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7)
- 2023(13379)
- 2022(11024)
- 2021(10136)
- 2020(8495)
- 2019(18909)
- 2018(18782)
- 2017(36512)
- 2016(19913)
- 2015(22409)
- 2014(22546)
- 2013(22760)
- 2012(21384)
- 2011(19348)
- 2010(20029)
- 2009(19207)
- 2008(19374)
- 2007(17864)
- 2006(16524)
- 2005(15513)
- 学科
- 济(95577)
- 经济(95449)
- 业(92795)
- 企(75089)
- 企业(75089)
- 管理(69695)
- 农(47435)
- 业经(33138)
- 方法(32999)
- 农业(31637)
- 中国(29682)
- 财(29302)
- 数学(24775)
- 数学方法(24600)
- 地方(23346)
- 制(23267)
- 务(20456)
- 财务(20433)
- 财务管理(20398)
- 企业财务(19307)
- 技术(19088)
- 策(17892)
- 贸(17188)
- 贸易(17167)
- 银(17164)
- 银行(17152)
- 易(16689)
- 行(16652)
- 体(16564)
- 和(15959)
- 机构
- 学院(296519)
- 大学(287777)
- 济(131264)
- 经济(128648)
- 管理(117955)
- 理学(99083)
- 研究(98322)
- 理学院(98150)
- 管理学(97098)
- 管理学院(96549)
- 中国(82064)
- 财(63594)
- 京(61212)
- 农(57813)
- 科学(54149)
- 江(49620)
- 所(49358)
- 财经(48460)
- 中心(46440)
- 农业(43680)
- 经(43591)
- 研究所(43319)
- 业大(42579)
- 州(39321)
- 北京(39046)
- 经济学(38455)
- 范(36902)
- 师范(36618)
- 财经大学(34890)
- 经济学院(34690)
- 基金
- 项目(177333)
- 科学(141381)
- 研究(138180)
- 基金(127232)
- 家(107457)
- 国家(106258)
- 科学基金(92688)
- 社会(90268)
- 社会科(85279)
- 社会科学(85259)
- 省(72284)
- 基金项目(67154)
- 教育(61481)
- 编号(58459)
- 划(57921)
- 自然(55444)
- 自然科(54139)
- 自然科学(54126)
- 自然科学基金(53200)
- 资助(50811)
- 成果(47399)
- 发(44150)
- 课题(40020)
- 创(39837)
- 部(39806)
- 业(39464)
- 重点(38984)
- 发展(36881)
- 制(36571)
- 国家社会(36514)
- 期刊
- 济(165435)
- 经济(165435)
- 研究(94421)
- 中国(67475)
- 农(60227)
- 财(51369)
- 管理(48084)
- 农业(40181)
- 科学(38132)
- 融(37972)
- 金融(37972)
- 学报(36816)
- 业经(33281)
- 教育(31574)
- 大学(29963)
- 技术(28248)
- 学学(28191)
- 财经(24495)
- 经济研究(23861)
- 问题(22593)
- 经(21196)
- 业(21193)
- 技术经济(17521)
- 贸(16315)
- 世界(15982)
- 农村(15809)
- 村(15809)
- 商业(15757)
- 农业经济(15151)
- 现代(15139)
共检索到482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北桦
农业“三资”企业,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成分。经过12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认真研究我国农业“三资”企业的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规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伟
一、三资企业发展与公有制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三资企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重要方式,发展极其迅速.截止1991年底,已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达37,215家,注册资金460亿美元.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营企业,1991年其产值增长55.8%,而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为8.4%.1989年,三资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1990年为3%.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比重更大,深圳三资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3%,工业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出口产值的78.3%,三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新文
“三资”企业的发展,为我国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以法律手段为主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从法制、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加强服务,为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三资”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峪红 王东方
外汇贷款收支自求平衡是中国银行目前对“三资”企业外汇管理、经营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外汇贷款平衡这一刚性规定和其它政治、经济及人为因素一起,限制了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规模,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外商在考虑投资项目时,都侧重于投资少、见效快、赚外汇方便,易于外汇平衡的非生产型服务性企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对垄断了尖端科学技术和雄厚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三资”企业发展,对我国拉动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出口,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消除短缺经济产生了重大作用。同时,它对过剩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当然,在“三资”企业的市场格局中,一方面存在着严重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状况,因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剩。世纪之交,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今后我国“三资”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则是:放开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融为一体。
关键词:
“三资”企业 广义市场份额 新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晓蓉
一、外商投资情况 从纵向看,自1983年到1994年的十二年间,四川省三资企业从1家发展到5323家,实际利用外资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特别是近3年来发展势头更加猛烈,外商来川投资骤然升温,三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见表1) 四川省1992—1994年与1983—1991年各项指标的对比 (表1)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立祥 顾明东
发展农业“三资”企业中的问题值得重视近两年来,不少地方在发展农业“三资”企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急于求成。为了尽快达成协议,一些地方政府在与外商签订协议时,一味地迎合外商的心理,草率签订合同,丧失了经营主动权。某镇与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新文 陈宗元
泉州市三资企业发展调查吴新文,陈宗元著名侨乡泉州,对外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三资企业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为泉州市外向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至1993年10月底,全市已批准三资企业3765家,投资总额266.7亿元,合同外资39.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顾广宇 吕彦敏 史延亮
我国三资企业发展中暴露出的矛盾剖析江汉石油学院顾广宇,吕彦敏,史延亮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资和引进行进技术设备,为经济高速增长注入了源源活力,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辉煌一章。外资的引入,建立三资企业,不仅为我国的工业、农业、交通、能源、通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八五”期间我国三资企业发展总体状况分析李海舰我国利用外资方式分为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三个部分。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三种基本形式,对这三种形式,人们习惯上通称为“三资企业”。197...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留清
怎样才能使假“三资”成为真“三资”──对青田县“三资”企业的调查与思考留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即使是僻远的青田县也不例外,到1993年9月底止,共创办了三资企业39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斌
三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宏观中观及微观经济问题杨斌近年来,西方工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连续保持十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来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迅猛发展的阶段。我国曾于1985年、1988年两度出现外商投资高潮,但最近这次新的高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上海外贸出口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曾连续27年雄居全国榜首。在改革开放中,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经营权下放和专业外贸独家经营状况改变,上海外贸出口在80年代中后期一度处于下降、徘徊局面。从1992年起,由于各路出口大军形成,上海外贸出口又迅速崛起,呈稳定增长态势。 上海外贸出口走出低谷步入稳定增长时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商投资企业挑起了外贸出口增长的“大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生力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入,我国以吸收利用外资为重点的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到1992年一季度,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2000多家,吸收外资230亿美元,年递增率达30%以上。1992年,全国合资企业出口创汇可望达到100亿美元。三资企业不仅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走势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总结分析外商投资走势,引导三资企业向高新层次递进,对于加大我国开放力度,促进外向型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俞云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