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7)
- 2023(10975)
- 2022(9024)
- 2021(8434)
- 2020(7244)
- 2019(15947)
- 2018(16431)
- 2017(31872)
- 2016(17146)
- 2015(19157)
- 2014(18835)
- 2013(18740)
- 2012(17055)
- 2011(15192)
- 2010(15952)
- 2009(15446)
- 2008(15765)
- 2007(14485)
- 2006(13448)
- 2005(12245)
- 学科
- 业(87831)
- 济(75227)
- 经济(75123)
- 企(70599)
- 企业(70599)
- 管理(62537)
- 农(45503)
- 农业(30067)
- 方法(29664)
- 业经(29644)
- 财(25335)
- 中国(22299)
- 制(22034)
- 数学(21947)
- 数学方法(21833)
- 技术(21809)
- 务(17324)
- 财务(17312)
- 财务管理(17290)
- 体(16713)
- 企业财务(16315)
- 策(15794)
- 贸(14409)
- 贸易(14399)
- 易(14106)
- 银(13910)
- 银行(13895)
- 技术管理(13528)
- 行(13470)
- 体制(13447)
- 机构
- 学院(251141)
- 大学(242179)
- 济(114645)
- 经济(112630)
- 管理(103976)
- 理学(88313)
- 理学院(87621)
- 管理学(86795)
- 管理学院(86319)
- 研究(79151)
- 中国(66775)
- 财(55082)
- 农(50746)
- 京(50327)
- 科学(42392)
- 财经(42156)
- 江(40499)
- 所(39139)
- 农业(38158)
- 经(38076)
- 中心(36962)
- 业大(36769)
- 研究所(34338)
- 经济学(33691)
- 北京(31867)
- 州(31477)
- 经济管理(30742)
- 经济学院(30547)
- 财经大学(30354)
- 商学(28798)
- 基金
- 项目(151449)
- 科学(121250)
- 研究(119894)
- 基金(109468)
- 家(92160)
- 国家(91122)
- 科学基金(80063)
- 社会(79116)
- 社会科(74729)
- 社会科学(74711)
- 省(61588)
- 基金项目(58316)
- 教育(52996)
- 编号(50342)
- 划(48464)
- 自然(47069)
- 自然科(45993)
- 自然科学(45983)
- 自然科学基金(45231)
- 资助(42364)
- 成果(39974)
- 创(37136)
- 业(36839)
- 部(34706)
- 发(34553)
- 创新(33981)
- 课题(33351)
- 制(33214)
- 重点(32946)
- 国家社会(32658)
- 期刊
- 济(140977)
- 经济(140977)
- 研究(79188)
- 中国(54343)
- 农(54252)
- 财(44200)
- 管理(42723)
- 农业(36264)
- 科学(31337)
- 融(30504)
- 金融(30504)
- 业经(29710)
- 学报(29022)
- 技术(26135)
- 教育(25062)
- 大学(24466)
- 学学(23222)
- 财经(21299)
- 经济研究(20620)
- 问题(19155)
- 业(19086)
- 经(18464)
- 技术经济(16864)
- 农村(14810)
- 村(14810)
- 农业经济(14145)
- 世界(13909)
- 贸(13713)
- 商业(13617)
- 现代(13188)
共检索到397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安希
本文在分析世界农业科技新动向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既要迎接新科技革命,又要深化常规科技革新。并就我国农业科技革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洪波
如何立足中国国情,顺应科技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战略性课题。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要从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菊华
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经济时代,就业结构仍存在许多与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为就业结构仍以低技能劳动力为主,同时社会总体就业吸纳力较弱,导致结构性就业困难。而流通业技术革新将使流通业产生新业态、新变化,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技术人才、高级人才需求,从而优化就业结构。为验证流通业技术革新的具体作用,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流通业技术革新对就业结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流通业技术不断革新,高级人才占比和非生产一线员工占比将不断升高,同时非生产一线员工占比上升速度更快;随着批发业技术不断革新,高级人才占比不断上升,而非生产一线员工占比变化不明显;随着物流业技术不断革新,高级人才占比和非生产一线员工占比不断上升;随着零售业技术不断革新,高级人才占比和非生产一线员工占比变化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琳
我国物流技术已发展到信息化阶段,已经从单一的储存和运输环节转变为具有多层次、系统化、集约化特点的物流模式。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导致物流技术革新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建设和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能够有效推进物流技术的进步,从而在整体上促使商贸流通业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
物流技术 商贸流通 革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琳
