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07)
2023(16030)
2022(13763)
2021(12639)
2020(11117)
2019(25440)
2018(25456)
2017(49226)
2016(27117)
2015(30660)
2014(30650)
2013(30051)
2012(27745)
2011(25192)
2010(25741)
2009(24423)
2008(24337)
2007(22032)
2006(19415)
2005(17518)
作者
(81758)
(68493)
(68265)
(64976)
(43181)
(32875)
(31033)
(26791)
(25648)
(24465)
(23148)
(22911)
(21919)
(21522)
(21439)
(21187)
(20952)
(20247)
(19874)
(19648)
(17195)
(16959)
(16894)
(15541)
(15431)
(15279)
(15251)
(15243)
(13827)
(13495)
学科
(105989)
经济(105839)
管理(80487)
(78570)
(62955)
企业(62955)
方法(51825)
数学(46282)
数学方法(45587)
(31444)
中国(30289)
(30256)
(26840)
(24583)
贸易(24571)
(24036)
业经(23205)
(21968)
(21150)
银行(21082)
(19992)
(19516)
财务(19462)
农业(19421)
财务管理(19411)
企业财务(18307)
(18292)
金融(18288)
地方(17497)
理论(16974)
机构
大学(395852)
学院(394922)
(160424)
经济(157048)
管理(150694)
研究(131027)
理学(129691)
理学院(128237)
管理学(125694)
管理学院(124980)
中国(103193)
(83133)
科学(82170)
(78582)
(73870)
(68165)
业大(63251)
财经(61828)
研究所(61772)
中心(60767)
(59964)
农业(58679)
(55924)
北京(52235)
经济学(49481)
(48318)
师范(47664)
(47347)
(46797)
财经大学(45801)
基金
项目(261242)
科学(203885)
基金(189915)
研究(183636)
(168218)
国家(166848)
科学基金(141437)
社会(116275)
社会科(110159)
社会科学(110125)
(102606)
基金项目(99975)
自然(93965)
自然科(91825)
自然科学(91794)
自然科学基金(90180)
(86905)
教育(85609)
资助(79129)
编号(73939)
成果(60191)
重点(59351)
(57794)
(54474)
(54230)
课题(51120)
科研(50971)
创新(50822)
计划(49430)
教育部(49055)
期刊
(171825)
经济(171825)
研究(113520)
中国(76467)
学报(68296)
(66141)
(61711)
科学(59998)
管理(54011)
大学(50871)
学学(48405)
农业(43821)
(41013)
金融(41013)
教育(37728)
技术(33325)
财经(30722)
经济研究(28188)
业经(28184)
(26241)
(23525)
问题(23411)
统计(20728)
(20656)
(20166)
技术经济(19684)
理论(19049)
(18963)
商业(18095)
科技(17896)
共检索到583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骆正清  陆安  
文章利用精算技术,首先给出个人退休账户缺口的测算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现行的个人账户制度存在较高的额外收益和较大的缺口,无论退休年龄多少,参保人员普遍受益,但受益程度和缺口大小不均。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可继承性和无限延续性。在未来个人账户做实的基础上,个人账户基金缺口虽然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收益率与记账利率之差距来缓解,但在当前较低的计发月数下,对未来的投资收益率要求较高,为此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发月数。前提是通过对替代率的研究,在一定的目标替代率下和不影响退休后生活水平下,增加计发月数,以此来缓解个人账户自身空账。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冯晴  
一.问题的提出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多层次社会养老金制度以来,社会基本养老金制度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8.9亿人("人社部回应热点:2016年五项社保基金收大于支",中国新闻网,2017年1月24日。)。然而,对比国际通行的社会养老金三支柱制度体系,即国家、企业和个人分别作为社会养老金缴纳的三大主体,在我国社会养老金体系中,社会基本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艾蔚  
鉴于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未能体现持续的寿命延长,无论做实的个人账户还是处于空账状态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与实际支付月数的差异,都会使得实际支付远远超过个人账户实际或记账累积资金,同时账户资金的可继承性,将进一步扩大个人账户缺口。本文通过Lee-Ca-ter模型预测预期寿命的变化,研究死亡率改进对个人账户缺口的影响,以及死亡率和贴现率对个人账户缺口的共同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建伟  丁克诠  
针对中国目前关于个账户中“中人”的过渡养老金给付不规范的现状,本文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得到过渡性养老金给付的精算模型。根据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模型并结合1990年全国人口生命表的数据,指出我国政策规定的关于个人账户中养老金发放标准存在偏高的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晓红  
非正常“提前退休”会加重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负担、加剧养老基金入不敷出、侵害在职职工的权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1)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提前退休的政策 ,严禁搭车办理“提前退休” ;( 2 )逐步延长个人缴纳养老金时间 ,严格遵循法定退休年龄 ;( 3)社会保障制度要综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璟  
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延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措施,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也开阔了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当前,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可持续面临诸多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向影响。应扬长避短、多措并举建立弹性自选激励机制,与其他改革协同推进,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世斌  冯羽  彭俊  
