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1)
2023(10748)
2022(9373)
2021(8710)
2020(7682)
2019(17648)
2018(17869)
2017(35185)
2016(19406)
2015(22192)
2014(22833)
2013(22576)
2012(21304)
2011(19333)
2010(19860)
2009(18985)
2008(19350)
2007(17872)
2006(15816)
2005(14708)
作者
(57213)
(47787)
(47401)
(45769)
(30359)
(22896)
(22099)
(18561)
(17910)
(17414)
(16200)
(16063)
(15308)
(15122)
(14998)
(14934)
(14686)
(14083)
(14017)
(13775)
(12045)
(11752)
(11714)
(10880)
(10842)
(10798)
(10785)
(10729)
(9653)
(9434)
学科
(77831)
经济(77711)
管理(59780)
(57527)
(45702)
企业(45702)
方法(36324)
数学(32052)
数学方法(31768)
(25641)
中国(24115)
(23335)
(22464)
(17737)
银行(17707)
(16783)
业经(16647)
(16250)
贸易(16242)
(15847)
(15675)
财务(15637)
财务管理(15581)
(15133)
金融(15129)
企业财务(14692)
(14552)
(14353)
农业(13807)
地方(13121)
机构
大学(287792)
学院(287320)
(120158)
经济(117389)
管理(107929)
研究(93417)
理学(90602)
理学院(89630)
管理学(88200)
管理学院(87651)
中国(77219)
(63960)
(60888)
科学(54456)
财经(49070)
(48076)
(45902)
(45873)
(44093)
中心(44043)
研究所(42478)
业大(39441)
北京(39212)
经济学(37734)
(36480)
财经大学(36080)
农业(35982)
(35406)
师范(35055)
经济学院(34235)
基金
项目(174012)
科学(135366)
研究(130586)
基金(124756)
(106808)
国家(105864)
科学基金(89887)
社会(81680)
社会科(77219)
社会科学(77196)
(68035)
基金项目(65583)
教育(61099)
(56874)
自然(56269)
编号(55076)
自然科(54856)
自然科学(54838)
自然科学基金(53867)
资助(52177)
成果(46613)
(39865)
重点(39089)
课题(38063)
(36642)
(36508)
(35747)
(34678)
教育部(34384)
创新(33563)
期刊
(138403)
经济(138403)
研究(91874)
中国(59173)
(52063)
(41760)
学报(41169)
管理(39543)
科学(37301)
(35047)
金融(35047)
大学(31548)
教育(30493)
学学(29492)
农业(26985)
技术(25389)
财经(24958)
业经(22387)
经济研究(21821)
(21275)
问题(18871)
(16149)
理论(15690)
技术经济(14662)
实践(14145)
(14145)
财会(13871)
商业(13817)
(13815)
统计(13718)
共检索到44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鲍艳秋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制度的整体安排、改革措施的一致性等原因,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显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导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悬殊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已在近年来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之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运行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大,影响了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韩烨  
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存在两套完全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即"福利化"的退休金制度和"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称为"双轨制"。自2009年人社部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来,来自各方的阻力和压力迫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搁浅。伴随着2014年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问题又被推到"风头浪尖"。笔者认为,应明确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的价值理念,推进机关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同步协调改革;建立并完善全国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公务员群体与其他劳动者群体基本养老金的整合,形成统一的国民基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卢文秀  吴方卫  
本文以基本养老保险的双轨制特征为切入点,利用2014-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考察不同养老保障水平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过度劳动属于预防性劳动供给行为,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的农民工过度劳动、重度劳动的概率较大,超时劳动时间较长;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再就业概率较大。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轨制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一代、受雇、从事制造业和高工资水平的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稳定收入预期的作用有限,收入预期不稳定促使农民工过度劳动;另一方面,双轨制基本养老保险使外地农民工产生“局外人”心态,由此引发的预防性劳动供给动机致使其过度劳动。本文认为,应适度弥合两类基本养老保险的福利差距,充分发挥养老保障稳定农民工收入预期的作用,以缓解其过度劳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旭东  周凤珍  
