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8)
2023(19135)
2022(15955)
2021(14683)
2020(12470)
2019(28069)
2018(28217)
2017(54768)
2016(29899)
2015(33714)
2014(33866)
2013(33843)
2012(30822)
2011(27823)
2010(28212)
2009(26475)
2008(26352)
2007(23932)
2006(21823)
2005(19693)
作者
(87306)
(72651)
(72240)
(68742)
(46123)
(34611)
(32614)
(28372)
(27523)
(26124)
(24662)
(24410)
(23265)
(23134)
(22458)
(22047)
(21608)
(21425)
(20858)
(20837)
(18219)
(17972)
(17607)
(16612)
(16449)
(16277)
(16226)
(16225)
(14684)
(14336)
学科
(127305)
经济(127118)
(112050)
管理(101570)
(92741)
企业(92741)
方法(52894)
(50120)
数学(42520)
数学方法(42134)
业经(38141)
(37999)
中国(35377)
农业(33220)
(29932)
(25166)
财务(25087)
财务管理(25044)
地方(24534)
企业财务(23725)
(23592)
技术(23095)
(22545)
贸易(22531)
(22077)
(21935)
环境(21629)
(21617)
理论(21413)
(21006)
机构
学院(438820)
大学(435544)
(182804)
经济(178976)
管理(176559)
理学(151468)
理学院(149944)
管理学(147750)
管理学院(146971)
研究(143636)
中国(112274)
(93383)
(87137)
科学(85583)
(79040)
(71783)
财经(68352)
(67160)
业大(66112)
中心(65680)
研究所(64333)
(61880)
农业(60685)
北京(58889)
(54533)
经济学(54149)
师范(54073)
(53410)
(51355)
财经大学(50109)
基金
项目(285840)
科学(226377)
研究(213660)
基金(207956)
(179121)
国家(177515)
科学基金(153829)
社会(136643)
社会科(129289)
社会科学(129255)
(112497)
基金项目(110289)
自然(97879)
教育(96089)
自然科(95535)
自然科学(95515)
自然科学基金(93842)
(92673)
编号(88299)
资助(84497)
成果(71415)
(63471)
重点(62997)
(62213)
(60870)
课题(59701)
创新(56338)
(56177)
国家社会(55914)
教育部(54578)
期刊
(213009)
经济(213009)
研究(132059)
中国(86940)
(77093)
(68559)
管理(68483)
学报(64334)
科学(61603)
农业(51929)
大学(50331)
学学(47673)
(43904)
金融(43904)
教育(43882)
业经(39353)
技术(38750)
财经(33955)
经济研究(31809)
(29126)
问题(28872)
(27104)
技术经济(23207)
现代(21400)
理论(21112)
商业(20960)
(20796)
科技(20570)
(20115)
世界(19817)
共检索到662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川  陈静  袁梦琛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及相关技能都得以改善。然而,就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仍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特征,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化的提速,农业产业链碳排放问题也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剖析其低碳化的内外作用机制,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持续低碳化内外作用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川  陈静  袁梦琛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及相关技能都得以改善。然而,就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仍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特征,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化的提速,农业产业链碳排放问题也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剖析其低碳化的内外作用机制,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持续低碳化内外作用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洪群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不仅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抢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应对新挑战的主动作为,符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是产业链供应链涉及的所有环节、所有主体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低碳运行模式,实现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碳排放持续降低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但存在产业链供应链含“碳”量高、技术创新应用不足、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要立足“双碳”战略要求,遵循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规律,通过产业产品升级减碳、用能用料源头减碳、技术创新应用减碳、空间优化布局减碳、精细高效管理减碳等多措并举,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利庠  张喜才  
本文应用约翰森模型、VEC模型等来研究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价格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内的变动关系,并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玉米、油菜籽、蛋鸡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长期协整关系不存在,市场连接不畅。籼稻、粳稻、小麦、大豆、活猪、肉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恢复协整的速度较慢。农产品受到上下游价格波动挤压,其价格可以传导到上下游,但反之,则不成立。据此,笔者提出了双层市场流通格局、价格应急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艳  左瑞瑞  陈淑芬  
本文从产业链视角着手,从四个维度出发,阐述农业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我国农业产业链的成长机制,并提出我国农业发展路径,旨在优化农产品结构,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步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何菊芳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游建民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游建民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齐振宏  王培成  
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载体,如何使农业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共生耦合,使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统一,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建立有效的共生耦合机制以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关键。本文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主体间的互动机理,研究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共生耦合机制,即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和利益合作与风险分享机制;最后以武汉市东西湖发展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尹昌斌  张继承  
以循环农业模式体系构成研究为切入点,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及空间结构,总结循环农业产业链的三种网络形式及特征;其次,探寻纵向闭合产业链条内的产业关联及链条结构,提出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由外循环及内循环两条物质循环路径流程构成;再次,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循环农业体系产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提出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动力机制包括: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内源动力机制,以及以政策制度、技术创新、市场建设、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外源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晔  孟亚君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产业链管理尤其是园艺产业链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国家,如发达国家的美国、荷兰和发展中国家巴西作为案例,分析其农业产业链管理及其运作的实践,以期从中吸取经验、获得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伟  
作为要素协同共生动态系统的资源型产业链,其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并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此过程中,资源型产业链的碳排放随着产业链演进的变化而变化,知识共享与合作程度的提升促进产业链碳排放的降低。该文基于资源型产业链的特征,从产业链演进过程碳排放的特点、产业链低碳化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低碳化升级作用机理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一体化的立体分析框架,剖析了在不同的演进阶段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变化状况,指出了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数字经济蓝海发展态势渐显,抓牢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破解制约“三农”发展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凭借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空间、智能应用等一众衍生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深度治理、促进数字转型,数字实体双向融合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筑牢根基。据此,应以延链、强链、补链、融链为导向,通过盘活农业数据要素存量、延伸数字平台服务范围、拓展数字空间合作范畴、推进数字应用转化创新等举措,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景峥  张忠新  
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低碳化之路困境重重,表现为尚未建立完善农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我国农民传统的"高碳"农业生产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实施低碳农业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民素质有待提高,低碳农业技术研发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不足。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农业走低碳化之路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