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7)
2023(11221)
2022(9305)
2021(8489)
2020(7028)
2019(15715)
2018(15528)
2017(29937)
2016(16322)
2015(18532)
2014(18797)
2013(18597)
2012(17893)
2011(16459)
2010(17003)
2009(16288)
2008(15464)
2007(14233)
2006(13221)
2005(12599)
作者
(48639)
(39779)
(39741)
(37871)
(25250)
(18845)
(18291)
(15449)
(15349)
(14554)
(13664)
(13364)
(12871)
(12862)
(12707)
(12390)
(11687)
(11638)
(11550)
(11266)
(10453)
(9825)
(9721)
(9178)
(9118)
(9051)
(9016)
(8960)
(8206)
(8060)
学科
(68334)
经济(68240)
管理(40589)
(40458)
(34475)
银行(34330)
(32791)
中国(31410)
(30745)
金融(30738)
(30158)
企业(30158)
(24090)
地方(22186)
方法(21148)
(21056)
数学(18370)
数学方法(18254)
(17658)
业经(16455)
(14254)
制度(14251)
农业(13842)
(13627)
(13199)
贸易(13180)
(12765)
业务(12536)
(12427)
中国金融(11959)
机构
学院(231335)
大学(228632)
(97990)
经济(95555)
研究(85993)
管理(80334)
中国(78509)
理学(65536)
理学院(64739)
管理学(63781)
管理学院(63340)
(51466)
(50730)
科学(48880)
(44626)
中心(41081)
(40939)
研究所(39622)
财经(38692)
(38179)
(34811)
(34805)
北京(33455)
银行(33426)
(31970)
农业(31848)
(31224)
(31151)
师范(30795)
经济学(30706)
基金
项目(136660)
研究(105453)
科学(105168)
基金(94543)
(81106)
国家(80286)
科学基金(66727)
社会(65277)
社会科(61792)
社会科学(61780)
(55230)
基金项目(48703)
教育(47606)
(45760)
编号(44644)
资助(39664)
自然(39031)
成果(38639)
自然科(38040)
自然科学(38028)
自然科学基金(37307)
(35673)
课题(32739)
重点(31060)
(29740)
发展(29294)
(28827)
(28375)
(27953)
项目编号(26887)
期刊
(120382)
经济(120382)
研究(82266)
中国(57516)
(53449)
金融(53449)
(39629)
(38156)
学报(33582)
管理(31618)
科学(30445)
教育(29944)
大学(25668)
农业(24833)
学学(24049)
业经(20778)
技术(19919)
财经(19819)
经济研究(19516)
(16937)
问题(16091)
(13575)
理论(13518)
国际(13446)
实践(12200)
(12200)
(12006)
(11560)
论坛(11560)
商业(11537)
共检索到397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段志明  
目前,我国养老金融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银行作为养老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应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补短板,加大差异化金融产品供给、优化适老金融服务,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细分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关键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靖夫  
本文从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出发,基于非银行中介类活动对金融结构进行了新的划分,进而考察了金融体系演化的方向和趋势。并用2002-2012年间中国金融数据,对影响非银行中介网络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政策和银行间市场发展对非银行中介网络发展作用最为明显,宏观政策制定应考虑与金融体系演化规律的适应与协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毕琦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占比达18.7%,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十四五"末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间的基本国情。"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也发布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加大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产融结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宇迪   宋晨超  
<正>老龄化进程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多方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当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基本国情,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显得愈发迫切。除了深耕保险领域的保险机构和拥有多元化金融牌照的综合性银行,拥有地缘优势、服务本土的区域性银行同样也是养老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拼图。处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后者应明确特色优势战略,做好养老金金融服务升级、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转型、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强  
在数字化时代快速到来的背景下,数字化本质特点正在深刻影响老龄工作及其金融需求,商业银行需要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养老金融全新理念和路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央确定的国家战略,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体,开展养老金融既是服务国家战略之责,也是优化自身经营之需。养老金融业务范围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对象涵盖从事相关养老事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个人客户。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应顺应老龄社会人口结构和产业布局特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志刚  张冰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叠加基本养老体系存在的多元性、持续性危机、区域与城乡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资源的碎片化和养老资产总体上低收益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金融能够缓解老龄人口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问题,提升养老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体系碎片化和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养老金融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养老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相互促进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杜亭亭  姜倩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缺口逐步扩大,养老金总负债规模持续扩大,为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我国养老保险体制运作和养老金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面临较大压力。近年来,养老金融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的金融模式伴随传统养老方式的转型日益发展,为缓解巨大的养老金缺口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养老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丹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深化,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催生养老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养老金融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本文总结分析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融的特殊需求及当前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构建系统化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从组织管理架构、多层次产品服务以及前瞻性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华龙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伴随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养老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商业银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模式尚不成熟、组织体系有待完善、产品服务仍需丰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未来,商业银行需明确养老金融业务战略规划,完善业务组织体系,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和为老服务金融,为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金融力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景德  余霞民  
本文以银行结构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我国银行结构变化的原因,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小银行的发展。而从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改革的推进和金融结构的调整都是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要求的,因此我国的金融体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内生性。由于内生性的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重构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供给外生性的政策建议,从而充分发挥金融体系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涵  
当前,养老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较为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养老金缺口风险是否存在?养老金替代率是否已低于国际警戒线?是否应当延迟退休或延长养老金缴费年限?是否应当取消"双轨制"?这些热点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梳理了养老金融资体系的发展态势,指出了当前我国养老金融资体系呈现总额逐年增长和覆盖率逐步扩大的趋势,分析了养老金融资体系存在的收支或存隐患、替代率偏低和区域发展失衡等具体危机,并进一步探寻了养老金融资体系改革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影响,提出了通过优化基本养老、发展补充养老和鼓励私人养老实现多元化融资体系整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探讨影子银行体系不仅为我国的金融创新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也将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提供有益的镜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叶庆忠  
金融机构的变迁最终取决于它们履行的功能。我国多年的金融改革为向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演进创造了条件,商业银行应利用自己的优势,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积极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形成具有混合功能的金融中介,以适应我国金融体系的演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蜀伟  
文章介绍了改革开放15年以来,我国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管理制度建设等金融体系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认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1)金融机构上,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3)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4)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5)金融管理制度要科学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源革与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金融发展主要分恢复阶段、扩展阶段、逐步完善阶段和新世纪的深化改革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格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已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