本文从个人的缴费和养老给付对比来分析调整前后统筹基金平衡的影响,对替代率水平和计发系数进行精算分析,提出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生存年金发放方法,提高养老金水平并解决计发方式本身的漏洞。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相里静  严成樑  
理解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对于制定老龄化政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基于研发(R&D)创新增长的跨期迭代模型(OLG),将代际人力资本作为内生传导机制,引入混合养老保险体系刻画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总量人力资本增长效应、创新增长效应和中间产品增长效应三条机制影响经济增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制度产生的总量人力资本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延迟退休使得经济增长率下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经济增长率上升。鉴于此,本文还考察了两种制度同时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老龄化社会要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应关注延迟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间的联动关系,两种政策配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退休制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的激励程度。作者通过测算九大行业代表性个体在不同退休年龄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边际隐性税率,得到以下结论: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行为存在普遍的负面激励作用,即会增加提前退休行为出现的概率,并且这种负面激励作用存在着很大的行业差异性,低收入行业的职工面临着更严重的负面激励。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弹性退休制度的精算中性原则进行了反思,并建议我国在进行弹性退休制度设计时,既要消除养老保险制度的负激励作用,又要注意保护低收入行业职工的权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金博轶  闫庆悦  
本文构建了基于省级层面的人口模型和养老金统筹账户收支模型,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各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收支余额。结果显示:(1)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年度余额和累积余额在未来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在前两个测算时点(2025年和2050年),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结余,而部分省份存在收支缺口,到测算期末(2075年),所有省份的养老金均存在缺口;(2)人口省际流动对养老金收支平衡将产生一定影响,人口的净流入使养老金收支状况得以改善,反之,人口的净流出导致养老金收支恶化;(3)出生率的降低恶化了各省养老金收支状况,且这种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高艳平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和发放政策,以延迟退休年龄为研究背景和前提条件,分别构建了城镇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统筹账户收入和支出的精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账户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的减少账户支出:男性工人、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的延退年龄每递增一岁,账户收入分别年均增长0.73%、0.71%和0.10%;账户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20%、2.26%和0.12%。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财务风险短期内会获得释放,但长期来看依然无法摆脱收不抵支的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艳  高艳平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基金缴纳和发放政策,以延迟退休年龄为研究背景和前提条件,分别构建了城镇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统筹账户收入和支出的精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增加账户收入的效果并不显著,但可以有效的减少账户支出:男性工人、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的延退年龄每递增一岁,账户收入分别年均增长0.73%、0.71%和0.10%;账户支出平均每年减少2.20%、2.26%和0.12%。延迟退休后,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财务风险短期内会获得释放,但长期来看依然无法摆脱收不抵支的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相敏  
实行了近50年的男女差别退休年龄政策给城镇女职工带来的权益损失、尤其是养老金方面的损失已经越来越明显。为此,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测算出了差别退休年龄所导致的城镇女职工与男职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刚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预测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趋势,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采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基金扩面征缴等"组合拳",配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钱锡红  申曙光  
在养老保险的研究中,参保人的满意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但目前学术界很少从微观层面来探讨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参保人的角度对养老金满意度展开研究,并收集南方五省退休职工2 77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养老金满意度受参保人健康状况、养老金水平、家庭财产的正向影响,而参保年限、支出状况与养老保险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退休前工资对养老保险满意度的影响不大,但退休前任职级别却与养老保险满意度有负相关关系;参保人的婚姻状况与配偶的经济收入状况也对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重要启示,也可为相关政策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