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4)
- 2023(18432)
- 2022(16164)
- 2021(15035)
- 2020(12800)
- 2019(29825)
- 2018(29889)
- 2017(58137)
- 2016(31527)
- 2015(35976)
- 2014(36473)
- 2013(36080)
- 2012(33400)
- 2011(30372)
- 2010(30748)
- 2009(28460)
- 2008(28132)
- 2007(25197)
- 2006(22210)
- 2005(19879)
- 学科
- 济(140069)
- 经济(139920)
- 管理(91281)
- 业(85873)
- 企(70238)
- 企业(70238)
- 方法(60914)
- 数学(53073)
- 数学方法(52395)
- 农(35655)
- 中国(35087)
- 财(34153)
- 学(29412)
- 业经(28825)
- 地方(28773)
- 制(25374)
- 贸(24484)
- 贸易(24472)
- 农业(23794)
- 易(23699)
- 理论(21986)
- 务(21288)
- 财务(21198)
- 财务管理(21138)
- 银(20778)
- 银行(20719)
- 和(20643)
- 企业财务(19925)
- 环境(19792)
- 行(19690)
- 机构
- 学院(461471)
- 大学(461084)
- 济(189371)
- 经济(185158)
- 管理(178526)
- 理学(153454)
- 研究(153288)
- 理学院(151738)
- 管理学(148982)
- 管理学院(148153)
- 中国(115278)
- 京(98038)
- 科学(94745)
- 财(87876)
- 所(78280)
- 农(74034)
- 研究所(70771)
- 财经(70116)
- 中心(69788)
- 江(69039)
- 业大(67798)
- 经(63326)
- 北京(62241)
- 范(60293)
- 师范(59730)
- 农业(58071)
- 经济学(57525)
- 州(55918)
- 院(55092)
- 财经大学(51745)
- 基金
- 项目(302206)
- 科学(235462)
- 研究(221142)
- 基金(216535)
- 家(187930)
- 国家(186347)
- 科学基金(159164)
- 社会(137163)
- 社会科(129823)
- 社会科学(129790)
- 省(119007)
- 基金项目(114608)
- 自然(103490)
- 教育(102670)
- 自然科(100982)
- 自然科学(100954)
- 划(99446)
- 自然科学基金(99108)
- 编号(92104)
- 资助(90730)
- 成果(75300)
- 重点(67445)
- 部(66545)
- 发(64633)
- 课题(63369)
- 创(61720)
- 科研(57781)
- 创新(57633)
- 教育部(56922)
- 大学(56742)
- 期刊
- 济(213630)
- 经济(213630)
- 研究(137837)
- 中国(84752)
- 学报(71849)
- 财(68743)
- 农(66836)
- 管理(65224)
- 科学(64922)
- 大学(53986)
- 学学(50811)
- 教育(49788)
- 农业(45513)
- 技术(42248)
- 融(39983)
- 金融(39983)
- 财经(34566)
- 经济研究(34560)
- 业经(34482)
- 经(29642)
- 问题(27912)
- 技术经济(23947)
- 图书(23928)
- 业(22791)
- 理论(22467)
- 统计(22341)
- 贸(21842)
- 商业(21572)
- 版(21084)
- 现代(20694)
共检索到682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张伦军
文章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视角分析我国内外需失衡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远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导致我国内需不足。同时,引起我国投资和消费失衡,使我国过剩产品依赖于外需。为此,文章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型增长方式下生产规模的不断快速扩张是导致我国内外需失衡的原因,应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内外需失衡问题。
关键词:
内需 外需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念明 王波
内外结构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尽管诱致内外经济失衡的因素多元化,且其作用机制、施力方向、影响范围及强度各不相同,但基于一般影响机理,可将其类型化为发展阶段性因素、经济体制性因素与宏观政策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三类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政策性因子对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贡献度最高。在未来的宏观政策选择上,为矫正经济失衡,有必要在法治规则框架下,通过"抓大放小、汲富保贫"来广开财源,并在严防财政风险基础上,深化实施有减有增的结构性减税降负政策,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念明 王波
内外结构失衡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尽管诱致内外经济失衡的因素多元化,且其作用机制、施力方向、影响范围及强度各不相同,但基于一般影响机理,可将其类型化为发展阶段性因素、经济体制性因素与宏观政策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三类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政策性因子对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贡献度最高。在未来的宏观政策选择上,为矫正经济失衡,有必要在法治规则框架下,通过"抓大放小、汲富保贫"来广开财源,并在严防财政风险基础上,深化实施有减有增的结构性减税降负政策,以及有扶有压、精准施力的结构性支出政策。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内部失衡 外部失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少琴
在一国经济向发达国家持续追赶和收敛过程中,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的结构属性引起内外相对价格的变动,最终导致实际汇率升值。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框架下,一国在国际竞争中比较优势的发挥是内生于其经济追赶的进度的,通过实际汇率的变动,能够矫校国内资源配置,协调内外部经济关系,实现良性增长。在我国,由于外生的工资水平和外生的名义汇率扭曲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传导机制,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变化脱离经济发展基本面,存在明显低估,造成经济运行"增长并失衡着"。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失衡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敏倩
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导向政策数十年不变、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以及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影响。该文针对外需与内需拉动失衡的现象与原因,提出以下矫正二者失衡的路径: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实行稳步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外贸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适度的外需拉动力;从分配源头入手,积极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推进公共消费水平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晶 许桂华
