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7)
2023(13142)
2022(10787)
2021(10031)
2020(8555)
2019(19057)
2018(19174)
2017(37196)
2016(20391)
2015(22637)
2014(22572)
2013(22634)
2012(20899)
2011(18807)
2010(19308)
2009(18437)
2008(18842)
2007(16997)
2006(15499)
2005(14224)
作者
(59778)
(50094)
(49880)
(47581)
(31698)
(24035)
(22474)
(19335)
(18847)
(17938)
(17138)
(16693)
(16251)
(16026)
(15689)
(15227)
(14697)
(14677)
(14524)
(14302)
(12752)
(12502)
(12217)
(11530)
(11349)
(11291)
(11219)
(11004)
(10063)
(9931)
学科
(90369)
(89493)
经济(89375)
(72748)
企业(72748)
管理(67086)
(46559)
方法(36884)
业经(30773)
农业(30705)
(29999)
数学(28814)
数学方法(28621)
中国(25423)
(24757)
(20265)
财务(20254)
财务管理(20224)
企业财务(19237)
(18503)
技术(17874)
(16917)
(16527)
贸易(16516)
(16255)
银行(16235)
(16127)
(15711)
地方(15101)
(15012)
机构
学院(302007)
大学(295560)
(132888)
经济(130476)
管理(118259)
研究(102605)
理学(101106)
理学院(100053)
管理学(98754)
管理学院(98184)
中国(83288)
(64974)
(63876)
(61987)
科学(60072)
(52874)
财经(50274)
农业(48945)
(47768)
研究所(47348)
中心(46999)
业大(46763)
(45558)
经济学(40088)
北京(39058)
(36855)
(36828)
财经大学(36714)
师范(36470)
经济学院(36342)
基金
项目(190625)
科学(152247)
研究(141182)
基金(140491)
(121848)
国家(120663)
科学基金(104321)
社会(92648)
社会科(87587)
社会科学(87566)
(75377)
基金项目(74770)
自然(66003)
自然科(64487)
自然科学(64470)
自然科学基金(63408)
教育(62908)
(61856)
编号(56744)
资助(56026)
成果(45564)
(43427)
重点(42879)
(42398)
(42114)
(41919)
创新(38692)
课题(38666)
国家社会(38559)
(38374)
期刊
(158211)
经济(158211)
研究(93246)
(64658)
中国(60680)
(51456)
管理(46109)
学报(44025)
科学(43766)
农业(43200)
(35233)
金融(35233)
大学(34522)
学学(33095)
业经(31443)
教育(26583)
财经(25623)
技术(25484)
经济研究(24020)
(22879)
(22120)
问题(21772)
技术经济(16988)
世界(16078)
(15936)
商业(15393)
农村(15233)
(15233)
现代(14997)
(14710)
共检索到466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静静   杨强   祝宏辉  
文章运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法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动态演变及其空间差异与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具有一定梯度效应,未来可能会出现微弱的两极分化态势;(2)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存在地区不均衡,其不均衡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3)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形成空间差异的原因依次是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区域内差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晓波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和工业推动。近年来,消费和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4%。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释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鉴于此,需要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对未来消费前景作出前瞻性判断。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晓波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和工业推动。近年来,消费和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4%。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释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鉴于此,需要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对未来消费前景作出前瞻性判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高度开放,与世界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不断加深。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论是总量平衡还是结构调整,不论是农业增效还是农民增收,不论是业态创新还是发展动能换挡,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市场的因素,不能不考虑世界农业和国外农业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在全球视野下来谋划、在国际竞争中求发展、在统筹两个市场中保稳定保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璠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约束,国内农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三量齐增",部分农产品短缺、部分过剩,大多数农产品质量难以过关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结构、降成本、提品质、促改革、强安全、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维国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宏观经济调控包括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在需求管理应对我国经济问题边际效应日益递减、实施成本与风险已高于预期成效的当下,引入供给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高库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等问题大都根源于供给侧,因此要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力以及制度安排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我国农产品更有效率效益、更可持续的供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建利  邢娇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首要任务是保供给,核心内容是调结构,关键环节是提品质,重要举措是促融合,顺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去除库存、满足需求、降低能耗、促进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补贴政策不完善等,已成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以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为不断提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在构建供给侧结构形成与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历史制度研究方法,回溯1978~2015年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演进历程。主要围绕放松管制与市场化主线梳理调控发生、发展和演进机理,概括不同阶段的调控特征,从克服"市场失灵"的内生性调控与"政府失灵"的外生性调控两个维度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增进行政性管制的适应性、优化经济性管制激励方向、促进社会性管制前瞻性建构以及通过部门职能整合提高管制绩效等措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子琳  申鹏  
我国农业结构失衡依然较为突出。从内在根源上看,导致这一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衡、产业链协同机制不全、宏观调控机制滞后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大任务持续推进,也应着眼根源性问题,切实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均衡化,并做好农业产业链协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等的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子琳  申鹏  
我国农业结构失衡依然较为突出。从内在根源上看,导致这一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衡、产业链协同机制不全、宏观调控机制滞后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大任务持续推进,也应着眼根源性问题,切实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均衡化,并做好农业产业链协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等的制度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子琳  申鹏  
我国农业结构失衡依然较为突出。从内在根源上看,导致这一失衡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衡、产业链协同机制不全、宏观调控机制滞后等。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抓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大任务持续推进,也应着眼根源性问题,切实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均衡化,并做好农业产业链协同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等的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富全  赵序海  
会计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且在不断地发展。从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会计的发展基本上是随着社会经济在发展、为了适应外部投资者的需要而发展,它以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发展为主,属于传统的需求端引导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战略,供给侧改革思路也必将对未来会计发展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会计本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和龙  葛新权  刘延平  
当前,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粮食"三量齐增"、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紧箍咒"越绷越紧、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机遇,透视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方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主线。农产品去库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原因,农业缺乏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原因,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供给学派以及农业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三条主要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形成现代农业生产主体;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现代农业全新业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