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3)
2023(9969)
2022(8608)
2021(8030)
2020(6736)
2019(15783)
2018(15902)
2017(30772)
2016(16831)
2015(19757)
2014(20337)
2013(20086)
2012(19228)
2011(17501)
2010(17884)
2009(16847)
2008(17234)
2007(16192)
2006(14304)
2005(12739)
作者
(50298)
(42102)
(41782)
(40242)
(26621)
(20066)
(19461)
(16358)
(15547)
(15280)
(14095)
(13939)
(13532)
(13253)
(13166)
(13120)
(12976)
(12365)
(12243)
(12188)
(10589)
(10472)
(10396)
(9680)
(9511)
(9485)
(9471)
(9408)
(8600)
(8473)
学科
(71372)
经济(71306)
管理(44503)
(40976)
方法(31806)
(31049)
企业(31049)
数学(27456)
数学方法(27220)
(23124)
贸易(23112)
中国(22430)
(22420)
(22397)
(18018)
地方(16499)
(15547)
业经(15121)
农业(14003)
(13346)
(12939)
银行(12914)
(12321)
理论(11670)
(11480)
金融(11477)
(11291)
环境(10381)
(10247)
财务(10207)
机构
学院(251847)
大学(249623)
(104529)
经济(102087)
管理(89634)
研究(84643)
理学(74901)
理学院(74026)
管理学(72800)
管理学院(72317)
中国(65918)
(53709)
(50732)
科学(50117)
(43689)
(41517)
(40835)
中心(39327)
财经(39208)
研究所(38796)
业大(35264)
(35173)
北京(34612)
(33901)
师范(33583)
(33093)
农业(32680)
经济学(32453)
(30589)
经济学院(29674)
基金
项目(151046)
研究(116735)
科学(115135)
基金(103477)
(88509)
国家(87703)
科学基金(72552)
社会(69974)
社会科(66046)
社会科学(66024)
(60731)
教育(54848)
基金项目(54382)
编号(51709)
(50426)
自然(43730)
成果(43641)
资助(43012)
自然科(42536)
自然科学(42522)
自然科学基金(41699)
课题(36245)
重点(34405)
(34337)
(33635)
(30991)
(30486)
项目编号(30469)
(29982)
大学(29077)
期刊
(123032)
经济(123032)
研究(78502)
中国(52261)
(39475)
(38522)
学报(36545)
教育(33285)
科学(31808)
管理(31427)
大学(27614)
农业(25804)
(25704)
金融(25704)
学学(25315)
技术(24014)
业经(21711)
经济研究(20022)
(19237)
财经(19122)
问题(18208)
(16540)
国际(16142)
图书(15219)
商业(13582)
(13209)
理论(12965)
技术经济(12731)
实践(11768)
(11768)
共检索到39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渝阳  
我国是典型的大陆型国家,自由贸易港如何在广袤的内陆经济腹地落地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要素竞争的开放型经济平台,是新时期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我国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上通行的自由贸易港(区)在本质上并不相同。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就是要立足新型国际分工模式,让我国中西部地区充分参与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的竞争当中,带动内陆地区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文章还围绕铁路港和航空港提出内陆自由贸易港特色制度创新、支撑条件和未来展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余川江  白佳琦  
自由贸易港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区,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向内陆自由贸易港升级。中国内陆自由贸易港应具有"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和"内陆港"的属性,需要构建多式联运的国际通道体系及其高效运营机制,形成内陆港协同开放体系,整合和拓展开放型经济功能区,打造营商环境最为便利和开放水平最高的内陆开放平台,"内陆枢纽港→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内陆改革开放示范区→内陆自由贸易港"是其可行的建设路径。当前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整体处于从内陆枢纽港向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发展的初期阶段,要着力建成以国际陆上大通道为核心的对外综合交通物流网络,持续创新海关监管协同机制,重点突破开放型经济功能区的建设瓶颈,不断探索以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云倩   陆善勇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的内容、投资政策不够便利等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可以在对标RCEP、CPTPP等先进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谈判标准,探索解决目前RCE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创新通关便利化条款。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林桂军  
运输成本是内陆地区发展最大的障碍,其次是远离中心大市场。地理位置的劣势迫使内陆地区只能选择替代沿海地区产业的发展战略。在这些障碍存在的情况下,只靠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难以完全克服内陆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认为,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必须与内陆物流港的建设相结合,完善内陆与沿海、内陆与地区中心市场、内陆与中心市场一体化建设和运输模式创新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不仅落后于我国沿海地区,而且同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乐观。因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仍然是一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玲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有着深刻的政策意蕴,应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进行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一线放开"下的口岸风险管控。国际自由港的典型经验为中国建设自由贸易港提供了启示。应优先选取区位地缘优势突出的港口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集疏运体系建设和法治化进程,打造开放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大规模降低税费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城市和区域的联动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诚  林志刚  任春杨  
1547年,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自由港命名的自由贸易区——意大利热那亚湾的利沃诺港(Livoron Free Port)建成。400多年以来,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设立了3000多个自由贸易港(区)。这些自由贸易港基本上都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枢纽或是集散交易中心,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2008年金融危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平台和试点前哨。2017年4月1日,重庆、四川、陕西三个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标志着国家在西部内陆地区正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两年来,三个试验区在积极探索中取得良好成效。本文基于三地功能定位与主要试点任务,结合现阶段政策保障、协同开放、合作机制构建等情况,分析了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打造制度创新新高地、全面开放新平台、高质量发展新载体、国际营商环境新区域四个方面,对西部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提出了政策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安峥  
