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26)
- 2023(20459)
- 2022(17217)
- 2021(16007)
- 2020(13533)
- 2019(30637)
- 2018(30381)
- 2017(58693)
- 2016(31563)
- 2015(35622)
- 2014(35413)
- 2013(35290)
- 2012(32879)
- 2011(29723)
- 2010(30281)
- 2009(28740)
- 2008(28506)
- 2007(26000)
- 2006(23638)
- 2005(21360)
- 学科
- 济(148577)
- 经济(148407)
- 业(109754)
- 管理(98785)
- 企(90402)
- 企业(90402)
- 方法(58137)
- 农(50764)
- 数学(47274)
- 数学方法(46728)
- 业经(39243)
- 中国(38083)
- 财(37781)
- 农业(33724)
- 地方(30641)
- 学(29850)
- 制(29018)
- 务(24649)
- 财务(24574)
- 贸(24539)
- 财务管理(24529)
- 贸易(24520)
- 理论(23954)
- 易(23786)
- 技术(23624)
- 企业财务(23231)
- 和(22890)
- 银(21598)
- 银行(21543)
- 体(21540)
- 机构
- 学院(468485)
- 大学(466479)
- 济(199191)
- 经济(195160)
- 管理(183444)
- 研究(158902)
- 理学(156849)
- 理学院(155177)
- 管理学(152728)
- 管理学院(151869)
- 中国(122280)
- 京(99572)
- 科学(95137)
- 财(92233)
- 农(83377)
- 所(80566)
- 财经(72822)
- 研究所(72426)
- 江(72139)
- 中心(71531)
- 业大(69410)
- 经(65846)
- 农业(64088)
- 北京(63204)
- 范(60438)
- 经济学(60208)
- 师范(59914)
- 州(57227)
- 院(57002)
- 经济学院(54050)
- 基金
- 项目(302172)
- 科学(237940)
- 研究(225166)
- 基金(218468)
- 家(188848)
- 国家(187153)
- 科学基金(160879)
- 社会(144044)
- 社会科(136248)
- 社会科学(136210)
- 省(118315)
- 基金项目(115057)
- 教育(101776)
- 自然(101338)
- 自然科(98956)
- 自然科学(98933)
- 划(97666)
- 自然科学基金(97201)
- 编号(92258)
- 资助(89549)
- 成果(75937)
- 重点(66975)
- 部(66942)
- 发(66159)
- 创(63538)
- 课题(63121)
- 国家社会(59229)
- 创新(58862)
- 教育部(57503)
- 人文(56666)
- 期刊
- 济(235847)
- 经济(235847)
- 研究(144413)
- 中国(91547)
- 农(80497)
- 学报(72109)
- 财(71809)
- 管理(71624)
- 科学(67190)
- 大学(55770)
- 农业(54180)
- 学学(52711)
- 教育(49341)
- 融(45599)
- 金融(45599)
- 技术(41524)
- 业经(40508)
- 财经(37127)
- 经济研究(36584)
- 经(32098)
- 问题(30998)
- 业(27994)
- 技术经济(25912)
- 贸(23333)
- 世界(22498)
- 版(22435)
- 现代(22404)
- 理论(22160)
- 商业(21811)
- 图书(21491)
共检索到717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沂
在总结路径依赖理论和新政治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用演化的新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路径依赖问题的形成机制,并指出了从跨学科的视角来提出对策是破解路径依赖的关键所在。最后从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建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农建 刘静波
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诠释,提出目前我国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参与主体在调整过程中角色"易位"或"缺位"造成的,明确指出企业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而市场需求则是结构调整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在各个部门间流动,追逐利润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卫萍
新政治经济学以使用经济学现代方法对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核心,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发展。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对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则表现在研究形式和研究方法所做的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南
本文回顾了我国学者自建国以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综述,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背景,探讨了理论演进背后的逻辑。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重视物质生产,强调注重产业协调,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虽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长期在我国占据主流地位,但2008年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理论的神话。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光南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产业结构演化路径中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是在资本逐利的逻辑下,随着资本流动而形成的。随着技术进步以及人类对"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不断追求,第三产业,尤其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产业会在未来的经济中起到主导作用。同时,为了确保产业结构顺利升级,在整个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对外贸易关系以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受此启发,当前我国既要认识到近年来三次产业变动的合理性,更要对目前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失衡保持警惕,继续坚持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产业结构 演化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富良 吴佐文
产业规制政策执行的失灵已成为我国政府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等理论为研究这个症结提供了新方向。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执行主体与执行客体在我国特殊的政策执行体制下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产业政策规制的效应不高,并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我国政府产业规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产业规制 政策执行 新政治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原 马九杰
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业链上的组织、分工和协作进行创新性转化,进而在农业领域和乡村地区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长足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聚焦“三农”领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造了必要前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实践落地,应注重技术创新与乡村物质及社会特性相适应,也应重视通过包容性的产业链变革助力新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化为新增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勇
新政治经济学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视界,其若干理论范式给予后者许多有益启示:由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活化的新公共管理,可谨慎借鉴其民营化理念及做法运用于我国公共企业改革;由产权理论可领悟我国公共企业改革之关键乃是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包括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和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由委托代理理论可获知应建立对我国公共企业代理人员之良好激励机制;由制度变迁理论可体认我国公共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应凸显建构和实施有效产权制度、领导建设公共责任导向的公共企业非正式约束等制度供给职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宏伟
作为人少地多国家代表的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世界上农业最具竞争力的大国;作为人多地少国家代表的荷兰则奇迹般地从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荷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结合美国和荷兰的经验及启示,我国也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相符合的调整方针,从而阶段性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国家的宏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琴华 斯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比较优势原则。要使按比较优势调整后的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实现其比较利益 ,就必须考虑怎样把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在于 :一是正确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地域分工 ;二是正确认识农产品自由贸易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生产地域分工 农业结构调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黎文靖
本文运用新政治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在分析中国转轨经济的重要制度特征——政府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目标,区分不同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文章评述我国现有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焰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发展较为缓慢,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和信息化生产模式正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文章对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循环农业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起到的作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同时认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产业结构向安全、环保、绿色的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即利于循环农业发展,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农用地土地流转,培养龙头企业发展既符合循环农业发展需要,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胜洲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并兴盛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从经济福利扩展到经济权利,还体现了经济学研究主题从资源配置到权利配置的转变,这反映在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三大问题之上:得到什么、得到多少、如何得到。西方政治经济学兴盛的趋势也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以人为本”的中国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权利配置 以人为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尹振东 桂林
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信访高峰,研究信访问题对建立和谐社会和理解我国政治体制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契约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把信访中的上访看作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一种问责机制,上访后中央通过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可以约束地方官员行为,激励地方官员更努力地为当地居民服务。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应当适度,太严厉的问责反而可能强化地方截访,结果会降低地方官员的努力水平。上访给中央带来的成本越大,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越严厉。根据模型推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央对地方官员的问责将逐渐加强。最后本文还探讨了中央打击地方截访等方面的含义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访 上访 截访 地方官员 问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