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1)
- 2023(15770)
- 2022(13201)
- 2021(12100)
- 2020(10294)
- 2019(23586)
- 2018(23324)
- 2017(46058)
- 2016(24910)
- 2015(28254)
- 2014(28333)
- 2013(28697)
- 2012(27286)
- 2011(24788)
- 2010(25389)
- 2009(24186)
- 2008(24574)
- 2007(22587)
- 2006(20366)
- 2005(18659)
- 学科
- 济(121737)
- 经济(121603)
- 业(98295)
- 管理(80184)
- 企(78784)
- 企业(78784)
- 方法(50943)
- 农(49256)
- 数学(41889)
- 数学方法(41625)
- 财(34854)
- 业经(34253)
- 中国(33892)
- 农业(32726)
- 地方(27685)
- 制(25498)
- 贸(22802)
- 贸易(22785)
- 务(22720)
- 财务(22692)
- 财务管理(22644)
- 易(22098)
- 企业财务(21466)
- 技术(20555)
- 银(19670)
- 银行(19639)
- 和(19251)
- 行(18930)
- 融(18686)
- 金融(18683)
- 机构
- 学院(377938)
- 大学(372458)
- 济(166178)
- 经济(162949)
- 管理(147974)
- 研究(126401)
- 理学(125995)
- 理学院(124662)
- 管理学(123096)
- 管理学院(122381)
- 中国(100930)
- 财(78619)
- 京(78489)
- 科学(73265)
- 农(72654)
- 所(64772)
- 财经(61566)
- 江(59659)
- 中心(58966)
- 研究所(57580)
- 农业(55863)
- 经(55652)
- 业大(55430)
- 经济学(50851)
- 北京(49856)
- 州(47465)
- 范(47454)
- 师范(47040)
- 经济学院(46199)
- 财经大学(44904)
- 基金
- 项目(235506)
- 科学(186299)
- 研究(176566)
- 基金(170695)
- 家(146406)
- 国家(144994)
- 科学基金(124897)
- 社会(114722)
- 社会科(108560)
- 社会科学(108531)
- 省(93503)
- 基金项目(90420)
- 教育(79573)
- 自然(77382)
- 划(76977)
- 自然科(75545)
- 自然科学(75523)
- 自然科学基金(74229)
- 编号(72845)
- 资助(69274)
- 成果(59034)
- 发(55624)
- 部(53349)
- 重点(52380)
- 创(50902)
- 课题(49485)
- 国家社会(47251)
- 业(47063)
- 创新(46975)
- 教育部(45823)
- 期刊
- 济(196703)
- 经济(196703)
- 研究(114813)
- 中国(75999)
- 农(72269)
- 财(62380)
- 管理(56002)
- 学报(53380)
- 科学(51914)
- 农业(48379)
- 融(42950)
- 金融(42950)
- 大学(41418)
- 学学(39306)
- 业经(36848)
- 教育(35252)
- 技术(33308)
- 财经(31477)
- 经济研究(29640)
- 问题(27212)
- 经(27109)
- 业(25760)
- 技术经济(21700)
- 贸(20989)
- 世界(19493)
- 商业(19279)
- 统计(18029)
- 现代(18011)
- 经济问题(17826)
- 版(17800)
共检索到58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月英
我国农业发展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地区差距,运用标准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成因分三个时期、并按照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BC技术比M技术的影响程度大。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地区差距 计量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洪
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口流动迅速增长。流动的主体是农民,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就整体而言,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即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由于通常人口流动增长都会出现的普遍原因和由于我国特定的情况而形成的个别原因。 研究人口流动的迅速增长,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寻找成因。从宏观角度看,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排斥为”和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是人口流动的基本条件,而政策则起着类似闸门的控制作用。从微观角度来看,每项流动行为的产生,关键取决于该主体对流动收益和成本的权衡。与世界诸国人口流动状况不同的一点是,我国人...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剩余劳动力 区域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鞍钢 熊义志
Why have the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been enlarged among china's various area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door policies were carried out?What role has the factor of knowledge played in making those differences?How to measure the knowledge development gaps between areas?What characterize the status qu...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能力、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东西部地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安置能力的差距,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导致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西部地区 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吕惠明 赵丙奇
本文在对1997~2010年期间我国海洋农业发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我国海洋农业的发展阶段和地区进行分类,同时采取集中度研究我国海洋农业的地区差距。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农业总体上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但由于海洋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农业所占比重越来越低。我国海洋农业发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从空间上看,我国海洋农业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海洋农业发达地区,包括山东、辽宁、福建、浙江、广东省;第二类是海洋农业发展中等地区,包括江苏、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类是海洋农业欠发达地区,包括上海和天津市、河北省。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
关键词:
海洋农业 地区差距 聚类分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杜鹏
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实证分析上也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中国1995-2002年间的教育和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教育的拓展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教育拓展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起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教育分布的平等化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这与传统的理论和前人的研究不同。
关键词:
受教育年限 教育差距 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景楠 王彤
文章基于SYS-GMM估计方法,利用1994~201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的PVAR模型,从金融发展的"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了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业规模的增长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原因之一;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可以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关系表现出了地域性差异的特点。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PVAR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陆 张正河 王英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结合起来,通过计算GDP、人均GDP、人均GDP加权变异系数,探讨了1978-2004年间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发现,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并非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形”而是“S形”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区域差异 人均GDP 三大地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不均衡发展 东西部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钟茂初 闫文娟
随着地区发展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日益深化,地区间的环境不公平问题也应加以重视。本文基于环境不公平是经济不公平的转化延伸的逻辑,采用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1999-2008年间中国省际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状况与成因。环境负担函数(以废水排放为案例)的实证结果为:地区间环境负担的不公平,主要是由居民人均收入和废水治理投资这两个指标所衡量的发展差距引致。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主张:在缩小地区间环境负担不公平的政策中,要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
关键词:
发展差距 环境负担 环境公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艳 安增科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地区经济差距 地区投资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建丰 刘俊威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参照比较OECD一些重要发达经济体的相关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很低,差距非常明显;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有走低趋势,2007年农业服务化程度明显低于200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与OECD发达经济体的相应指标相比,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在农业中的投入差距更大。
关键词:
中国农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嘉蓉梅 张华
能源强度反映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能源利用效率的倒数。从理论上讲,能源强度的变动可以归因于技术效率变化和产业结构演变,但对二者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理论界并不完全一致。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能源强度持续降低,那么,技术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如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利用四川省的相关统计数据,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别验证了技术效率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四川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贡献率,结论是技术进步对近十多年来四川省能源强度的下降起显著正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则起负效应,但负效应随四川省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呈逐步下降态势。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技术效率 结构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各种灾害及事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在稳定农业发展、补偿农户收入、保障农户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至今,历经起伏。实证分析表明,农业产值增长、农户收入、灾害率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应从上述几方面着手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财政补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从深层次上看,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制机制的束缚。本文构建了地区体制机制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全国各省(区、市)在体制机制环境上的差距,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区差距 体制机制 主成分分析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