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0)
- 2023(16145)
- 2022(13607)
- 2021(12762)
- 2020(11285)
- 2019(25668)
- 2018(25689)
- 2017(50143)
- 2016(27118)
- 2015(30679)
- 2014(30622)
- 2013(30487)
- 2012(28169)
- 2011(25292)
- 2010(25451)
- 2009(24386)
- 2008(24637)
- 2007(22565)
- 2006(20115)
- 2005(18386)
- 学科
- 济(115270)
- 经济(115125)
- 业(102154)
- 管理(86218)
- 企(83250)
- 企业(83250)
- 方法(53436)
- 农(48722)
- 数学(44392)
- 数学方法(43866)
- 财(35064)
- 业经(33956)
- 农业(31947)
- 制(30912)
- 中国(30375)
- 银(26249)
- 银行(26103)
- 行(24633)
- 务(23756)
- 财务(23697)
- 财务管理(23652)
- 企业财务(22388)
- 贸(22190)
- 贸易(22173)
- 易(21624)
- 技术(20385)
- 融(19914)
- 金融(19911)
- 地方(19704)
- 学(19237)
- 机构
- 学院(391739)
- 大学(387371)
- 济(165626)
- 经济(162204)
- 管理(157160)
- 理学(133800)
- 理学院(132531)
- 管理学(130501)
- 管理学院(129773)
- 研究(124237)
- 中国(105642)
- 京(81064)
- 财(79600)
- 农(74641)
- 科学(73007)
- 财经(62672)
- 所(62542)
- 江(62078)
- 中心(61730)
- 业大(58563)
- 农业(57702)
- 经(56634)
- 研究所(55950)
- 北京(50709)
- 经济学(49865)
- 州(49472)
- 范(46973)
- 师范(46523)
- 财经大学(45882)
- 经济学院(45281)
- 基金
- 项目(250298)
- 科学(197663)
- 研究(185231)
- 基金(182164)
- 家(156716)
- 国家(155266)
- 科学基金(134711)
- 社会(118367)
- 社会科(112034)
- 社会科学(112002)
- 省(99035)
- 基金项目(96069)
- 自然(86338)
- 教育(84359)
- 自然科(84353)
- 自然科学(84330)
- 自然科学基金(82851)
- 划(81652)
- 编号(76965)
- 资助(75060)
- 成果(61968)
- 部(56008)
- 重点(55348)
- 发(53979)
- 创(53778)
- 课题(51014)
- 创新(49692)
- 国家社会(48679)
- 业(48468)
- 科研(48279)
- 期刊
- 济(188486)
- 经济(188486)
- 研究(114618)
- 中国(75320)
- 农(73014)
- 财(64370)
- 管理(59061)
- 学报(56062)
- 科学(53085)
- 融(51392)
- 金融(51392)
- 农业(48324)
- 大学(43588)
- 学学(41149)
- 技术(35854)
- 业经(35759)
- 教育(34705)
- 财经(31398)
- 经济研究(28035)
- 经(26893)
- 问题(25899)
- 业(25790)
- 技术经济(21575)
- 理论(20415)
- 统计(20247)
- 贸(19726)
- 世界(19087)
- 版(18875)
- 商业(18745)
- 策(18427)
共检索到60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淑静 崔凡
长期以来,农业部门的扭曲程度要远高于非农业部门,发达国家往往对农业进行正保护,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采取对农业征税的态度,其中包括中国。本文采用世界银行农业扭曲指数数据库对我国农业扭曲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农业实行负保护,这集中体现在名义支持率为负值,不过随着我国政策向农业的倾斜,这一负值开始逐步减少,并且在1995年之后变为正值。通过分析我国的贸易减少指数和福利减少指数,得到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的贸易和福利状况在不断得到改善,二是不同农产品在这两个指数构成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偏离其边际生产力,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种普遍现象。文章基于城市商业规制的视角,利用世界银行集团提供的中国30个城市营商环境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的商业制度环境对工资扭曲的影响,以揭示这种城市"软环境"条件下的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结果表明,各个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工资向下扭曲,而良好的商业制度环境能够改善扭曲状况,显著抑制工资偏离。子样本估计表明,商业制度环境对非国有经济部门工资向下扭曲的抑制效果很明显,但对向上扭曲的抑制效果甚微。即便采取不同的工具变量、控制异常样本点以及选择不同的生产函数形式,上述结论仍然成立且稳健。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为企业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关键词:
TFP 资源配置不当 市场扭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洪宇
本文以2016-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全局ML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分解,分离出技术进步水平,代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到要素价格扭曲;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最后,运用GMM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价格扭曲及相关控制变量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有起伏,但总趋势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资本存量、农用土地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且劳动力价格表现为正向扭曲,资本价格、农用土地表现为负向扭曲,其中农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最为严重;我国当前农业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人才流动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均是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技术优化、过剩的劳动力、不足的资本存量均是农业环境效率的抑制因素,不足的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环境效率的促进因素,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交叉项正向作用农业环境效率,但影响程度较小,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均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光林 王雪标 艾永芳
消除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年到2014年各省市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对其传导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价格扭曲的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扭曲的影响次之;第二,要素价格扭曲的传递机制主要依赖于供给端和需求端效应,供给端产能过剩中介效应比例为32.23%,需求端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中介效应比例为24.36%;第三,中西部地区要素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傅冰
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存在扭曲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民币汇率低估确实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一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然而,仅靠人民币汇率升值,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国内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主动理顺相关要素价格,不仅可缓解汇率升值压力,还能有效地改善国内经济运行的不合理状况。
关键词:
汇率扭曲 要素价格 经济运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仿龙