扩大自贸试验区对外文化贸易是新时期充分利用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政策扩大我国对外贸易,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内陆自贸区在文化底蕴、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通过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培育对外文化贸易板块等模式提升了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的能力。然而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基础薄弱,营商环境相对较差,加上文化产业结构单一和文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制约了其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因此,内陆自贸区应该在立足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升本地文化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和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力度引进外来企业和先进技术,强化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和科技创新的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内陆自贸区对外文化贸易的能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亚婵  
海南自由贸易港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显现了突出的顶层规划、市场开放与天然离岛等优势。但与此同时,国际竞争力较低、跨境流动规则薄弱与外资吸纳利用匮乏等问题日渐凸显,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进程中的困厄。针对于此,从新红利、新规则、新链条与新虹吸等维度探索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晓路  王崇敏  
根据中央"12号文"的统一部署安排,海南将建设第一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存在外贸结构单一、旅游业附加值低、外资利用率低、金融业创新与开放度低等难点与困境。但海南也拥有天然的离岛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特区的改革创新经验以及中央的政策扶持等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基础条件。海南必须学习国际自由贸易港在贸易监管、营商环境、口岸通关、金融开放、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既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又要注重异化功能定位,夯实发展基础与超越政策优惠,补齐金融短板,鼓励金融开放与创新,实行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同时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在事权职能上的划分,构建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的综合管理机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释文  程健  
自由贸易港是"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对外开放模式,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为了配合中国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掌握全球自由贸易主导权的重大举措,是新常态下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区既有着制度设计上的相似性、相关性,也存在着功能定位上的显著差异。目前,我国自由贸易港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同世界上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之间在货物贸易便利程度、人员流通和金融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任重道远。因此,要与时俱进,在借鉴他国他港传统做法与模式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改革自主权,同时制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明笑  
在国家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背景下,本文根据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舟山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结合国际上发展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舟山自由贸易港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瑞  郭萍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支点,建设自由贸易陆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西安现有优势,分析出目前建设自由贸易陆港还存在行政管理水平待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待完善、负面清单冗长、港口税费过高、法律保障欠缺等问题。结合我国实际,参考香港、新加坡等经验,应从建立高效专业的行政体系、政府服务主导下的港口物流业务外包、负面清单对标国际、实施优惠的税收和产业政策以及完善陆港法规五方面着手建成西安自由贸易陆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久文  唐泽地  
自贸区由沿海向内陆、沿边逐步扩展是发达国家自贸园区布局的规律,也是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的内在要求。该文认为,根据美国自贸园区的布局规律,以及我国内陆沿边地区的发展实际,自贸区建设可采取内陆沿边省会城市布局、沿边口岸布局和省会与口岸联合布局的形式。该文还认为,建设内陆与沿边自贸区对我国探索内陆地区管理体制机制转变,促进沿海与内地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指出:经过三年的发展,沪津闽粤两批自贸试验区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可复制的经验,为内陆沿边自贸区的建设提供了借鉴。我国内陆沿边地区设立自贸区具备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区位环境基础和对外发展基础。因此,新一批的自贸区定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福林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开局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建立高水平开放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在阐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缘起、推进与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本文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挑战展开深入分析,并从法治保障、功能多元、简易税制及高效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概括并剖析国际典型自由贸易港竞争优势的主要基础来源,最后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思路与路径,具体包括建设宗旨、建设方向、适度扩容、加快立法、政策激励、实业导向六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