日渐扩大的养老金缺口问题,是未来我国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目前公务员养老待遇水平远远高于企业职工等及其他职业群体,使得企业职工等群体的养老金水平一直面临追高的压力,使得养老金缺口问题的严峻程度不断加剧。改革公务员养老制度,使之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逐渐消除养老制度碎片化,才能有助于平稳有效地化解养老金缺口风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张鹏去年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他觉得和企业相比,公务员工作稳定,而且退休金也高出很多。可是,《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公务员也要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了。高退休金的预期可能落空,张鹏很是郁闷。他不明白为什么实行了那么多年的退休金制度要改成养老保险,缴纳保险是不是意味着本就不高的收入又要减少,自己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是不是会下降?和张鹏同一办公室的李明已经在机关工作了15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玉江  
一、我国农村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一)政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赖国元  
作者通过对我国粮食购销“双轨制”的产生、运转及其利弊的综合分析,指出,现行的粮食购销“双轨制”是在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必然产生的粮食购销体制转轨时期的一种过渡形式。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越来越要求加速对粮食购销“双轨制”本身的改革、并轨,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粮食市场购销体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志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扩大并已到了畸高的程度,而初次分配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保险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综合手段和有效工具,不只具有传统认识中的再分配功能,也有助于初次分配公平。养老保险缴费能够调节初次分配中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格局,但由于企业转嫁缴费负担的可能性,加之缴费基数不实、缴费率虚高的客观存在,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我国初次分配格局更加难以有效均衡。因此,应改革优化现行养老保险缴费政策,降低企业缴费率,并进行相关综合配套改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和泰  
我国保险业在业务经营运行方式和资金运用制度等方面已与国际惯例逐步靠拢。但由于经济、历史、文化等原因 ,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改革调整的方面。在财产险方面表现为条款、费率的“双轨制”,这一体制已成为制约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瓶颈”。条款、费率的“双轨制”并轨成为时代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由于两种条款各有利弊 ,因而财产保险条款的改革方向是挖掘两种条款的优点、摒弃其不足 ,吸取其可借鉴的成分 ,以此作为基础来重新设计新的统一条款 ,同时逐步实现费率的市场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新轩  曹飞飞  
自2007年起,国家就开始试点以房养老,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更是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但多年以来,社会对以房养老的试点,反应普遍消极。过程中显现出了相关法律及制度不完善、房地产价值评估机构公信力不足、缺乏责任明确的公权管理机构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的困难,推动我国养老保障的多样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楚  
书价应实行“双轨制”广州大学法律系邮编:510091张楚对于那些学生教材、科技推广读物、通用工具书、盲人专用书等,应作社会科教必需品来对待,政府可采取最高限价措施予以调控。而对其他非科教必需书籍,则完全实行市场浮动价。这便是笔者提议的“双轨制”。它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超愚  
一、作为价格形成机制转换的实现形式 1.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形式的再选择,目的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相对于传统集权模式,就是经济运行市场化过程。价格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改革的市场取向要求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即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应转换。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和不平衡工作环境中进行的;其中某些问题具有暂时不可知性,经济主体需要学习而适应的一定过程,改革实践包含有试错性质,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莉  万春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1951年初步建立,迄今已50多年的历史。以养老保险制度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缴费和给付的变革为主线,回顾和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四个时期:1951~1965年的初步创立时期、1966~1976年的停顿时期、1977~1990年的恢复和改革探索时期以及1991年后的转轨时期。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曦  徐昕  郭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天然追求。一方面,中国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板块分割等特征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激励劳动力流动以及养老保险基金运用效率方面表现得不尽人如意。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纠正不公平、无效率现状,迫切需要调整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以缩小不同群体之间养老保险水平的差距,构建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养老保险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