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8)
- 2023(15157)
- 2022(12471)
- 2021(11316)
- 2020(9748)
- 2019(21574)
- 2018(21245)
- 2017(42276)
- 2016(22640)
- 2015(25045)
- 2014(24941)
- 2013(25101)
- 2012(23240)
- 2011(20701)
- 2010(21018)
- 2009(19964)
- 2008(20168)
- 2007(18428)
- 2006(16547)
- 2005(15037)
- 学科
- 济(102621)
- 经济(102504)
- 业(98191)
- 企(78477)
- 企业(78477)
- 管理(75461)
- 农(47451)
- 方法(44420)
- 数学(36097)
- 数学方法(35867)
- 财(34251)
- 业经(32207)
- 农业(31505)
- 中国(28586)
- 制(25135)
- 务(22351)
- 财务(22341)
- 财务管理(22303)
- 企业财务(21208)
- 银(19503)
- 银行(19473)
- 地方(19294)
- 技术(19044)
- 行(18646)
- 贸(18428)
- 贸易(18417)
- 易(18009)
- 体(17622)
- 策(17497)
- 融(17001)
- 机构
- 学院(338064)
- 大学(331934)
- 济(148779)
- 经济(146126)
- 管理(135876)
- 理学(116766)
- 理学院(115653)
- 管理学(114184)
- 管理学院(113557)
- 研究(108295)
- 中国(90340)
- 财(72396)
- 京(68072)
- 农(67423)
- 科学(63466)
- 财经(57442)
- 所(54624)
- 经(52238)
- 农业(51667)
- 江(51612)
- 业大(51145)
- 中心(50761)
- 研究所(49020)
- 经济学(46269)
- 北京(42510)
- 财经大学(42451)
- 经济学院(42178)
- 州(40676)
- 范(38983)
- 师范(38581)
- 基金
- 项目(219612)
- 科学(175765)
- 基金(163465)
- 研究(161509)
- 家(141438)
- 国家(140099)
- 科学基金(121929)
- 社会(107920)
- 社会科(102121)
- 社会科学(102097)
- 基金项目(86287)
- 省(85480)
- 自然(77005)
- 自然科(75279)
- 自然科学(75257)
- 自然科学基金(74008)
- 教育(71273)
- 划(70557)
- 资助(66077)
- 编号(64283)
- 成果(51147)
- 部(49860)
- 重点(48651)
- 发(48276)
- 创(47836)
- 国家社会(45632)
- 业(45293)
- 创新(44114)
- 制(43009)
- 教育部(42921)
- 期刊
- 济(170050)
- 经济(170050)
- 研究(100642)
- 农(67522)
- 中国(60809)
- 财(56545)
- 管理(50992)
- 学报(49630)
- 科学(48160)
- 农业(44914)
- 融(41453)
- 金融(41453)
- 大学(38841)
- 学学(37600)
- 业经(33329)
- 财经(29043)
- 技术(27449)
- 经济研究(26208)
- 经(24981)
- 业(23431)
- 问题(23342)
- 教育(22751)
- 技术经济(19121)
- 商业(17063)
- 贸(16861)
- 世界(16657)
- 版(16515)
- 现代(16429)
- 理论(15602)
- 农村(15595)
共检索到50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卓 尹航
基于我国农业保险农户参保率存在典型的"区域分化"特征这一事实,本文在估算省际农险农户参保率基础上,在宏观数据维度构建了农业保险农户参保决策方程,对农险农户参保率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中、西部地区较高的农险农户参保率,实际是种植结构中"粮棉油糖"作物占比较高、参保地政府隐性规制约束力度较强,以及替代性收入渠道匮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东部地区较低的农险农户参保率,一方面是源自非农性收入可获性高降低了农险的风险补偿价值;另一方面较弱的参保规制约束及农险产品所提供的风险保障无法对接农户风险需求,也使得农险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户的吸引力。最后,考虑到农险参保"区域分化"特征的存在将使得农险"扩面"目标的实现在不同地区存在完全不同的政策路径,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业保险 信贷可得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贷配给 农业保险 信贷可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鑫鑫 谢金华 杨钢桥 黄丹
为探讨社会网络、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利用2019年武汉城市圈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未产生直接显著影响。第二,保险认知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以有效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第三,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农户保险认知进而促进其农业保险参保行为,且保险认知起完全中介作用。鉴于此,应加强农户间以及农户与村干部的交流,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等,以更有效地促进农户参与农业保险。
关键词:
社会网络 保险认知 农业保险 参保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驰 张崇尚 仇焕广 吕开宇
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是否会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对现有粮食安全一揽子政策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评估。本文基于2015年四省1039户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影响,投保地块有机肥的施用概率比未投保地块低3%~7%左右。这表明,我国"低保障、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激励可能存在不一致,从而难以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果。因此,未来农业保险政策的改善,要有效规避其对长期投入的可能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不同激励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种植 有机肥 道德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驰 张崇尚 仇焕广 吕开宇
农业保险参保行为是否会影响有机肥的施用?对此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对现有粮食安全一揽子政策的相互关系做出科学评估。本文基于2015年四省1039户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以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保行为对有机肥施用有显著负影响,投保地块有机肥的施用概率比未投保地块低3%7%左右。这表明,我国"低保障、广覆盖"的农业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的激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粮食种植 有机肥 道德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沈大娟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农业保险;除此之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程度也是投保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沈大娟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荣 沈大娟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秋月 董晓林 吕沙
