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4)
2023(16682)
2022(14212)
2021(13108)
2020(11100)
2019(25341)
2018(25302)
2017(49038)
2016(26580)
2015(29773)
2014(29394)
2013(29536)
2012(27174)
2011(24360)
2010(24442)
2009(22727)
2008(22568)
2007(19972)
2006(17798)
2005(15832)
作者
(78047)
(64922)
(64640)
(61418)
(41367)
(31057)
(29192)
(25375)
(24451)
(23171)
(22122)
(21816)
(20732)
(20680)
(19777)
(19764)
(19256)
(19161)
(18718)
(18650)
(16080)
(15994)
(15666)
(14848)
(14506)
(14466)
(14425)
(14379)
(12913)
(12807)
学科
(113478)
经济(113349)
(96730)
管理(87674)
(84491)
企业(84491)
方法(49945)
数学(40117)
数学方法(39744)
(35280)
业经(33967)
(32272)
中国(28561)
农业(24620)
地方(23162)
(22563)
财务(22503)
财务管理(22478)
(22266)
技术(21796)
(21790)
企业财务(21249)
(20748)
环境(20018)
(19827)
贸易(19815)
理论(19416)
(19225)
(18849)
(16736)
机构
学院(387257)
大学(384031)
(157049)
管理(156254)
经济(153813)
理学(134712)
理学院(133247)
管理学(131310)
管理学院(130611)
研究(126245)
中国(96684)
(82248)
科学(78923)
(73432)
(64616)
(63492)
财经(58918)
业大(57974)
(57794)
研究所(57729)
中心(57065)
(53337)
北京(51702)
农业(50839)
(49301)
师范(48823)
经济学(46641)
(46447)
(46444)
财经大学(43488)
基金
项目(260613)
科学(205746)
研究(191287)
基金(189307)
(164529)
国家(163129)
科学基金(141008)
社会(120788)
社会科(114478)
社会科学(114451)
(102572)
基金项目(101822)
自然(91850)
自然科(89616)
自然科学(89592)
自然科学基金(88005)
(85238)
教育(85211)
编号(78186)
资助(76555)
成果(61639)
重点(58057)
(56792)
(56761)
(55767)
课题(52805)
创新(51466)
科研(49461)
国家社会(49415)
(48455)
期刊
(177203)
经济(177203)
研究(113603)
中国(67671)
管理(59948)
(58792)
学报(58114)
(56568)
科学(55739)
大学(43967)
学学(41697)
农业(41109)
教育(35959)
技术(33292)
(32498)
金融(32498)
业经(32096)
财经(28506)
经济研究(27016)
(24505)
问题(24098)
(23103)
技术经济(20670)
现代(19403)
科技(18891)
资源(18803)
商业(18572)
理论(18433)
图书(17701)
(17321)
共检索到565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畅  乔娟  
采用生态足迹法并构建Tapio弹性脱钩模型,分析了我国养殖业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脱钩效应研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我国生猪养殖业生态负荷良好但受资源环境制约开始加重;(2)中东部地区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大且生态损耗率较高;(3)生猪养殖业生态足迹需求普遍受饲料和耕地制约严重;(4)生态足迹需求与生猪养殖业产值间脱钩弹性关系可划分两阶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童  陈爽  姚士谋  高群  张家旗  
为探寻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修正的生态足迹模型,回顾了2000~2014年南京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赤字的时空特征,依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趋势外推生态足迹变化情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2000~2014年南京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快速增长,人均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研究期内南京市各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且生态承载力呈现中心城区低,近郊和远郊区高的格局;生态足迹与GDP之间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扩张连接3种状态,且弱脱钩指数不断减小,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若按当前资源环境损耗量发展,"十三五"期间生态足迹继续增加,未来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上仍需努力。因此,南京市应坚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等"三条红线";实行差别化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逐步构建基于生态资产流转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事  程钰  王鑫静  丁立  
研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LMDI分解模型、Tapio脱钩理论等方法,测算2007—2016年山东省及17市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1)2007—2016年,山东省生态足迹呈上升态势,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2)山东省17市生态足迹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半岛沿海地区高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内陆地区;(3)从LMDI分解因素看,生态足迹正向响应于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而技术效应对生态足迹的变化贡献值为负值,说明技术进步能够有效降低山东省人均生态足迹。(4)在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中,强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出现的频率分别是22.222%、11.111%、66.66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俊伟  陈永福  余乐  尹昌斌  
运用1996—2016年中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指标测度中国生猪养殖业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从空间相关性角度对生猪养殖业的地理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生猪养殖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呈弱化趋势,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时空分布呈"集—散—集"的变化特征。其中,1996—2005年,中国生猪养殖业空间上呈现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2005—2013年,集聚态势逐渐减弱,2013—2016年,集聚现象呈现回升趋稳态势。Moran′s I指数表明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对周边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使省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受自然资源、经济、技术等多种要素综合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土地资源、城镇化率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对生猪养殖业地理集聚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各省区发展生猪养殖业应因地制宜制定规划,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挥生猪养殖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正勇  高梦雨  彭乐威  
[目的]为揭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淡水养殖经济增长呈现的脱钩关系,从而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管理及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结合2011-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对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1)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总体呈提升态势,其中“十三五”时期较“十二五”时期效率提升幅度更加明显。(2)从区域层面来看,不同区域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值呈现华南、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西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内部波动存在明显差异。(3)从省级层面来看,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余省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均值较高的省份在地理空间上呈“V”形分布特征。(4)淡水养殖业水资源投入、绿色水资源效率与其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总体向好发展。[结论]为发展节水型淡水养殖业,提升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实现淡水养殖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建议优化淡水养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适养品种,推进广东、海南、福建、湖北、江苏等淡水养殖重点区域示范区建设,并在水资源禀赋相对不高但效率提升潜力大的省份为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型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搏  赵连阁  
