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0)
- 2023(10415)
- 2022(8865)
- 2021(7898)
- 2020(6513)
- 2019(14862)
- 2018(14886)
- 2017(29033)
- 2016(15528)
- 2015(17684)
- 2014(17900)
- 2013(17964)
- 2012(17602)
- 2011(16327)
- 2010(16979)
- 2009(16049)
- 2008(16044)
- 2007(14611)
- 2006(13682)
- 2005(12885)
- 学科
- 济(90577)
- 经济(90503)
- 管理(45653)
- 业(44107)
- 企(34954)
- 企业(34954)
- 方法(27228)
- 中国(26969)
- 地方(25143)
- 数学(23494)
- 数学方法(23321)
- 农(20470)
- 业经(18502)
- 财(18277)
- 制(17096)
- 银(15873)
- 银行(15859)
- 地方经济(15825)
- 行(15394)
- 融(14803)
- 金融(14803)
- 学(14580)
- 贸(14370)
- 贸易(14355)
- 易(13822)
- 农业(13809)
- 发(13025)
- 环境(11911)
- 策(11854)
- 体(11592)
- 机构
- 学院(238630)
- 大学(237093)
- 济(111839)
- 经济(109531)
- 研究(88273)
- 管理(86366)
- 理学(71663)
- 理学院(70814)
- 中国(70308)
- 管理学(69890)
- 管理学院(69420)
- 财(53280)
- 京(51855)
- 科学(48478)
- 所(45156)
- 财经(40785)
- 研究所(39862)
- 中心(38460)
- 江(37564)
- 经(36666)
- 经济学(35407)
- 北京(34287)
- 农(33562)
- 范(32295)
- 师范(32041)
- 经济学院(31483)
- 院(31153)
- 州(30532)
- 财经大学(29868)
- 业大(28086)
- 基金
- 项目(137215)
- 科学(107764)
- 研究(105272)
- 基金(97845)
- 家(83125)
- 国家(82381)
- 科学基金(69775)
- 社会(68567)
- 社会科(65084)
- 社会科学(65070)
- 省(53251)
- 基金项目(50399)
- 教育(47527)
- 划(44161)
- 编号(43093)
- 资助(41186)
- 自然(40950)
- 自然科(39888)
- 自然科学(39880)
- 自然科学基金(39153)
- 成果(37160)
- 发(35970)
- 重点(31201)
- 课题(31196)
- 部(30903)
- 发展(30037)
- 展(29549)
- 国家社会(28051)
- 创(27642)
- 性(27377)
- 期刊
- 济(142333)
- 经济(142333)
- 研究(84264)
- 中国(52052)
- 财(40256)
- 管理(36729)
- 农(32139)
- 融(30209)
- 金融(30209)
- 科学(29502)
- 学报(29372)
- 教育(25837)
- 经济研究(24103)
- 大学(23234)
- 业经(22275)
- 农业(21854)
- 学学(21701)
- 财经(21475)
- 技术(21469)
- 问题(18800)
- 经(18664)
- 贸(15986)
- 国际(14525)
- 技术经济(13621)
- 商业(12973)
- 世界(12896)
- 现代(12090)
- 经济管理(11849)
- 理论(11814)
- 统计(11761)
共检索到39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立新 王栋
本文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究引起内外失衡的原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应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继续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减税政策,扶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均衡,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宏观调控 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经济的非均衡从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供给大于需求;另一种是供给小于需求。对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估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告别了短缺,出现了过剩;另一种则认为我们仍然处于有效供给不足的阶段。对此,笔者认为要做些具体的分析。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比一季度的11.9%降低了1.6个百分点。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调控政策,公众意见纷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晶 陈志勇
文章以开放式经济为背景,对促进经济均衡的宏观政策搭配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米德冲突理论,说明宏观政策搭配的必要性;其次,引用丁伯根政策模型,并结合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特点,对宏观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为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失衡问题提供政策依据;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了增加工资性收入、结构性减税、扩大财政民生性支出、提高资源租金和国有企业收益上缴比例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好势头。但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惠芳
对外直接投资与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发展程惠芳(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310014)迄今国内外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大多是侧重微观分析,对单个投资项目或单个企业投资动机行为和决策进行理论研究。这种微观分析方法对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但由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最近,为了应对美国住房和金融危机继续加深、国际市场环境动荡的外部冲击和国内通货膨胀势头趋缓、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刺激经济和市场的政策。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适当下调中小银行的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财政部实行股票交易印花税单边征收政策,汇金公司入市增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票,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回购和增持所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夏晶 许桂华
传统对内外经济均衡定义多与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相对应,但这一评判标准容易引起对我国经济失衡性质与程度的认识混乱。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经济失衡形成机制,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国内投资、消费与储蓄的需求结构性平衡,将外部均衡定义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收支平衡。在此基础上,运用"钱纳里标准"和国际比较,得出我国目前存在严重内外失衡的结论,并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小收入差距、调整国内需求结构、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外经济均衡 内涵 失衡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2004年以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累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幅从2月底的53%降低到7月底的31.1%,累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则从1月底的11.8%增加到7月底的12.8%。这说明国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海峰
本文从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着手,发现长期以来内需疲弱、供过于求所导致的内部失衡形成了长期的“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积累。内部失衡是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解除这种内外失衡,单纯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并非是解决外部失衡的有效办法,只有从过度依赖投资需求转而刺激消费需求,有效扩充内需,才能真正实现内外均衡,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内外均衡 扩充内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调整供给量须耗费调节成本,因而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存在,使宏观调控必然出现一种长期以来未曾引起人们注意的调控效应"时滞"。为缩短以致消除这种"时滞",宏观调控有必要确立并遵循"适度超前调控原则"。
关键词:
调节成本 总量均衡区间 时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怀鎏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方调整其生产规模所需的成本可称为调节成本。由于存在调节成本,传统分析中的“总量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特殊的“总量均衡区间”。“总量均衡区间”的出现对宏观调控将产生诸多重要影响,使之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为有效应对这种新情况,在宏观调控实践中有必要相应地确立“近似均衡原则”、“适度超前原则”、“临界点原则”、“供给方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聂丹
目前我国呈现出了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的局面,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措施。虽然1998年我国实现了78%的增长率,但这主要是靠金融、财政政策的拉动,市场启动不明显。为什么国民经济没有出现前些年那样一放就活的局面?另外,1999年政府的经济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