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银保互动产生的基础及其对信贷配给影响的内在逻辑,论证银保互动在农业保险中发挥抵押担保替代作用的可能路径,并结合宏观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对我国银保互动试点的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缓解农户信贷配给的必要条件和改进措施。研究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保障范围单一,保险赔付与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并未完全建立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银行未有风险第一赔付人的绝对控制权;政策性保险的基本条款、风险关联性和进阶条款的设置均不能很好地契合银保互动在农业保险中发挥抵押担保作用的基础条件和内在逻辑。因此,"银保互动"有效发挥抵押担保替代作用所具备的合理形式应以指数保险作为银保互动的基础农业保险类型,保险的第一赔付人为银行,以实现银保互动各主体间高效地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伟 田杰 杜军 李建平
本文基于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提出了影响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意愿的因素假说。然后,通过对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省份河南4县市的农户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发现,农民的文化程度、收入、农户遭受的风险种类数、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态度及农业保费的高低是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牛佳 耿献辉
水果种植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是农户风险管理的需要,也是国家支农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农户对种植保险的支付意愿对促进水果特色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梨主产区的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Tobit模型估计不同保额水平下农户对梨种植保险的支付意愿和偏好,探析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4.5万元/hm~2和7.5万元/hm~2两种保额水平下,分别有91.39%和92.00%的农户愿意购买梨种植保险,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1 086.60元/hm~2和1 780.47元/hm~2,即提高保额后,愿意购买保险的农户比例增加但农户对单位保额的平均支付金额下降。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中,农业保险购买经历的边际影响最高,其次为梨纯收入占比、梨种植保险的重要性认知和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感知,其他个人特征、经营特征如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人均纯收入、梨平均种植规模等对保险的支付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特征和保险特征对高保额水平保险的支付意愿影响比对低保额水平产品的影响更大。农户对梨保险的重要性认知、农业保险的购买经历以及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在影响其对不同保额水平的保险支付意愿时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地方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户特征和保险发展水平有序开展特色水果保险试点,逐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户的风险信息获取能力和保险认知程度,从根本上激发农户对特色水果保险的内在需求;实施差异化的农险补贴政策,将补贴效率与不同时期的农险发展目标相匹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乐芬 裴雪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巨灾风险愈加突出,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巨灾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异质性经营主体巨灾风险分散的需求,笔者基于2016年对江苏省6个市2 251户种植业农户的田野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农户角度评价江苏省农业保险巨灾理赔政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别对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巨灾理赔政策效应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保险公司在勘察定损、赔案处理各环节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雄 胡新艳
从要素市场替代视角分析农户信贷困境的解决思路,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验证分析农业服务外包与农户农业信贷之间的互动替代可能性,研究发现,农业服务外包会显著减少农户对非正规信贷的依赖,农业服务外包水平提高,农户进行农业非正规信贷投入的概率降低,资金投入数量减少;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服务外包对农业信贷投入的替代效应会随农户种植规模扩大而强化,但在丘陵山区会被弱化;机制分析表明,农业服务外包通过减少农户生产性投资,进而减少其信贷投入。工具变量法验证了上述结论。建议充分发挥农业服务经营投资对农户信贷投入的替代效应,帮助小农户绕过资金信贷约束,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同时重视制定面向农业生产性服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军 谭思 孔祥智
本文利用2015年北方6省12县种植业保险的调研数据,基于渗透度、使用度和效用度的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法和排斥度测算方法测量了各省份的农业保险排斥程度,并运用回归方程和Oaxaca-Blinder方法从供给排斥、主动排斥和确实无需求三个角度测算和分解了农业保险排斥的诱因。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最高,山东省农业保险排斥程度最低。各地区的农业保险排斥普遍是供给排斥、主动排斥和确实无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受经济状况、交通便利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政府和保险公司应依据农业保险排斥的诱因有的放矢,降低农业保险排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黑龙江省新农保资金筹集制度完善研究——基于农民保险金收入替代率的视角
新业态从业人员养老保险的参保选择: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越高越好吗?——基于基金可持续和养老金替代率的视角
种植行为及保险决策在不同收入结构农户间的差异分析
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对高意愿低行为的现象解释
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的选择偏好及其价值估算——以绿肥种植为例
收入结构、融资约束与农户的农业保险偏好——基于安徽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
基于农户的能源作物种植成本收益及替代性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种植为例
水价对农户灌溉用水投入的影响—基于要素替代视角
有限理性的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与风险偏好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不足的一个解释
小规模农户参保行为特征与农业保险创新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