产业集聚是促进农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以中国生猪养殖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03年至2017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门槛估计、空间杜宾模型、最大似然估计等方法,对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增长效应的存在性和形态、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和增长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各省份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梯度特征和连片化特征明显,约束发展区产业集聚最高,适度发展区产业集聚最低,区域内部各省份产业集聚分化明显。产业集聚对生猪养殖业产出量的影响为显著的"倒U型",在产业集聚较低阶段,提高产业集聚能促进生猪养殖效率;在产业集聚过高阶段,提高产业集聚反而会抑制生猪养殖效率。产业集聚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双重门槛,产业集聚介于0.389至0.462时的增长效应最强。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对潜力增长区和适度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为显著的"倒U型",对重点发展区和约束发展区的增长效应不显著。生猪养殖业产业集聚的增长效应还存在显著空间溢出,且为"倒U型",并强化了增长效应。因此,中国应进一步促进生猪养殖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发挥产业集聚带来的增长效应,并强化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晶  蔡金琼  林瑜  
为了解广东省生猪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测度并对比广东省生猪养殖的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结果表明:生猪养殖的生态需求主要是对耕地的需求(约占总足迹的91.70%),生猪饲料生产所需要的耕地占全省的耕地面积的38.34%,人畜争地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生猪养殖业的生态足迹占广东省承载力的41.03%,对广东省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需要探索可持续的生猪养殖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宝根  杨树旺  赵玉  易松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IPCC碳排系数法,TAPIO脱钩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2010年后增速趋于下降并于2016年开始转入负增长,省际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2)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省际和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3)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不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及增速呈现不同的时序波动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化肥是最主要碳排放源;(4)中国2000—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以"弱脱钩"为主,但2013—2017年不同省域的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趋于差异化。研究结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性显著,且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不同阶段和不同省域呈现不同脱钩类型,需突出减排重点、实施差异化策略及注重绿色发展等多途径推进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金钊  李鹏  
本文使用DEA-Malmqusit指数测算比较了中国生猪养殖在时空两个维度的生产效率变化及其分解,应用SFA方法比较分析了要素投入对中国生猪生产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虽然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增长已进入瓶颈期,但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增长的源泉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值得挖掘;中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变化呈现显著时间与空间差异;物质、人工、土地等投入要素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呈现不同影响效应,基于不同时期分组的稳健型检验亦证实了此结论。本文在科技创新、区域布局、土地流转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思考,提出优化组合诸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生猪养殖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应瑞瑶  薛荦绮  周力  
本文以山东、江苏、福建、江西、四川五省的648个养猪户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垂直协作下,农户的清洁生产关键点及其对农户绩效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垂直协作下,农户的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行为之间均交互影响;②在市场交易下,农户清洁生产关键点有3个: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参与生产合同、合作社下,农户清洁生产有2个关键点: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③在两种情况下,疾病防疫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农户利润呈正相关;粪便及病死猪处理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利润呈负相关;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市场交易下与农户利润呈负相关,但是在生产合同、合作社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郑沃林  
基于2010—2020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Tapio脱钩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其中,农资投入引起的碳排放总量最高。(2)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部高,南北低”态势。其中,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碳吸收总量最高。(3)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中部低,南北高”态势。更重要的是,碳足迹与粮食产量之间呈“强脱钩—弱脱钩—强脱钩”交替演变态势,并出现空间层面的不均等性。由此,有针对性地以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出低碳农业转型的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福臣  高鹏  郑沃林  
基于2010—2020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Tapio脱钩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粮食产量之间的脱钩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态势。其中,农资投入引起的碳排放总量最高。(2)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部高,南北低”态势。其中,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碳吸收总量最高。(3)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中部低,南北高”态势。更重要的是,碳足迹与粮食产量之间呈“强脱钩—弱脱钩—强脱钩”交替演变态势,并出现空间层面的不均等性。由此,有针对性地以粮食安全为目标,提出低碳农业转型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元清   董红敏   朱志平   王悦   李南西  
【目的】畜禽养殖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科学评估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能够为畜牧业深入推进减排降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本文中从碳足迹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主要排放源三方面对国内外生猪养殖系统碳足迹评估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围绕系统边界、排放源、核算方法以及单位选择等因素深入分析了评估结果差异性的成因,解析了饲料生产、粪污处理等环节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目前国外对生猪养殖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估模型。每生产1 kg功能单位的猪肉碳足迹为2.2—10.3 kg CO_(2-eq)。各研究中,不同评估方法会对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划定不同的系统边界、采用不同的功能单位,均会导致碳足迹评估结果出现差异。同时,在相同系统边界内,核算的排放源不同、同一排放源选取的参数不同,或者选择不同的分配方法也会影响评估结果。在生猪养殖生产系统中,饲料生产是对生猪生产系统碳足迹贡献最大的环节,占比为49%—83%。粪便管理环节的排放仅次于饲料生产环节,占比为12%—41%。【结论】为了使我国生猪养殖系统的碳足迹评估更加精准和广泛,应开展针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参数的监测,根据我国生猪养殖系统发展现状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碳足迹评估数据库,统一评估方法,规范评估要求,创建符合地区实践的评估模型,为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结合“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故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