我国物流技术已发展到信息化阶段,已经从单一的储存和运输环节转变为具有多层次、系统化、集约化特点的物流模式。传统经营模式的束缚导致物流技术革新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信息技术开发、人才建设和转变经营发展方式能够有效推进物流技术的进步,从而在整体上促使商贸流通业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关键词:
物流技术 商贸流通 革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恺钊
国际贸易能够带来先进技术、设备以及产品,推动企业技术革新,但其中企业的技术革新并非盲目开展,而是存在一定的目的性,这便会导致技术革新存在偏向性特点,对于受国际贸易局势变动较大的服务业而言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以服务业为例,通过检验2018-2020年289家上市服务类企业为例,分析国际贸易影响我国服务业偏向性技术革新的机理。结果表明:随进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服务业偏向性技术革新将受到抑制,技术革新偏向劳动;随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增长,服务业偏向性技术革新将得到促进,技术革新偏向资本;无论贸易依赖水平高低,出口贸易所占比重越高,则技术革新越偏向资本;进口贸易所占比重越高,则技术革新越偏向劳动;进口贸易对服务业偏向性技术革新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卫东 王万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贤腾 周江评
服务质量日益改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的交通技术正不断地"压缩"着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象的普遍意义,试图提供一个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以交通技术革新最活跃的沪宁交通走廊为例,分析其间的运输方式因交通技术革新带来的时空收敛现象,测度其时空压缩速率,分析其时空收敛具有的特征。最后指出,交通技术革新造成的时空压缩会带来如下效应:交通出行综合成本的降低、城市居民活动时空棱柱的扩大、参与活动的共轭时间会增加以及沿线城市的区位效用会提高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琴
自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之后 ,创新研究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不断丰富和完善 ,但是传统上对技术革新的分析大多立足于企业角度 (即技术提供者角度 ) ,消费者对技术推广的影响分析尚未深入 ,本文以 0zshy模型出发 ,讨论消费者态度对技术革新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革新 替代效应 互补效应 网络外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琼隽
一 在南北贸易模型的研究中,引进新产品作为技术革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学家的肯定,技术水平差距的概念成功地用以研究现今最重要的国际专业化分工现象——北方(发达国家)生产“新产品”,而南方(发展中国家)生产“旧产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熊红芳 徐建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本文分析日本的技术革新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并探究其历史的经济根源,在这其中,加入了劳动规制缓和的影响。在技术革新和劳动规制缓和的背景下,正规雇佣减少,非正规雇佣和失业增加,工资受到压抑,技能不足的问题也深刻化,即就业的不安定性明显地扩大。技术革新并不必然会导致不安定就业,其结果与技术革新的动因、企业的对应措施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调整有关联。
关键词:
技术革新 规制缓和 不安定就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美国银行业技术革新带来高效益近年来,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美国银行业。据报道,通过美联储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网络的转款业务平均每天高达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普通款项的计算机网络往来正与日俱增,日常的资金往来即所谓电子现金业务已占到美国通货流量的十分之一。目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苗
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高端要素资源“引力场”,使国内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服务业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最大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亟需提升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而贸易壁垒与技术革新是影响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为了助力我国服务业外贸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本文实证分析高水平对外开放视角下技术革新与贸易壁垒对我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壁垒能够抑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技术革新能够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贸易壁垒与技术革新的综合作用能够促进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