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9)
- 2023(12264)
- 2022(9947)
- 2021(9204)
- 2020(8084)
- 2019(18074)
- 2018(18368)
- 2017(36963)
- 2016(19664)
- 2015(22517)
- 2014(22426)
- 2013(22554)
- 2012(20660)
- 2011(18542)
- 2010(19180)
- 2009(18466)
- 2008(18532)
- 2007(17019)
- 2006(15355)
- 2005(13931)
- 学科
- 济(95587)
- 业(95544)
- 经济(95478)
- 企(77531)
- 企业(77531)
- 管理(70519)
- 农(46789)
- 方法(42949)
- 数学(34554)
- 数学方法(34011)
- 业经(32421)
- 农业(30951)
- 财(26554)
- 中国(23885)
- 制(20488)
- 技术(19784)
- 务(18750)
- 财务(18708)
- 财务管理(18686)
- 企业财务(17600)
- 贸(17397)
- 贸易(17387)
- 易(16974)
- 策(16952)
- 理论(15720)
- 地方(15695)
- 和(15390)
- 体(15329)
- 划(14878)
- 银(14197)
- 机构
- 学院(300752)
- 大学(291242)
- 济(134983)
- 经济(132664)
- 管理(126506)
- 理学(109114)
- 理学院(108256)
- 管理学(106668)
- 管理学院(106158)
- 研究(89796)
- 中国(73870)
- 财(61312)
- 京(59875)
- 农(56307)
- 科学(50166)
- 财经(48683)
- 江(45916)
- 业大(44405)
- 所(44112)
- 经(43840)
- 农业(42820)
- 中心(42454)
- 经济学(40186)
- 研究所(39211)
- 北京(37561)
- 经济管理(36653)
- 经济学院(36483)
- 州(36220)
- 财经大学(35328)
- 商学(34325)
- 基金
- 项目(188990)
- 科学(151476)
- 研究(143467)
- 基金(138289)
- 家(116908)
- 国家(115780)
- 科学基金(102391)
- 社会(94511)
- 社会科(89583)
- 社会科学(89562)
- 省(76244)
- 基金项目(72623)
- 教育(64010)
- 自然(63512)
- 自然科(62125)
- 自然科学(62115)
- 自然科学基金(61084)
- 划(60789)
- 编号(59546)
- 资助(57198)
- 成果(46367)
- 部(42553)
- 发(42449)
- 创(42322)
- 重点(40919)
- 业(40780)
- 课题(39285)
- 创新(38723)
- 国家社会(38715)
- 制(37677)
- 期刊
- 济(156603)
- 经济(156603)
- 研究(86479)
- 农(58311)
- 中国(53925)
- 管理(49935)
- 财(47848)
- 农业(39353)
- 科学(38036)
- 学报(35734)
- 业经(33169)
- 融(31092)
- 金融(31092)
- 技术(29757)
- 大学(29630)
- 学学(28477)
- 财经(24073)
- 教育(23630)
- 经济研究(23572)
- 问题(21868)
- 经(20809)
- 业(20510)
- 技术经济(18959)
- 商业(16884)
- 统计(16599)
- 策(15651)
- 世界(15409)
- 现代(15334)
- 贸(15224)
- 农村(14868)
共检索到447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德宁
在城乡分割的体制下,我国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封闭发展,农业产业链也被分割在不同地区和部门,无法整合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整合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市场地位,使农民能够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非农产业环节的收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和比较了我国当前农业产业链整合中存在的集贸市场直接交易型、专业市场批发交易型、农民合作组织型、"公司加农户"型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利弊,提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选择农民合作组织型农业产业链整合模式作为未来农业产业链整合的主导模式,使农户能够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建立起各种农民合作组织,从而把农户经营的产业链延伸到农产品生产的产前和产...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合作化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周丹丹
农业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价值型"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进行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是推进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分析,构建出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整合框架,进而提出电子商务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整合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产后加工链环和产后销售链环是农业产业链的关键链环,而加工企业主导的整合模式与物流中心主导的整合模式是促进其价值整合的两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构建基于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是其价值整合的技术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荆会云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产品的产业链也同时也随之提高,升级产业链模式,科学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产品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传统的产业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产品产业链的需求,因此注重发展科技,不断提升品质,提高农户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是当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整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链 整合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秦向阳 肖碧林
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链、辽宁辉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北京通州观赏鱼产业链三个典型农业产业链构建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生产部门延伸、加工部门推进、服务部门引领三种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并分别针对三种产业链构建模式特征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构建模式 典型案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王文海
我国已步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换挡的新时期,如何保障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链条上的相关经营主体互利共生与合作共赢,意义重大。该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提出新常态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黏合剂",基于"核心企业+现代服务业"搭建服务平台是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调节器,并由此形成链条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链族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以及链网式服务平台整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有效推动上述模式的优化,利用生物共生理论,基于不同整合模式共生能量形成与分配,剖析了农业产业链整合运作的机理,并从契约调优、分配激励和协同增值等角度进行了机制设计,以期为企业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基于农户和消费者满意的、城乡产业互动的双动力驱动机制是"以工促农"机制动力模式的最佳选择,其价值基础在于农业产业链上存在着价值链联结点,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联结点,遵循先内后外的价值发现与再创造路径,持续地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动态农业产业链群。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以工促农 动力模式 技术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满明俊