传统对内外经济均衡定义多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相对应,但这一评判标准容易引起对我国经济失衡性质与程度的认识混乱。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失衡形成机制,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国内投资、消费与储蓄的需求结构性平衡,将外部均衡定义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收支平衡。在此基础上,运用"钱纳里标准"和国际比较,得出我国目前存在严重内外失衡的结论,并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小收入差距、调整国内需求结构、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内涵 失衡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赵雷 吕元祥
改变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议题。现有研究多是从收入流量的角度来分析需求结构问题,却忽视了资本存量变动的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存量-流量一致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反映企业成本收益核算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存量-流量比例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需求结构失衡之间存在循环累积机制,结果集中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降低过高的资产值,恢复存量-流量的合适比例是摆脱这一困境的根本办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均衡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经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伟大社会实践,其中人是行为主体,应以从业人为本,公民要从自己的从业作起,调整职业活动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从业生财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人有责,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切实考虑从业人利益,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考核评比与帮助促进的作用,国家进行严格规范管理。
关键词:
从业人 经济增长方式 以人为本 人人有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越增长越失衡的现象?文章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运用数理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失衡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产物,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又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形成的增长主义的政经体制与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国要消除内外失衡,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需要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规模增长目标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内外失衡 外部失衡 投资 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化民 李角奇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实证分析 机制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华
反倾销活动既有表层原因,也有底层原因。本文认为外延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反倾销活动的发生间接相关,它构成了反倾销活动的底层原因。外延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竞争方式、产业集中度和群体行为以及环境政策和劳工标准等因素而间接但有力地影响着倾销的发生、反倾销的实施和再实施。
关键词:
反倾销 原因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文丽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综述。国外的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始于19世纪末,兴盛于1960年代,研究焦点集中在基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假说的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基于收敛假说的旅游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国内研究始于1990年代,研究焦点为旅游产业地位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判断。国内外相关研究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旅游对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均衡发展的影响开始受到关注。
关键词:
旅游 经济增长 影响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仲素梅 武博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要素,理论上这个要素能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但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常常阻碍了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查阅中外相关资料,就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及理论成果做一个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经济增长 述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梅伟霞
国富民穷、贫富分化可以说是中国30余年来经济发展的最大尴尬,排斥性增长模式导致改革的"帕累托效应"不复存在,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得改革离原定的共同富裕目标越来越远。而且,排斥性增长模式在导致社会断裂和失衡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发展天花板"和"中等收入陷阱",难以持续。因此,必须摈弃GDP增长主义,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建政府政策的公共性,完善社会安全网络,实现包容性增长,建立财富共享型社会。
关键词:
排斥 包容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