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0)
- 2023(9425)
- 2022(8373)
- 2021(7990)
- 2020(6935)
- 2019(16077)
- 2018(16200)
- 2017(32282)
- 2016(17889)
- 2015(20502)
- 2014(21026)
- 2013(20784)
- 2012(19816)
- 2011(18112)
- 2010(18617)
- 2009(17530)
- 2008(17920)
- 2007(16606)
- 2006(14726)
- 2005(13404)
- 学科
- 济(72143)
- 经济(72061)
- 管理(52173)
- 业(49687)
- 企(38919)
- 企业(38919)
- 方法(32893)
- 数学(29226)
- 数学方法(28885)
- 农(22690)
- 财(22298)
- 中国(21406)
- 制(17146)
- 贸(16177)
- 贸易(16170)
- 易(15758)
- 业经(14625)
- 农业(14360)
- 学(14329)
- 地方(13972)
- 银(13948)
- 银行(13923)
- 行(13289)
- 务(12421)
- 财务(12385)
- 策(12355)
- 财务管理(12339)
- 融(11899)
- 金融(11897)
- 企业财务(11580)
- 机构
- 学院(264707)
- 大学(262684)
- 济(110717)
- 经济(108127)
- 管理(99689)
- 研究(88108)
- 理学(84073)
- 理学院(83134)
- 管理学(81754)
- 管理学院(81234)
- 中国(69791)
- 京(55920)
- 财(55720)
- 科学(52375)
- 所(45868)
- 农(43768)
- 财经(42758)
- 江(42640)
- 中心(41293)
- 研究所(40746)
- 经(38437)
- 业大(36940)
- 北京(36047)
- 范(34569)
- 农业(34447)
- 师范(34259)
- 州(34023)
- 经济学(33725)
- 院(31213)
- 财经大学(31137)
- 基金
- 项目(159328)
- 科学(123561)
- 研究(120671)
- 基金(112516)
- 家(96360)
- 国家(95488)
- 科学基金(80536)
- 社会(73431)
- 社会科(69451)
- 社会科学(69430)
- 省(62851)
- 基金项目(58748)
- 教育(56797)
- 划(52920)
- 编号(52212)
- 自然(50668)
- 自然科(49374)
- 自然科学(49358)
- 自然科学基金(48468)
- 资助(47886)
- 成果(44421)
- 课题(36183)
- 部(36080)
- 重点(35643)
- 发(34863)
- 创(32530)
- 性(31523)
- 项目编号(31121)
- 教育部(30830)
- 创新(30394)
- 期刊
- 济(128401)
- 经济(128401)
- 研究(83134)
- 中国(52482)
- 财(43756)
- 农(39744)
- 学报(37206)
- 管理(36000)
- 科学(33998)
- 教育(31490)
- 融(29304)
- 金融(29304)
- 大学(27932)
- 农业(26159)
- 学学(25882)
- 技术(24117)
- 业经(22066)
- 财经(21282)
- 经济研究(20742)
- 经(18240)
- 问题(17504)
- 贸(15603)
- 理论(14123)
- 图书(13859)
- 技术经济(13730)
- 商业(13588)
- 业(13487)
- 统计(12968)
- 国际(12812)
- 实践(12782)
共检索到40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竹 齐超
再分配逆向调节是再分配调节国民收入差距的异化现象。当前,我国再分配无论是财富的归集还是财富的支出都出现了逆向调节,加剧了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的我国再分配调节机制没有正常发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的原因,既包括再分配调节机制本身的缺陷,也包括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运行基础的体制性因素。因此,在完善我国再分配机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健全调节机制本身,同时要改革作为再分配调节机制运行基础的体制性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王少国
通过测算1981~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利用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再分配机制对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其中二次分配收入在2004年前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逆向调节",三次分配收入扩大了收入差距,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还有待加强。
关键词:
基尼系数 集中率 再分配 逆向调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玲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之一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更依赖会计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涉及公司的契约成本,影响经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改变公司投资与经营活动,最终对公司的价值产生影响。恰当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够公允地反映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的实质,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但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管理者往往会权衡背离标准带来的收益,而选择"合法"背离会计规则的逆向会计职业判断行为,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逆向会计职业判断的理论分析和成因探析,找到最有效的应对此类行为发生的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区域分解、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对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全国、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性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但并未改变"逆向转移"的大趋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分割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导致的城乡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平等,是造成居民收入再分配中出现"逆向转移"的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小瑛
收入再分配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保障在收入再分配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对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抑制和消减作用。而这种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作用受到抑制,甚至出现了"逆向调节"的现象,因此,我们须要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应有作用,调节城乡之间及不同层次、类型和区域以及代际之间的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收入再分配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锦治 周竺竺 李星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的估算,得出了中国整体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用Kakwani分解方法研究了形成这一效应的结构性原因。研究表明,中国税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基本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作用;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正,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负;直接税的低比重和间接税的累退性及其高比重使得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被间接税的逆向作用所抵消,最终使得总效应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岳希明 徐静
