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1)
- 2023(10711)
- 2022(8881)
- 2021(8493)
- 2020(7330)
- 2019(16484)
- 2018(16613)
- 2017(32639)
- 2016(17800)
- 2015(19932)
- 2014(20135)
- 2013(20189)
- 2012(18669)
- 2011(16663)
- 2010(17435)
- 2009(16962)
- 2008(17424)
- 2007(15841)
- 2006(14741)
- 2005(13689)
- 学科
- 业(87910)
- 济(80758)
- 经济(80638)
- 企(70509)
- 企业(70509)
- 管理(64133)
- 农(45845)
- 方法(32354)
- 农业(30173)
- 业经(29463)
- 财(28544)
- 数学(24668)
- 数学方法(24454)
- 制(24092)
- 中国(23757)
- 务(19139)
- 财务(19119)
- 财务管理(19092)
- 企业财务(18051)
- 体(17992)
- 技术(16461)
- 策(16306)
- 贸(15233)
- 贸易(15223)
- 易(14867)
- 银(14819)
- 银行(14809)
- 体制(14546)
- 行(14270)
- 和(13601)
- 机构
- 学院(265762)
- 大学(258838)
- 济(120914)
- 经济(118709)
- 管理(107920)
- 理学(91449)
- 理学院(90666)
- 管理学(89582)
- 管理学院(89085)
- 研究(85104)
- 中国(72773)
- 财(60579)
- 京(53997)
- 农(52263)
- 财经(46101)
- 科学(45586)
- 所(42829)
- 江(42808)
- 经(41520)
- 中心(39512)
- 农业(39303)
- 业大(38032)
- 研究所(37338)
- 经济学(35956)
- 北京(34722)
- 州(33332)
- 财经大学(33287)
- 经济学院(32538)
- 经济管理(31597)
- 范(31456)
- 基金
- 项目(156882)
- 科学(125618)
- 研究(122545)
- 基金(114639)
- 家(96227)
- 国家(95152)
- 科学基金(83492)
- 社会(81092)
- 社会科(76494)
- 社会科学(76471)
- 省(62270)
- 基金项目(60298)
- 教育(54780)
- 编号(51372)
- 自然(50064)
- 划(49678)
- 自然科(48873)
- 自然科学(48860)
- 自然科学基金(48054)
- 资助(46349)
- 成果(41877)
- 部(36412)
- 业(36354)
- 创(35193)
- 发(35026)
- 课题(34258)
- 重点(34140)
- 制(33518)
- 国家社会(33132)
- 性(32831)
- 期刊
- 济(150505)
- 经济(150505)
- 研究(87005)
- 农(55058)
- 中国(55037)
- 财(49134)
- 管理(43239)
- 农业(36447)
- 融(33674)
- 金融(33674)
- 科学(33199)
- 学报(31701)
- 业经(30758)
- 大学(26548)
- 教育(25348)
- 学学(25032)
- 技术(24069)
- 财经(23757)
- 经济研究(22073)
- 问题(20976)
- 经(20517)
- 业(18545)
- 技术经济(16018)
- 农村(15243)
- 村(15243)
- 贸(15163)
- 世界(14957)
- 农业经济(14441)
- 商业(14366)
- 经济问题(13913)
共检索到425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祖辉 傅琳琳 李海涛
本文回顾与评价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的三次重大调整与改革,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农业供给不足的改革;八十年代中期农业供给结构单一的调整;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业供给过剩的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同时,本文阐述了农业供给侧的基本特点,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问题的实质是农业供给侧制度变迁滞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调整重点应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推进农业调控体制改革,优化农业供给侧治理结构;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侧经营水平;推进农业要素制度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侧配置效率。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 改革重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云虹 赵硕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从甘肃省农业结构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供需信息不对称,区域结构不合理、未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建设落后、农机农技水平较低,结构调整的人才支撑不足、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等,进而强调将农业结构调整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相结合,从优化农业产业、产品和区域结构,降低农业生产、物流和要素成本,合理定位政府、农民、市场三者关系,补齐农业基础设施、技术和投资短板,促进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倡导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培训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直面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基于增强农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目标的实现,把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化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小琼 贾培瑶 刘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为使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促进形成结构更趋合理、保障更为有力的产品供给。以河北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探讨了河北省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最后则针对性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农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永秀
《改革》创办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立意比较新。《改革》提出的"用专业眼光看经济、用经济眼光看中国",这个很重要。二是在改革理论的发展、完善上。三是现实问题的解决。四是品牌。《改革》不但能做成全国的品牌,而且取得两个第一。所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铄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入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联结,通过测算国民经济17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最终需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 投入产出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铄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就是要强化供给领域的结构性改革,从生产领域入手,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而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需要通过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文章利用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联结,通过测算国民经济17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结合产业关联分析来测度最终需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顿姣 何蒲明
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是核心。文章在分析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与意义,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种植结构 供给侧 现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顿姣 何蒲明
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是核心。文章在分析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与意义,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 种植结构 供给侧 现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30年来,极大地改变了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即从以往供给严重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不少品种的农产品还出现供大于求。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与非农产业相比,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市场风险更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还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遵循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市场化 农业比较利益 政府特殊扶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30年来,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即从以往供给严重短缺到供求平衡,不少品种的农产品还出现供大于求。农业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不容否定的,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但是,与非农产业相比较,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市场风险机率更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遵循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形成有利干科举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从制度上更好的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农业 市场化 回顾 前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论文从金融角度透视农业供给侧改革,分析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探讨金融服务的支持重点和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