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5)
- 2023(15362)
- 2022(13111)
- 2021(12190)
- 2020(10420)
- 2019(23595)
- 2018(23844)
- 2017(46397)
- 2016(24992)
- 2015(28313)
- 2014(28254)
- 2013(28373)
- 2012(26064)
- 2011(23407)
- 2010(23650)
- 2009(22331)
- 2008(22212)
- 2007(20048)
- 2006(18219)
- 2005(16234)
- 学科
- 济(107356)
- 经济(107225)
- 业(102144)
- 管理(85479)
- 企(83472)
- 企业(83472)
- 农(48285)
- 方法(48194)
- 数学(38684)
- 数学方法(38344)
- 业经(33510)
- 农业(32053)
- 财(31362)
- 中国(28072)
- 技术(23058)
- 制(22822)
- 务(22098)
- 财务(22033)
- 财务管理(22006)
- 企业财务(20827)
- 贸(19863)
- 贸易(19852)
- 易(19365)
- 学(19154)
- 和(19104)
- 地方(18969)
- 环境(18707)
- 划(18496)
- 理论(18455)
- 策(18068)
- 机构
- 学院(373054)
- 大学(368300)
- 济(154639)
- 管理(154250)
- 经济(151488)
- 理学(132975)
- 理学院(131702)
- 管理学(129915)
- 管理学院(129247)
- 研究(118284)
- 中国(92410)
- 京(78291)
- 科学(71326)
- 财(70817)
- 农(70396)
- 所(59126)
- 业大(57919)
- 财经(56760)
- 江(55774)
- 中心(54516)
- 农业(53993)
- 研究所(53287)
- 经(51478)
- 北京(49278)
- 范(45734)
- 师范(45368)
- 经济学(44993)
- 州(44783)
- 经济管理(42129)
- 院(42038)
- 基金
- 项目(245639)
- 科学(193821)
- 研究(183856)
- 基金(178224)
- 家(153350)
- 国家(151919)
- 科学基金(131751)
- 社会(116918)
- 社会科(110544)
- 社会科学(110513)
- 省(96863)
- 基金项目(95430)
- 自然(84105)
- 教育(82110)
- 自然科(82077)
- 自然科学(82057)
- 自然科学基金(80620)
- 划(79362)
- 编号(76803)
- 资助(72283)
- 成果(60906)
- 部(54624)
- 重点(53635)
- 发(53111)
- 创(53019)
- 课题(50696)
- 创新(48906)
- 国家社会(47647)
- 业(47499)
- 制(46712)
- 期刊
- 济(178125)
- 经济(178125)
- 研究(108819)
- 农(69715)
- 中国(68460)
- 管理(57988)
- 财(54414)
- 学报(54269)
- 科学(52316)
- 农业(47403)
- 大学(42229)
- 学学(40167)
- 教育(35291)
- 融(34762)
- 金融(34762)
- 业经(34711)
- 技术(34692)
- 财经(27625)
- 经济研究(25957)
- 问题(24348)
- 业(24015)
- 经(23567)
- 技术经济(21565)
- 科技(18634)
- 理论(18520)
- 现代(18351)
- 商业(17868)
- 版(17619)
- 图书(17191)
- 实践(16748)
共检索到551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春 王诗玥
本文使用1999~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根据农业C-D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法测算出农业技术进步率,并使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和熵权法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总体上对环境具有负面效果;第二,农村人力水平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改善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第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污染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邵彦敏
不同国家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不尽相同 ,其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美日两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依据诱导的技术变革理论 ,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进步模式 ,为我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其资源禀赋的独特性决定了我国应选择以生物技术为主 ,机械技术为辅 ,劳动、技术、资金密切相结合的农户需求主导型的技术进步模式。
关键词:
农业 技术进步 模式 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创新效率、技术效率、扩散效率一起定义了技术进步效率。影响技术进步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创新机制的完善、农用工业品的配套供给、剩余劳动力、经济环境及利益主体素质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曦 郭华平
本文在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诱导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 ,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部门市场化的基本状况 ,提出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监管等多方面进行改进 ,以加快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 ,从而利用市场诱导促进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 ,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发展。
关键词:
市场价格 诱导 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剑雄 王学真
农业入世将使国内农业技术供给曲线显著右移,同时将极大地刺激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但是,技术或知识的进步,包括技术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不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采取的反应。
关键词:
入世 农业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席晓丽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发展农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因此 ,从根本上说 ,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只能是“非均衡、动态式、中性型”。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路线 资源秉赋 生态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海东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技术需求和供给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和速率,以农户为主体的技术需求是利润的函数,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供给是社会效益的函数。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建立以农户技术需求拉动为主导与政府技术供给推动相结合的农业技术进步的运行机制。还对我国农业技术需求不足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运行机制,需求,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希刚 史照林
农业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仅包括前者的技术进步,称作狭义的技术进步,同时包括两者在内的技术进步,称作广义的技术进步。 广义技术进步除了包括狭义技术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等方面软技术进步。 对技术进步较全面的理解,应指广义的技术进步。其对经济增长作用,可以通过考察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彩华 周艳波 扈立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四种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优质化、促使品种多样化、促进劳动力转移。不同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四种机制的综合效应。笔者运用联立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率对农民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减少0.6116%;农业技术进步通过产品优化、品种多样化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分别增加1.1584%、0.2724%和0.475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效应为正,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加1.29...
关键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民收入 影响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嘉 韦素琼 陈松林
闽台间独特的"渐进"开放,对两地农业发展影响深远,因而在开放条件下进行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比1951—2015年闽台农业发展特征基础上,运用Malmquist指数测度两岸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建立VAR模型进一步研究对外开放、闽台渐进开放对闽台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这65年间,福建农业产值总量大于台湾,而台湾农业产值增速总体上高于福建,但两地农业增长率水平趋近,二者差距逐渐缩小;闽台农业存在一定竞合关系,即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差异性及其变动的互补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赶超与竞争;在农业TFP增长推动因素方面,开放因子对闽台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显著冲击作用,且渐进开放3个时期间,其冲击效应存在类似"迭代作用"的发展趋势,闽台渐进开放持续影响两地农业技术进步,而闽台农业开放的效应仍在持续显现中。最后,讨论了主要结果所赋予的政策涵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锴 杨礼胜 张昭
技术引进是加快技术进步与跨越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强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技术引进、合作与交流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技术引进的现实情况,重点剖解了当前农业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引进 农业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博 赵芝俊
本文首先解释了农业技术进步和诱致性技术变迁的内涵,构造了农业技术发明可能性曲线;其次,从农业技术与要素投入的"互补性"特征出发,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研究部门农业技术创新的"诱致性"表现;再次,在二元经济体制背景下,利用劳动生产率指数和土地生产率指数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路径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要素"诱致性"特征;最后基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研究部门对我国农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