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90)
- 2023(18649)
- 2022(15498)
- 2021(14432)
- 2020(12219)
- 2019(27688)
- 2018(27923)
- 2017(53856)
- 2016(29352)
- 2015(33302)
- 2014(33486)
- 2013(33256)
- 2012(30318)
- 2011(27303)
- 2010(27698)
- 2009(26208)
- 2008(26225)
- 2007(23908)
- 2006(21726)
- 2005(19821)
- 学科
- 济(121096)
- 经济(120913)
- 业(108724)
- 管理(98594)
- 企(89753)
- 企业(89753)
- 方法(50760)
- 农(49833)
- 数学(40611)
- 数学方法(40218)
- 财(38397)
- 业经(37109)
- 中国(35319)
- 农业(32980)
- 制(29719)
- 务(25731)
- 财务(25644)
- 财务管理(25603)
- 企业财务(24293)
- 地方(23165)
- 学(22155)
- 技术(22133)
- 理论(21837)
- 贸(21499)
- 贸易(21484)
- 和(21362)
- 体(21323)
- 易(20918)
- 银(20616)
- 银行(20575)
- 机构
- 学院(428578)
- 大学(426876)
- 济(174503)
- 管理(172177)
- 经济(170698)
- 理学(146899)
- 理学院(145415)
- 管理学(143303)
- 管理学院(142519)
- 研究(139122)
- 中国(109469)
- 京(91912)
- 财(85535)
- 科学(82426)
- 农(76623)
- 所(69188)
- 财经(66665)
- 江(66384)
- 中心(64546)
- 业大(63872)
- 研究所(61782)
- 经(60353)
- 农业(58684)
- 北京(58070)
- 范(54340)
- 师范(53896)
- 州(53134)
- 经济学(51325)
- 院(49739)
- 财经大学(48886)
- 基金
- 项目(276788)
- 科学(218355)
- 研究(208982)
- 基金(200108)
- 家(171895)
- 国家(170309)
- 科学基金(147465)
- 社会(132214)
- 社会科(124955)
- 社会科学(124924)
- 省(108585)
- 基金项目(106235)
- 教育(94900)
- 自然(93323)
- 自然科(91097)
- 自然科学(91077)
- 划(89475)
- 自然科学基金(89469)
- 编号(87997)
- 资助(81034)
- 成果(72432)
- 部(61570)
- 重点(60786)
- 课题(59219)
- 发(59126)
- 创(58665)
- 制(54652)
- 创新(54267)
- 国家社会(53887)
- 项目编号(53499)
- 期刊
- 济(205227)
- 经济(205227)
- 研究(130220)
- 中国(87749)
- 农(75084)
- 财(68071)
- 管理(66298)
- 学报(63253)
- 科学(58887)
- 农业(50437)
- 大学(49335)
- 教育(47523)
- 学学(46032)
- 融(43637)
- 金融(43637)
- 技术(38584)
- 业经(37648)
- 财经(33236)
- 经济研究(30327)
- 经(28379)
- 问题(27795)
- 业(26112)
- 图书(24222)
- 技术经济(22158)
- 理论(21820)
- 现代(20719)
- 版(20562)
- 商业(19692)
- 实践(19669)
- 践(19669)
共检索到655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健 陶佩君
本文首先回顾了十余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历程,进一步强调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应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举措推向深入。在总结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探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应以实施"信息富民工程"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新的切入点。为此,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本文最后讨论了实施该项工程的目标、内容和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深入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宏
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IT校园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在IT校园建设和运营阶段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模式,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建设及运营模式,本文就校企合作建设IT校园的模式及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IT校园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波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收入差距拉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低和粮食生产能力差异明显等困境。我国粮食主产区要突破困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包括耕地保护机制、农业自然灾害防范机制、粮食产业化经营机制、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农民增收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等。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现代化道路 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柯福艳
建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的基石,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等障碍性因素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认为要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深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与农业发展在农业劳动力减量提质、农业土地转用增值、农业基础建设、农产品生产、三次产业合作等方面建立起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政府要围绕这些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与公共服务。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互促共进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从规模经营到产业集群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面临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规模小、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发展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健康发展必须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产业集聚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动力。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集群发展 困境 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吴明
产业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策略,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精准扶贫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还存在对产业精准扶贫重视程度不够,利益联结比较分散,风险防控有待提升,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应从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实际出发,构建和完善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农村 产业 精准扶贫 长效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华 温连青 张梅玲
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水利行业发展滞后、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增产增收,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气候极为异常,干旱、洪涝并发,粮食安全已受到威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建设,提出着力加快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因此,如何构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财税支撑体系,已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财税支撑政策的不足,最后针对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财税支撑长效机制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
水利建设 公共产品 财税政策 长效机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亚东 黄梯云 赵春江
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 (传统农业 ) ,进而发展到现代农业 ,人类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持续几千年的历程。历史经验表明 ,农业生产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无一不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的大趋势。两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推动了农业飞速向前发展 ,可以预见到由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而引发的一次新的农业革命即将来临。生物工程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 ,信息技术将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本文以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农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为背景 ,通过对国际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我国农业信息技术...
关键词:
农业信息技术 信息集成 信息农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邢娇阳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农业信息化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通过对黑龙江、河北、河南、安徽等省689个农户进行的调查发现,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农业信息资源日趋丰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农业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从全国农村来看,农业信息化建设依然是短板,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亟需加快。应从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供给、积极培育农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困境 对策 物联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焕
自2004年国家推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来,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杰
建构优良学风是高职院校建设的应然命题。当前,高职院校的学风存在建设理念模糊、教学管理缺位,学生学习目标缺失、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纪律意识淡薄、自律性偏低、学习氛围不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通过建构制度文化管学风、全员参与育学风、科学管理促学风、就业导向强学风、产教融合助学风、特色活动浓学风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使得高职院校的学风从根本上改观,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学风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