虽然同为再分配政策工具,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也即转移支付)存在诸多差别,其中之一是再分配效应的相对大小,具体而言,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围绕两种政策工具的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本文首先探索了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根源,然后通过考察政策工具规模和累进性的关联,探讨了两种政策工具调节收入分配的机制及其异同。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累进性是两种政策工具再分配效应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即转移支付的累进性取值远远超过个人所得税,最终导致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远远大于个人所得税。第二,对于个人所得税规模(平均税率)和累进性的相关关联,一方面,规模和累进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累进性随个税平均税率的提高而减弱,二者是互为抵消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决定个税再分配效应上,规模因素较累进性更重要,因此在保证累进性的前提下,提高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是发挥个税再分配调节作用的关键。第三,转移支付的规模(转移支付率)和累进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增加(即转移支付率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对低收入人群的瞄准性会逐步得到改善,二者是互为增强的关系;在扩大社会保障支出规模的同时,有意识地将资金分配向低收入人群倾斜,是社会保障支出发挥再分配功能的关键,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青
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收入再分配机制的重要方面。基于广东两市的大规模医疗保险数据库资料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基金补偿使职工医保有力地改善了医疗费用所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状况,但从最终分配结果来看,职工医保存在明显的穷人补贴富人的"逆向再分配"现象。这一现象在筹资环节并不突出,但在补偿环节表现得非常明显,且发达地区的"逆向再分配"程度超过欠发达地区,在职群体"逆向再分配"程度大于非在职群体。因此,有必要对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别补偿政策,进一步强化按支付能力缴费原则,逐步建立针对职工医保的财政补贴机制,并采取措施增强低收入群体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加强医疗救助与职工医保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
职工医保 收入再分配 逆向再分配 广东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耿晋梅 岳树民 岳希明
本文以分析政府再分配政策与居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关系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运用2008年-2010年间2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以及不同再分配政策对收入调节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再分配规模与再分配的调节效果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政府的支出政策,主要是社会福利支出对调节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效应,且贡献较大;政府的收入政策,社会保障缴费则显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而收入税对调节居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的再分配政策应以扩大社会福利支出规模为重点,加大再分配的力度,从而使再分配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适当增加直接税的比例,以及关注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祖潮
逆向物流作为在传统物流及现代物流上发展起来,为满足人类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和对绿色产品的渴求应运而生的产物,肩负着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加强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升制造流通企业利润等一系列重任。文章在详细分析逆向物流产品运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逆向物流成本与收益组成,从而进一步提出挖掘逆向物流潜在价值对策。
关键词:
逆向物流 成本—收益 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瑛 靳铭
收入的初次分配在整个收入分配中起决定作用。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它本身不是分配机制,不能解决任何分配问题。但是,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劳动部分,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部分的一种分割。收入再分配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机制具体体现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给付过程中,具体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社会互助等方式进行。通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给付来调节不同层次、类型、区域及代际之间的分配关系,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收入再分配 研究现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彦菲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先扬后抑,2008年达到高点0.491,其后逐年回落,至2012年为0.474,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西方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通过再分配环节来实现,在我国,税种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过低,税收公平分配功能有限,调节乏力。甚至某些再分配政策存在逆向调节,使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有效缓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力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骏
从税基、税率和税收征管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制约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能力的现实因素,并利用PVAR模型检验了2001-2012年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总收入来看,个人所得税会从整体上扩大总收入差距、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但无法显著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从分项收入来看,工薪类个税收入会扩大总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经营类个税收入会扩大城市内部收入差距,但能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其他个税收入会扩大总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但能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从方差分解的贡献率来看,个人所得税对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为明显,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次之,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最低。总体来看,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逆向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非常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永正
住房价格持续高涨形成的财富效应,是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从体制机制视角系统分析,在房地产领域的地价剪刀差制度、住房税收免征制度、城乡不动产流转分割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它们共同在逆向调节收入分配。认清这些制度存在的问题,秉持收入再分配公平原则改革这些制度,是理顺我国房地产经济关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必要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志强 张华荣
收入分配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初次分配相比,收入再分配则是由矫正初次分配不公正达到实质公正的重要路径。分配政策制定设计应该遵循维护代际公正、守住伦理公正、坚持激励公正和促进发展公正的基本理念,分别制定相对应的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总体公正理念引导下新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政策创新体系。在具体再分配政策决策设计层面,提出了建立公开透明的政策回应决策机制、塑造合作共赢的政策协同管理机制,构建弹性灵活的政策过程调适机制以及完善严密科学的政策评估反馈机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分配公正 收入再分配 政策矫正 模式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