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1)
- 2023(14165)
- 2022(11770)
- 2021(10833)
- 2020(9438)
- 2019(21634)
- 2018(21411)
- 2017(43027)
- 2016(23274)
- 2015(25930)
- 2014(25924)
- 2013(26242)
- 2012(24393)
- 2011(22001)
- 2010(22463)
- 2009(21689)
- 2008(22242)
- 2007(20616)
- 2006(18384)
- 2005(16917)
- 学科
- 济(107629)
- 经济(107505)
- 业(98272)
- 企(78682)
- 企业(78682)
- 管理(76687)
- 方法(49483)
- 农(47607)
- 数学(40888)
- 数学方法(40640)
- 财(33413)
- 业经(32179)
- 农业(31122)
- 中国(28760)
- 制(26416)
- 务(23016)
- 财务(22998)
- 财务管理(22958)
- 企业财务(21767)
- 贸(21148)
- 贸易(21137)
- 易(20587)
- 银(20380)
- 银行(20350)
- 行(19449)
- 技术(18747)
- 融(18379)
- 金融(18377)
- 体(18180)
- 策(17905)
- 机构
- 学院(350212)
- 大学(345038)
- 济(157561)
- 经济(154687)
- 管理(141177)
- 理学(120291)
- 理学院(119181)
- 管理学(117700)
- 管理学院(117043)
- 研究(111765)
- 中国(94546)
- 财(76549)
- 京(71154)
- 农(67994)
- 科学(63437)
- 财经(60486)
- 所(56834)
- 经(54803)
- 江(54367)
- 中心(53044)
- 农业(52398)
- 业大(51599)
- 研究所(50485)
- 经济学(48936)
- 北京(44898)
- 经济学院(44607)
- 财经大学(44487)
- 州(42337)
- 经济管理(39980)
- 范(39540)
- 基金
- 项目(218504)
- 科学(173831)
- 研究(161824)
- 基金(161555)
- 家(138381)
- 国家(137096)
- 科学基金(119147)
- 社会(106766)
- 社会科(101091)
- 社会科学(101062)
- 基金项目(85544)
- 省(85481)
- 自然(75018)
- 自然科(73302)
- 自然科学(73281)
- 教育(72256)
- 自然科学基金(72056)
- 划(70091)
- 资助(66181)
- 编号(65559)
- 成果(51917)
- 部(50233)
- 重点(48123)
- 创(47570)
- 发(47520)
- 业(45386)
- 国家社会(44466)
- 创新(43873)
- 课题(43368)
- 教育部(43326)
- 期刊
- 济(181570)
- 经济(181570)
- 研究(106024)
- 农(67556)
- 中国(64762)
- 财(61432)
- 管理(52818)
- 学报(48505)
- 科学(47532)
- 农业(44825)
- 融(44824)
- 金融(44824)
- 大学(37859)
- 学学(36427)
- 业经(34500)
- 财经(31253)
- 技术(29618)
- 经济研究(27822)
- 经(26851)
- 问题(25148)
- 业(23788)
- 教育(23594)
- 技术经济(20769)
- 贸(19485)
- 商业(18383)
- 世界(18064)
- 理论(17734)
- 统计(17311)
- 现代(17030)
- 经济问题(16404)
共检索到532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偲凤 陶建平 蔡勋 黄琦
中国农业保险实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以来,市场供给侧结构发生较大程度改变,探究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的演变趋势和其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农业保险市场机制的完善。基于2007-2015年省际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变动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特征,探讨供给侧结构变动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对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非线性的双重门限效应,门限值将各个省份按市场结构类别划分为三种:市场集中度水平较低区域(≤0.784 1)、中等区域(0.784 1-0.982 7)、较高区域(≥0.982 7),其农业保险密度的增长系数分别为-0.448 4、-1.777 4、-32.142 9。而大部分省份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整体上呈现市场集中度由高向低的变化趋势,表明市场供给侧结构变动即市场集中度下降促进了农业保险市场发展。因此,适度开放农业保险市场,增强经营主体的效率;开发满足不同类型农户保险需求的农业保险产品,促进农业保险业务多元化发展;加强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促进有序竞争将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偲凤 陶建平 蔡勋 黄琦
中国农业保险实施中央财政保费补贴以来,市场供给侧结构发生较大程度改变,探究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的演变趋势和其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农业保险市场机制的完善。基于2007-2015年省际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变动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之间的非线性特征,探讨供给侧结构变动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侧结构对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非线性的双重门限效应,门限值将各个省份按市场结构类别划分为三种:市场集中度水平较低区域(≤0.784 1)、中等区域(0.784 1-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我国加入WTO后,弱质农业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威胁,迫切需要保险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但是,我国商业化经营的农业保险却陷入了"供给不足,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境地。本文指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和供求的双重正外部性是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但在我国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则是制度供给不足。因而提出了增加制度供给,构建合理农业保险体系,以纠正市场失灵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市场失灵 制度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辉 李永芳
农业保险是通过保险的手段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与农业科技、农业金融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纵观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农业保险长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本文通过构建非均衡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程度,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调控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提升农业保险制度管理农业生产风险的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超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模型分析了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相应的福利影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形作为基准,考察了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低、高价保险的产出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保险业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对低、高价保险采取不同的政策,以谋求最优产出配置。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福利影响 保险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辉 李永芳
文章以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采用模型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进行了检验,探讨了减小和消除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非均衡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林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农业保险各主体——农民、保险公司、政府三者在不同风险情形下的行为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民 保险公司 政府 博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乐柱 孟兆娟
我国是农业巨灾发生频繁的国家,但至今尚没有建立有效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究其根源,农业巨灾保险的正外部性是产生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并实施对农业巨灾保险的补贴机制是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业巨灾 正外部性 政府主导 补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琳
我国再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而需求潜力巨大的问题。造成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对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巨灾风险的认识不够以及技术与服务水平的限制等。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 ,再保险市场将是开放最彻底的一个领域。面临严峻的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局势 ,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国内再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问题 ,促使我国再保险市场早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智 姚鹏 杨光
本文基于1999~2013年中国保险市场数据,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交替条件期望算法,考察了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保险消费是否存在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增强,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下保险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在进一步细分寿险市场和非寿险市场后发现,寿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整体保险市场类似,而非寿险市场无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关键词:
保险市场 经济增长 交替条件期望算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景波 佟国光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表明,农业弱质性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制约。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管理和经济补偿功能,是克服农业弱质性的有效制度安排。本文系统分析了农业弱质性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及农业保险的信贷支持效应,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立法、创新银保合作运行机制、完善农业保险的财税补偿机制和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弱质性 信贷风险 农业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左斐
相比直接的灾后财政救济,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能实现对财政投入效果的放大。本文在对中国和其他实施农业保险国家的对比中总结出对农业保险财政投入的范围、形式,重点剖析了利用农业保险实现财政投入放大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方法和指标,并据此对我国主要农险经营模式的实际放大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针对现实提出应总体上提高中央财政对农险保费的补贴比例,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投入,及丰富财政投入形式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岚 王静 王新利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巨灾频发,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尽管我国农业保险在“十四五”期间发展快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赔付不足、补偿力度低、保障水平不高等。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非均衡问题,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在模型设计中,结合市场均衡策略与长期均衡,考虑农业再保险公司和政府的作用,利用Matlab仿真分析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非均衡主要受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经营规模、保险品种等因素影响。此外,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非均衡在各省份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农业保险及再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借鉴,也可为进一步改善农业巨灾保险市场的非均衡现状、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巨灾保险 非均衡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