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8)
- 2023(10230)
- 2022(8492)
- 2021(7679)
- 2020(6729)
- 2019(15022)
- 2018(15174)
- 2017(30047)
- 2016(16101)
- 2015(18048)
- 2014(18222)
- 2013(18381)
- 2012(16960)
- 2011(15124)
- 2010(15482)
- 2009(15303)
- 2008(15534)
- 2007(14314)
- 2006(13033)
- 2005(12337)
- 学科
- 业(81333)
- 企(74669)
- 企业(74669)
- 济(73826)
- 经济(73698)
- 管理(69580)
- 方法(31778)
- 财(28962)
- 业经(27189)
- 农(25253)
- 数学(23749)
- 数学方法(23618)
- 制(22210)
- 务(20611)
- 财务(20588)
- 财务管理(20561)
- 企业财务(19475)
- 中国(19463)
- 农业(17457)
- 技术(16878)
- 体(15952)
- 策(14919)
- 划(14787)
- 和(14349)
- 贸(14345)
- 贸易(14332)
- 体制(14056)
- 易(14007)
- 银(13493)
- 银行(13481)
- 机构
- 学院(247012)
- 大学(242981)
- 济(111425)
- 经济(109409)
- 管理(101760)
- 理学(86536)
- 理学院(85802)
- 管理学(84947)
- 管理学院(84500)
- 研究(75550)
- 中国(63490)
- 财(58003)
- 京(50510)
- 财经(44744)
- 经(40399)
- 科学(40341)
- 江(38503)
- 所(37108)
- 农(36869)
- 中心(34315)
- 经济学(34083)
- 财经大学(32909)
- 研究所(32419)
- 北京(32060)
- 业大(31393)
- 经济学院(30841)
- 州(30035)
- 商学(29789)
- 商学院(29529)
- 农业(28701)
- 基金
- 项目(148940)
- 科学(119766)
- 研究(113729)
- 基金(110319)
- 家(93083)
- 国家(92240)
- 科学基金(81464)
- 社会(75528)
- 社会科(71730)
- 社会科学(71716)
- 基金项目(58125)
- 省(57774)
- 教育(50867)
- 自然(50268)
- 自然科(49093)
- 自然科学(49082)
- 自然科学基金(48270)
- 划(46856)
- 编号(45652)
- 资助(44932)
- 成果(37007)
- 制(34826)
- 业(34595)
- 部(34465)
- 创(34322)
- 重点(32530)
- 发(31680)
- 国家社会(31324)
- 创新(31165)
- 课题(30844)
- 期刊
- 济(131404)
- 经济(131404)
- 研究(77799)
- 财(48663)
- 中国(46880)
- 管理(44745)
- 农(35651)
- 科学(30029)
- 学报(28330)
- 融(28026)
- 金融(28026)
- 农业(24297)
- 业经(23488)
- 大学(23437)
- 财经(23353)
- 技术(22522)
- 学学(22352)
- 经济研究(20398)
- 经(20121)
- 教育(18831)
- 问题(17897)
- 贸(14999)
- 技术经济(14914)
- 业(14733)
- 现代(13441)
- 商业(13249)
- 财会(13195)
- 国际(12885)
- 世界(12526)
- 理论(12215)
共检索到38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贵中 邓晓霞
入世以来,我国内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减弱,外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增强。内资汽车制造业中私营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而国有企业竞争力大幅削弱,外资在我国汽车制造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规模竞争力在我国内资与外资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中发挥主导作用,效益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与外资汽车制造业相比,我国内资汽车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与规模竞争力还有较大差距。降低汽车制造业的创业门槛、鼓励内资汽车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是提升内资汽车制造业规模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研发创新是提升内资汽车制造业效益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贵中 谭远发
入世以来,广东、山东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增强,上海、吉林等地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减弱。规模竞争力主导了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变化,效益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企业数量与平均规模是影响规模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劳动生产率与人均产值是影响效益竞争力的两大因素。各地区角逐汽车制造业规模竞争的同时,更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研发创新等途径提升当地汽车制造业的效益竞争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光亚 振佳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步伐密切相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更是不可避免地融入到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因其在制定产业国际化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认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比较弱,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出口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红琴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术界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取其2008—2012年间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资本结构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企业竞争力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唐要家
本文对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结果表明,在国内市场本土企业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在国外市场本土企业产品尤其是轿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本土汽车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封闭的生产组织体制和跨国公司的分割式产业组织布局,导致本土汽车制造业陷入升级的"低端锁定诅咒"。为此,中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应通过生产组织体制的创新,实现在全球制造网络当中的将本土制造优势和国际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机协同,逐步获得汽车产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掌控汽车产品的"价值势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楠楠 徐晟 刘军航
文章在总结以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出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对中西部地区汽车制造业进行灰色评价,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优势所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朝晖 顾丽英
1999~2004年我国汽车制造业经历了酝酿、高速发展、回落的全过程,是产业竞争力格局演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和汽车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该时期主要产区间竞争力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演变规律,也是判断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格局的基础。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竞争力格局 演变 因子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建立我国区域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信息平台,为汽车制造业企业经营发展与科学决策提供权威的汽车行业竞争力信息,为政府、金融机构在政策、融资与投资方面提供高水平的汽车行业咨询性综合竞争力信息。本文借鉴国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发了针对我国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对称性设计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7大要素和49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运用于企业集群、产业和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实际研究,以及多元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和汽车制造业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晓霞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汽车制造业人才供需失衡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竞争环境下汽车制造业高端技术人才培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文章还通过企业访谈和调研,对汽车制造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汽车制造业 高端人才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玮
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分解,并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巴西横向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竞争效应是影响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口增长则更加依赖世界市场进口需求的增长。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结构效应,竞争效应的作用正逐渐减弱;而在韩国、巴西和印度汽车制造业的出口中,竞争效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恒定市场份额 贸易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达明 赖流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神玉飞
外资的流入弥补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资本缺口,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这些先进的技术在东道国被吸收后必然转化为生产力,其直接表现为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相对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对外开放以来,外资流入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化。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竞争力 商品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芳 赵彦云
愈来愈多的汽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生产,可以说中国是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及发展态势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7大要素和48项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了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统计学原理;分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主要企业经济类型,展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核心思想是把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作为国际型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标杆,与其他主要企业类型进行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找出各类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未来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乐德林 谢琼 宋莹
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系统识别和分类,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成本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竞争力的指标评估体系,并利用物流成本三维模型进行模糊综合分析,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竞争力做出合理评估,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钟 邱彦凯
我国制定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双积分政策”)实施4年来,推动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效果初步显现,汽车企业正在承受减产传统燃油汽车、增产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压力,政策影响下企业竞争力变化的长期性问题值得关注。以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为乘用车企实验组和商用车企对照组,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双积分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并基于企业产权性质和生命周期维度检验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双积分政策通过促进企业新业务转型,显著降低了资产贡献率表征的企业竞争力;国有车企竞争力短期内下降明显,民营车企借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竞争力受政策的影响不显著;衰退期车企竞争力下降显著,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未受到显著影响;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规模对政策影响未产生调节作用,但扩大新业务规模有助于削弱政策对企业竞争力的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建议双积分失衡的车企结合市场需求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缓解技术上的政策合规压力,扭转积分失衡带来的经营风险,并适度加大燃油汽车节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充分利用修订政策在低油耗车型上给予的积分核算优惠;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基础设施,适当加大面向新能源汽车消费终端的刺激政策,并考虑为企业配套差异化的研发补贴、研发项目资助等鼓励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