- 北京(32598)
- 财经大学(31696)
- 经济管理(31388)
- 经济学院(31093)
- 范(29967)
- 基金
- 项目(156987)
- 科学(125962)
- 研究(123913)
- 基金(114343)
- 家(95679)
- 国家(94598)
- 科学基金(83480)
- 社会(81019)
- 社会科(76502)
- 社会科学(76484)
- 省(62840)
- 基金项目(60028)
- 教育(55140)
- 编号(52876)
- 自然(50262)
- 划(50016)
- 自然科(49113)
- 自然科学(49103)
- 自然科学基金(48294)
- 资助(45980)
- 成果(42653)
- 业(36204)
- 部(36056)
- 创(35339)
- 发(35305)
- 课题(34961)
- 重点(33682)
- 制(33551)
- 国家社会(32839)
- 性(32809)
- 期刊
- 济(144983)
- 经济(144983)
- 研究(81205)
- 农(54549)
- 中国(53082)
- 财(45144)
- 管理(42621)
- 农业(36467)
- 融(32742)
- 金融(32742)
- 科学(31446)
- 业经(30337)
- 学报(29194)
- 技术(24600)
- 大学(24373)
- 教育(23973)
- 学学(23065)
- 财经(21956)
- 经济研究(21103)
- 问题(19730)
- 经(18910)
- 业(18699)
- 技术经济(15650)
- 农村(15056)
- 村(15056)
- 贸(14872)
- 农业经济(14556)
- 世界(14538)
- 商业(13837)
- 现代(13823)
共检索到410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四海
政策是一个利益不断调整的过程。农业政策的利益调整主要体现在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的调整过程中;政策调整则是在中央决策层领导下进行的。透过政策调整、利益调整这一表象,看到的是执政者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观;发展观对发展实践有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直接支配着农业政策的选择。本文对我国50多年来农业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农业政策演变的两条基本线索。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利益调整 发展观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峰
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和发展着的?用"以人合天"和"以天合人"两种类型加以总结最为合理恰当。"以人合天"是广义的"天人合一";"以天合人"是狭义的"天人合一"。先秦时期天人关系的主流是"以人合天",以阴阳家、黄老道家为代表,法家也尊重这条路线。余英时把中国轴心时代理解为"旧天人合一"向"新天人合一"的转变,这就把本来复杂多元的先秦天人关系单线化、狭隘化了,余英时的材料选取乃至结论导出显然有刻意配合"轴心时代"学说的嫌疑,论证过程有牵强附会的痕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岩 孙宝玉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农业发展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所实行的农业政策选择。本文拟通过考察中国近代农业发展的实践,阐释和理性梳理了我国的农业扶持政策,总结了其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我国农业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农业政策 农民 演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穆月英 司伟
农业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中国的农业政策亟须瞄准世界农业政策演变的共性问题,通过不断地调整与改革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东亚国家日本为例探究其政策的演变及特征,对于揭示农业政策的前沿发展方向和形成“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理价值。日本《农业基本法》从开始实施,到历次修订,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961年日本《农业基本法》实施,1999年修订并更名为《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2024年《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修订。日本农业政策的演变特征遵循由第一阶段保生产稳价格到第二阶段注重农业多功能和农村地区振兴再到第三阶段“食物供应-产业转型-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多维度的逻辑,是个不断根据日本经济社会的新规律完成适应性调整的过程。日本农业政策演变过程提供了如下经验启示:一是以法律为依据制定农业政策,二是因时而异确立农业政策目标,三是重视农业和食物产业的绿色转型,四是农业政策的长期一贯性以及政策目标措施的适变性。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日本 农业基本法修订 政策演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侯家驹
从产业互动观点看,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可以区分二大阶段:一为“以农业培养工业”;二为“以工业发展农业”。这两大阶段的划分,可由资本流向来决定,即从农业角度看,净资本流出,是为“以农业培养工业”阶段,反之,则为“以工业发展农业”阶段。据本文作者研究,自台湾光复至1975年,农业部门是净资本流出,但自1976年起,却为资本净流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秀荣
<正>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了柯炳生教授的新书《农业政策概论》。阐述中国农业政策的教科书很多,但一直以来的阅读感觉多数质量平平,农业政策教科书容易偏于罗列政策,流于政策文字的叙述,对于政策出台、执行、完善等方面的分析不足,毕竟看客和亲历者的理解和体会是大不一样的。阅读柯炳生教授的新著《农业政策概论》后,深感此书一扫痼疾,即使作为从事农经研究多年的资深农经人也颇有收获,故推荐于众。《农业政策概论》全书16章,大体可以分为5个内容板块。第1~3章是基本政策要素概论,主要阐释农业政策的内涵、目标、背景,这一板块是全书的魂之所在,因为后面的农业政策均是该块内容的具体体现与落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伍业兵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可分为外延式的规模经营和内涵式规模经营这两条道路,选择哪条道路主要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来确定。
关键词:
外延式规模经营 内涵式规模经营 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凯 马俊丽 胡薇
基于企业视角从发展底线与生态底线出发,建立利益相关者模型,以贵州省18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两条底线"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由于民众的社会责任及生态保护意识不足,"两条底线"政策在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社会慈善等方面经营决策上影响不明显。因此,应积极发挥企业与社会两大关键力量,构建三要素循环运行机制,制定出针对性制度加强引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凯 马俊丽 胡薇
基于企业视角从发展底线与生态底线出发,建立利益相关者模型,以贵州省18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两条底线"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发现:由于民众的社会责任及生态保护意识不足,"两条底线"政策在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社会慈善等方面经营决策上影响不明显。因此,应积极发挥企业与社会两大关键力量,构建三要素循环运行机制,制定出针对性制度加强引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飞琼
农业政策保险是指为农业政策服务并由政府直接干预或介入的保险 ,作为一种非人身保险业务 ,农业政策保险早已成为各国保险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农业大国 ,更有必要重视农业政策保险的研究及其制度的建立。农业政策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不仅对完善我国的社会化风险保障体系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而且对国家农业政策的实施及农业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政策措施和有效渠道
关键词:
农业政策保险 理论定位 制度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标文 周琼 曾玉荣
政策工具的选择对于达成政策目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台湾农业政策体制、政策目标及发展模式演变特征,进一步分析农业政策演变过程中生产支持、供需管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工具选择,较为有效地达成了台湾农业永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借鉴台湾农业政策工具变化的历史经验,我国大陆可以从调整政策目标、创新政策工具、改变发展方式等方面,为农业现代化政策工具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台湾农业 政策演变 政策工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晓青
德国自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化以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不断下降,但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却快速提高。战后,德国在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政府对农业实行重点保护,通过实施《德国农业经济法》,努力实现保障粮食自给和食品供应的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少亮
农业是印度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产业。从印度制定的《国家食品安全草案》和正在实施的《圣雄甘地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中各弱势群体以及广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和食品保障来源,农业的发展承担着更大的社会意义。另外,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以及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重视农业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包容性增长,而且有助于减贫目标的实现。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业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削减贫困,近50年来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关键词:
印度 农业政策 演变 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西爱琴 吕品 凌海波 王玺
由于地广人稀,建国之初美国政府大力鼓励人口流动和土地开发,使得大量土地进入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农业政策朝公共部门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在追溯美国农业部现有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演进的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析和梳理美国建国以来主要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及相关内容的演变,并侧重于商品计划的考察和比较,最后总结其演进规律并提出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