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1)
- 2023(16045)
- 2022(13214)
- 2021(12132)
- 2020(10386)
- 2019(23660)
- 2018(23779)
- 2017(46866)
- 2016(25587)
- 2015(29082)
- 2014(29299)
- 2013(29226)
- 2012(26991)
- 2011(24380)
- 2010(24952)
- 2009(23963)
- 2008(24349)
- 2007(22626)
- 2006(20336)
- 2005(18868)
- 学科
- 济(113747)
- 经济(113578)
- 业(101897)
- 管理(86978)
- 企(83140)
- 企业(83140)
- 农(48790)
- 方法(47629)
- 数学(38521)
- 数学方法(38255)
- 财(36375)
- 业经(34423)
- 农业(31916)
- 中国(31454)
- 制(29180)
- 务(24293)
- 财务(24255)
- 财务管理(24208)
- 企业财务(22944)
- 贸(21738)
- 贸易(21725)
- 易(21105)
- 体(20641)
- 技术(20122)
- 银(20026)
- 银行(19991)
- 地方(19680)
- 行(19144)
- 策(18827)
- 和(18544)
- 机构
- 学院(381754)
- 大学(376913)
- 济(165854)
- 经济(162508)
- 管理(149357)
- 理学(126734)
- 研究(125616)
- 理学院(125534)
- 管理学(123852)
- 管理学院(123165)
- 中国(101904)
- 财(81888)
- 京(79034)
- 农(72680)
- 科学(71597)
- 所(63981)
- 财经(63508)
- 江(60862)
- 中心(58919)
- 经(57345)
- 研究所(56627)
- 农业(55868)
- 业大(55829)
- 经济学(50394)
- 北京(49890)
- 州(47553)
- 财经大学(46418)
- 经济学院(45627)
- 范(45601)
- 师范(45193)
- 基金
- 项目(236362)
- 科学(187034)
- 研究(177548)
- 基金(171952)
- 家(147396)
- 国家(146002)
- 科学基金(125985)
- 社会(114709)
- 社会科(108453)
- 社会科学(108423)
- 省(93255)
- 基金项目(91107)
- 教育(80789)
- 自然(78622)
- 自然科(76752)
- 自然科学(76731)
- 划(76676)
- 自然科学基金(75408)
- 编号(73725)
- 资助(69425)
- 成果(60260)
- 部(53753)
- 重点(52476)
- 发(51576)
- 创(51159)
- 课题(49864)
- 制(48867)
- 国家社会(47264)
- 创新(47249)
- 业(47216)
- 期刊
- 济(197245)
- 经济(197245)
- 研究(116083)
- 中国(78220)
- 农(72393)
- 财(66910)
- 管理(57911)
- 学报(53925)
- 科学(51970)
- 农业(48154)
- 融(44824)
- 金融(44824)
- 大学(42306)
- 学学(40173)
- 业经(36321)
- 教育(35017)
- 技术(33877)
- 财经(32711)
- 经济研究(29542)
- 经(28097)
- 问题(27019)
- 业(25758)
- 贸(21187)
- 技术经济(21178)
- 世界(19697)
- 商业(18993)
- 理论(18748)
- 版(18668)
- 国际(18474)
- 现代(18410)
共检索到592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储新民 李琪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狂热到速冰,逐渐回归到理性和良性发展。此过程中的农业绩效明显受到合作化与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影响。本文分析认为,发展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必须实现农业合作化与农业市场化的联动机制。基于此,要在市场语境下,确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以现代商务为合作组织的核心业务,构建新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向清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既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过积极作用,但经过30多年的运作后的当今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显现,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为探索新型农业合作化道路提供了根据。应当吸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克服其不足,尝试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走股份制农业合作化道路,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效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金凤 孟令军
当前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列宁的农业合作化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它强调了对小农地位的重视,主张从低级合作逐步过渡到高级合作的思想,要切实保护小农利益、善于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的思想等,这些都对中国的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组织 启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腊梅
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中,较好地执行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发展基本上是健康正常的。而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阶段,江西经多次修改发展规划,与全国各省同步出现了全面高潮的形势,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完全社会主义的改造,因而遗留了不少问题。但总的来说,江西农业合作化为江西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裕阁
近年来,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俄罗斯的农业合作化趋势加强了。1996年农业合作社近4000个,比1994年增长了11倍。1995年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联邦法及“1996—2000年俄罗斯联邦农工生产巩固和发展计划”为其发展提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平
本文试对合作化的生成机制进行了阐释。马恩小农改造和合作的理论来源和毛泽东的相关观点,土改后的农村生产要素流动情况,促使政府对此做出的反应和理论设计,即农业合作化的路径选择,最后对这样一个转变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历史条件 原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晶
基于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共同目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组织实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益的借鉴。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和农民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坚持与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坚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中心,土地规模经营协调稳定发展。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畅 沈思竹
新中国70年来,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突破创新和深化完善四个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股份合作社、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公司领办的股份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鹏翀 王昉
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百年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日本“新村主义”的农业合作化主张作为一种解决落后农业问题的经济方案,在20世纪20年代被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吸收并进行了本土化的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既往经验的批判继承中,实现了对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现代化探索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具有自主治理能力的、多元化的农业合作组织仍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闻博 张森林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从中国落后的农业国国情出发,着眼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建设、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农民社会地位和生活面貌的改变,具有丰富和深刻的历史意蕴;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建设的思想基础,对于我国当代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加速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仅使我国农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而且促进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党和人民在合作化运动中创造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然后再到高级社这种逐步过渡形式,使我国的合作化没有象苏联那样引起农业经济的滑坡,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党的历史决议所说,合作化运动后期由于改造过急、形式单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林 李元玺 王伟俊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我国农业合作的基本经验(一)农业合作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越 周建波 苏甦 赵宇恒
从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强烈的研究兴趣,在梳理和总结关于农业合作化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外学者认为,农业合作化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之间的关系有食物供应量的下降、食物获取权的丧失以及制度因素的三种解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峻
毛泽东与邓子恢关于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分歧及其原因探析高峻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针对我国农村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所进行的一项伟大的生产关系变革。作为这一运动的领导者,毛泽东是决策者和设计师,邓子恢是得力的执行者和主要负责人。在共同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罗拥华
新中国初年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农民对党和政府号召的响应与配合。农民的积极入社行为,并非理性思考之后的自觉行为,而是在崇拜心理、憧憬心理和从众心理三种心理支使下的有限理性行为。高级合作化实现以后,高级社的实际绩效低于农民高级社经营心理账户的参照点,农民特别是富裕中农感到失望,失望之后选择了退出高级社,于是出现了1956—1957年的退社风潮。退社风潮之后,党在农村开展了整社运动和两条道路的大辩论。之后,原来闹退社的农民不再要求退社,已经退社的农民又强烈要求回到合作社,本来没有入社的单干户也纷纷要求入社。农民行为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并非出于对高级社的热爱,而是出于沉淀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考虑...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民行为 有限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