商业银行损益扭曲 ,既有人为的违规操作因素 ,还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中的不确定所需的会计估计、会计标准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会计财务环境的影响 ;要使其归真 ,必须净化社会环境 ,实行谨慎会计政策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以《会计法》和《商业银行法》为准绳、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 ,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分析业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制止不正当竞争 ,对违规的授意者和操作者严肃查处 ,标本兼治、恢复银行“三铁”声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刘岩
受制于金融摩擦中微观基础设置的复杂性,鲜有研究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对利差形成机制做出详尽的理论分析,以致后续关于最优政策设计的分析进一步受限。本文以一个包含金融中介的一般均衡框架为基础,通过稳态计算厘清了利差形成机制和利差扭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最优信贷政策与最优审慎政策,剖析了两者的稳态性质及动态稳定效应,为当局金融稳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规范指引。研究发现:利差扭曲限制了社会资本积累,导致产出下降,并在产出与资本积累同时下降时压缩了投资占比,造成非效率出清。最优信贷份额随利差扭曲同向变动,其中信贷政策的初始成本越小,信贷政策越积极;而最优审慎政策消除利差扭曲的方式是给予银行补贴,该补贴随扭曲增加而上升,且最优补贴水平能够完全消除稳态利差。通过对比最优信贷政策与审慎政策的动态稳定效应,本文阐明了两类政策的本质区别,并发现信贷政策的调控时效性要强于审慎政策,而审慎政策的调控潜在效用要大于信贷政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虽然最优审慎补贴可完全消除稳态利差扭曲,但银行固有的委托代理本质仍可加剧非效率出清,说明当局在恰当使用稳定政策的同时还需推进金融市场信息公开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国华 李洁 刘岩
受制于金融摩擦中微观基础设置的复杂性,鲜有研究在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对利差形成机制做出详尽的理论分析,以致后续关于最优政策设计的分析进一步受限。本文以一个包含金融中介的一般均衡框架为基础,通过稳态计算厘清了利差形成机制和利差扭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刻画了最优信贷政策与最优审慎政策,剖析了两者的稳态性质及动态稳定效应,为当局金融稳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规范指引。研究发现:利差扭曲限制了社会资本积累,导致产出下降,并在产出与资本积累同时下降时压缩了投资占比,造成非效率出清。最优信贷份额随利差扭曲同向变动,其中信贷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程
对我国的利率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基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理论,运用两种方法从实证角度测算我国利率的低估程度:一是基于C-D函数从微观层面对资本的租金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行比较,二是从宏观层面对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报酬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我国资本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并根据这种扭曲的方向来判断利率水平是否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层面认为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利率低估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应该与资本要素市场健全同步进行,二者互相作用,才能达到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
利率失衡 资本要素价格 利率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尚旭东 叶云
作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再组织、再进化的重要表征形式,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成立契合了政府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重政策目标,成为引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构的标杆。凭借"交易费用降低+资源配置优化"的纵向优化、"经营规模扩大+市场地位提升"的横向提升,组织创新实现了资源要素整合、交易费用节约和市场势力重塑等诸多绩效。然而,在组织创新的同时,组织发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异化和主体行为扭曲,成员行为选择"俱乐部化"、家庭农场经营"去家庭化"、忽视联结小农户、合作关系不对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使得组织进化不仅面临内部利益联结弱化、成员分化风险,也与政府支持其发展的政策目标相背离,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组织创新的前期绩效。组织发展进化的政府规制亟需强化。有为的政策设计应聚焦于避免"政府创租"、"主体寻租"、非排他性资源利用等农业公益性服务领域,探索和创新脱离"补贴激励"、"项目推动"的组织创设支持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继红 周曙东
本文利用1999—2009年间省际面板数据,以化肥为例分析要素市场扭曲是否激发了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研究发现,国家对化肥行业的价格管制政策以及国家对农民实施补贴的财政支农政策导致了化肥要素市场扭曲的存在;截止到2009年,中国化肥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利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广泛存在的化肥要素市场扭曲对化肥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有显著的激发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俞剑 方福前 程冬 郑文平
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本文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升级、要素价格扭曲等因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稳态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农业劳动力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当所有因素同时改变0.1个单位时,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最大,为4.63%,紧随其后的是部门间资本租金扭曲与部门技术进步,部门间工资扭曲的影响程度最弱,仅为0.84%。不仅如此,前三种因素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都是非常显著的,这表明促成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原因是复合型的,这与美国经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情形
关键词: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消费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鲁 刘乃全
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利用生产法估算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并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净效应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制造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从时间滞后性看,抑制效应具有随滞后期数增加而逐步衰减的趋势特征;从企业异质性看,抑制效应表现出民营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高于内资企业,出口企业高于非出口企业;从行业异质性看,对高新技术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抑制效应表现出由高及低的特征;从区域差异性看,抑制效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且可以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调节和改善。因此,应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以此激发企业市场活力,促进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