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3)
- 2023(11677)
- 2022(9484)
- 2021(8780)
- 2020(7507)
- 2019(16748)
- 2018(17001)
- 2017(32345)
- 2016(17975)
- 2015(20583)
- 2014(20741)
- 2013(20357)
- 2012(18925)
- 2011(16997)
- 2010(17590)
- 2009(16713)
- 2008(16812)
- 2007(15683)
- 2006(14238)
- 2005(12964)
- 学科
- 业(83567)
- 济(73411)
- 经济(73304)
- 企(65972)
- 企业(65972)
- 管理(61248)
- 农(45973)
- 农业(30351)
- 业经(28961)
- 方法(28080)
- 财(24798)
- 中国(23357)
- 数学(20549)
- 数学方法(20411)
- 制(20367)
- 务(17244)
- 财务(17208)
- 财务管理(17190)
- 技术(17007)
- 体(16241)
- 企业财务(16198)
- 理论(15883)
- 策(15742)
- 和(13802)
- 贸(13538)
- 贸易(13529)
- 划(13396)
- 易(13210)
- 地方(13086)
- 银(12867)
- 机构
- 学院(263678)
- 大学(253398)
- 济(109515)
- 经济(107196)
- 管理(102786)
- 理学(86769)
- 理学院(85998)
- 管理学(84910)
- 管理学院(84444)
- 研究(84296)
- 中国(68720)
- 农(58251)
- 京(53847)
- 财(53353)
- 科学(48326)
- 农业(44525)
- 江(44022)
- 所(42652)
- 业大(41914)
- 财经(40894)
- 中心(39465)
- 研究所(37766)
- 经(36798)
- 州(34412)
- 北京(33656)
- 范(32099)
- 师范(31780)
- 经济学(31514)
- 经济管理(29950)
- 院(29900)
- 基金
- 项目(161423)
- 研究(126942)
- 科学(126165)
- 基金(112368)
- 家(95809)
- 国家(94696)
- 科学基金(81423)
- 社会(79098)
- 社会科(74338)
- 社会科学(74318)
- 省(67819)
- 基金项目(59650)
- 教育(58374)
- 编号(55660)
- 划(53664)
- 自然(49125)
- 自然科(47940)
- 自然科学(47924)
- 自然科学基金(47103)
- 成果(45057)
- 资助(44617)
- 课题(38481)
- 业(37749)
- 创(36655)
- 发(36458)
- 部(35865)
- 重点(35581)
- 创新(33380)
- 制(33327)
- 性(33225)
- 期刊
- 济(137520)
- 经济(137520)
- 研究(79497)
- 中国(61440)
- 农(60962)
- 财(43118)
- 农业(40869)
- 管理(40762)
- 学报(37251)
- 科学(35013)
- 教育(34637)
- 业经(29770)
- 大学(29702)
- 融(29096)
- 金融(29096)
- 学学(27892)
- 技术(27151)
- 业(21164)
- 财经(20554)
- 经济研究(19351)
- 问题(18958)
- 经(17802)
- 技术经济(14981)
- 农村(14778)
- 村(14778)
- 农业经济(14383)
- 世界(13542)
- 商业(13494)
- 版(13428)
- 现代(13119)
共检索到41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明华
农业推广人才紧缺 ,已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以高等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县乡村教育为基础的农业推广教育网络 ,培养大量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 ,对于加快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纪琴 李佳玉
现阶段非洲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坦桑尼亚的农业科研组织体系、资金投入和农业科研人员3个角度,具体剖析农业科研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东非3国农业科研体系建设与中非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东非3国应完善科研组织体系,提升高等院校农业科研的力量分布;强化农业科研投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在中非合作方面,加强中非教育与科研领域合作,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搭建科研平台,合力培养高水平农业人才,通过农业科技合作,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服务于非洲的农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东非3国 中非合作 科研体系 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具有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福利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特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破解中国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模式。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基础理论坚实、实践技能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现代农林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雪影 苏利瑞 余少娜
文章基于创意农业理念,探究了农类高职院校加强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需要把握的原则,进而从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创业项目孵化、校园文化等四个方面对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创意农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路
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构建高质量产业生态的关键,科技创新背景下一专多能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瓶颈。本文围绕地方现代农业的实际需求,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依靠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企业多方联动,构建了3×3的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包括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地方人才支撑体系和乡村人才产业应用体系,分别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人才成长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 政校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文哲 陈阳 李晶宇 杨海燕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此为目标,探索农业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农业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完善农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平台共享,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卓越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磊 吕平 王杨
本文立足"互联网+"新生态,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思考分析,将用户体验、跨界互动、颠覆性创新等互联网思维元素与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提出"私人定制"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金武 周文琪 王立军 权龙哲 李岩
立足为国家与区域农业工程领域培养高质量创新拔尖型、应用复合型人才,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五位一体"教育理念,探究"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衔接、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实现"一宗旨、一核心、三要素"的人才培养目标,辅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如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如何服务社会等系列问题。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晓茗
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还没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来量化还没有科学有效的依据。明确建设高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探析高职人才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应对策略,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 人才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汇波
包钢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生产建设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技能培养、考核评价、岗位使用、竞赛选拔、技术交流等环节,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健全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激励技能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敏生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三大主要功能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度日益提升,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重点大学特别是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基本上按照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两种发展模式进入转型期。大学转型过程必然伴随着三大主要功能的不断拓展,这些功能的发挥同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使命密切相关。大学的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党怀
随着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市场的脚步日益激进,金融市场的竞争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新态势,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改革发展服务目标"。这既给中国金融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保持领先地位,人才队伍的成长是关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屈波 刘拓
特色专业建设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根据"质量工程"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择优重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别批准了420个和707个,北京交通大学有8个专业(方向)获得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学校一直以来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专业的具体建设,并以此带动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学东 马晓琨
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上移,职业本科应运而生。由于职业本科概念边界不清,职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不清晰、向普通本科路径漂移、忽视职业教育类型等问题。兼顾目标定位的时代性、类型定位的职业性、层次定位的专业性、规格定位的差异性,职业本科高校应该培养高度适应职业需求,能创造性解决实践问题的复合型、发展型、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本科高校应坚持重技术、重实践、重发展的理念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重构“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能力综合化”实践教学体系,推行“一群一院”协同育人模式,提升“三教改革”质量,建构凸显职业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