本文在对重庆市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调查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归纳为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政府主导型产业连融资、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三类。结合案例分析,认为三种融资类型分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成效主要包括降低信贷风险和成本,促进金融资本与农业长期结合,为农业担保创造条件;但也存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产业链结构性缺陷、土地流转不规范、抵押替代物估值难等制度障碍。最后,研究得出促进农业产业链融资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桂君 王虹
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国际实践近年来,世界银行和发达国家普遍把农业产业链金融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层次。国际上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有四个:一是洪都拉斯发展银行的芭蕉产业链模式。由当地芭蕉龙头出口企业Inalma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锁定市场风险,由美国援建的农户培训发展机构对龙头企业和农户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来控制产品质量,由洪都拉斯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梁
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步提升,需要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本文以陕西省农业产业化为出发点,分析了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内涵,模式发展以及绩效表现情况,并进一步对农业产业链融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融资模式 绩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英
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我国农业产业变革的主题从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迅速聚焦到农业信息化和互联网领域,后期还会进一步扩展到农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的解构正在发生,将成为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未来互联网将显著改造传统农业产业链,同时,产业资本跨界进入农业互联网领域,启动农村扩张战略,布局农产品电商、农村消费品电商以及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产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后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山 奉公
当前,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农业互联网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转型,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扩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提高农村金融的社会化服务。以农业互联网为基础的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优化。因此,应科学地把握农业互联网和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精神内涵,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对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江波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支撑。农业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体系。农业产业融合产业链运作模式可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科技带动型模式等。这四种模式均注重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相联结的整体性,强调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的有效联结、相互协作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其价值链的运作应通过组织、共享、参与的"多环管理"和组织链、物流链、信息链的"多链管理"和横向、纵向、空间的"多层管理"发挥功能,并将延链、补链、强链视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进而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利益链不断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 价值链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融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江 刘朝阳 朱远思 梁晓聪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征信系统支持下的支农信贷新模式与传统支农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认为信用体系建设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征信系统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融入信贷信息管理体系,为支农信贷增加一个风险缓释安排,能有效解决支农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贷款模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与优化建议,为拓宽支农贷款之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依托征信系统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支农贷款 农业产业链 征信系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西川 程恩江
在我国农户分化与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农户小额贷款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借助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内嵌保险元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初步实现了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基于对"五里明模式"与"六方合作+保险模式"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概括了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发展背景、运行机制及其特点,从盈利性、交易成本、风险控制、抵押担保与政府作用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其理论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已有的三种农村金融研究范式对于指导信贷支农政策的局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宁
文章从经济研究方法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角度,以农业企业产业链延伸为主题,对农副产品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和食品安全两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并以陕西杨凌本香集团"有机型安全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为例,利用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方法,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以保证农副产品的食品安全,从而得出正确的研究理论和符合地方特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生产控制模式 食品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