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7)
- 2023(7087)
- 2022(6386)
- 2021(5908)
- 2020(5291)
- 2019(12634)
- 2018(12601)
- 2017(25996)
- 2016(14128)
- 2015(16396)
- 2014(16665)
- 2013(16965)
- 2012(16170)
- 2011(14855)
- 2010(15077)
- 2009(14529)
- 2008(14800)
- 2007(13647)
- 2006(12066)
- 2005(11068)
- 学科
- 济(60864)
- 经济(60800)
- 管理(37911)
- 业(36009)
- 方法(30438)
- 企(27294)
- 企业(27294)
- 数学(27100)
- 数学方法(26929)
- 贸(22236)
- 贸易(22224)
- 税(21833)
- 易(21594)
- 税收(20369)
- 收(20196)
- 财(19689)
- 中国(17337)
- 农(17321)
- 制(13033)
- 地方(11670)
- 学(11278)
- 业经(11086)
- 银(10591)
- 银行(10569)
- 出(10568)
- 农业(10489)
- 务(10238)
- 财务(10223)
- 财务管理(10195)
- 行(10086)
- 机构
- 大学(214985)
- 学院(214287)
- 济(95018)
- 经济(93106)
- 管理(78212)
- 研究(72165)
- 理学(66408)
- 理学院(65682)
- 管理学(64763)
- 管理学院(64369)
- 中国(56194)
- 财(49772)
- 京(45167)
- 科学(42331)
- 财经(38214)
- 所(37821)
- 农(35553)
- 经(34331)
- 研究所(33615)
- 江(32722)
- 中心(32375)
- 经济学(30282)
- 业大(30272)
- 北京(29198)
- 农业(28338)
- 经济学院(27914)
- 财经大学(27825)
- 范(26105)
- 州(25969)
- 师范(25878)
- 基金
- 项目(128969)
- 科学(98948)
- 研究(95563)
- 基金(92111)
- 家(79377)
- 国家(78765)
- 科学基金(65249)
- 社会(59776)
- 社会科(56727)
- 社会科学(56707)
- 省(49355)
- 基金项目(48447)
- 教育(43150)
- 划(41701)
- 编号(40708)
- 自然(40134)
- 自然科(39040)
- 资助(39040)
- 自然科学(39025)
- 自然科学基金(38309)
- 成果(34356)
- 部(29664)
- 重点(28960)
- 发(28372)
- 课题(27045)
- 创(26018)
- 性(25753)
- 教育部(25219)
- 科研(25081)
- 国家社会(24661)
共检索到326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统生
一、关税保护水平确定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说,衡量关税对一国经济的保护程度主要有两个指标:名义关税率和有效关税率。名义关税率是海关对具体进口的某一种产品征收的税率,显然,这种名义关税率越高,则该国对这种进口替代产品保护程度就越高。与名义关税率相比,有效关税率更准确地衡量了对某一产业的保护程度。有效关税率提示了一个产业的关税贸易保护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尹翔硕 陈涛
一、引言 非关税壁垒也称非关税措施,即关税以外对进口有限制作用的政策、海关措施和管理等。非关税措施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前者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或市场准入限制,后者如进口商品质量、卫生检验和检疫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聆佳
本文在对关税有效保护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36个工业贸易部门2006年的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部门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呈现出了从上游产品到下游产品逐渐升高的阶梯型分布,总体结构比较合理,但是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关税有效保护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关税 有效保护率 有效保护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吴倚天 姚欣辰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SPS)措施是农产品贸易领域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非关税壁垒。准确度量SPS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可以为农产品出口策略的调整以及自由贸易区谈判提供依据。基于2001-2018年OECD国家和中国共37个国家HS 2位编码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测算SPS措施对农产品进口数量的影响,将SPS措施的数量效应转换为价格效应,在计算各类农产品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估算关税等值(AVE)。研究发现:样本国家农产品SPS措施关税等值介于4.6%~60.6%之间,平均关税等值达21.07%,是农产品加权平均名义关税的2倍;从产品加工程度来看,初级农产品SPS措施的平均关税等值比加工农产品高出60%,其中疫病风险最高的活动物类产品的关税等值为60.6%。因而,出口商在选择出口市场时应综合考虑关税水平和SPS措施的关税等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银果 吴倚天 姚欣辰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SPS)措施是农产品贸易领域使用最多、影响最大的非关税壁垒。准确度量SPS措施的贸易保护效应可以为农产品出口策略的调整以及自由贸易区谈判提供依据。基于2001-2018年OECD国家和中国共37个国家HS 2位编码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局部均衡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测算SPS措施对农产品进口数量的影响,将SPS措施的数量效应转换为价格效应,在计算各类农产品进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估算关税等值(AVE)。研究发现:样本国家农产品SPS措施关税等值介于4.6%~60.6%之间,平均关税等值达21.07%,是农产品加权平均名义关税的2倍;从产品加工程度来看,初级农产品SPS措施的平均关税等值比加工农产品高出60%,其中疫病风险最高的活动物类产品的关税等值为60.6%。因而,出口商在选择出口市场时应综合考虑关税水平和SPS措施的关税等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仕辉 熊竞邦
通过建立寡头垄断模型,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产同质产品的两个厂商,引入碳关税概率和环境破坏成本系数,设定碳关税概率在[0,1]浮动,两国破坏成本系数同时变动,研究了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环境破坏系数变动对两国厂商产量、税收和福利的影响;不对称生产成本下,两国生产成本的差距扩大对厂商产量变化的影响,通过Matlab数值模拟找到了特定情形下使产量最大化的碳关税概率。结论认为,破坏成本和生产成本高的国家,倾向于选用较大的碳关税概率征收碳关税来保护本国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减少碳泄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才良
我国已经加入WTO,WTO规则要求进行关税减让,这也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的客观要求。但是,经济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实施关税政策进行产业保护的必要性。借鉴有效保护理论,形成梯形关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贸易自由化和产业保护的要求。我国现行关税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关税政策效应的发挥,需要在以后的改革中进行调整。
关键词:
关税 贸易自由化 产业保护 有效保护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清芳
一、关税减让是经济 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税政策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基本思路。无论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是我国自身贸易发展角度来看,关税减让都是日益迫切的客观要求。 (一)不同关税政策的利与弊 根据不同的关税目的,关税政策可以分为三种:财政关税政策,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利用GTAP-E模型在系统评估《巴黎协定》缔约方自主减排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分析了欧盟征收碳关税、美日欧形成碳关税联盟以及发展低碳技术对中国的产业、贸易和福利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为践行自主减排承诺付出了经济增长、社会福利下降等经济成本,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相对“环境保护”而言,碳关税对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效应更显著;如果美日欧形成碳关税联盟并以此作为针对中国的政策工具,中国经济可能要承受一定的负面冲击;中国发展低碳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自主减排和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与碳排放标准的制定;扩大国内碳交易范围,加快探索碳税立法;大力推动低碳技术,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红莲 赵越
碳关税是发达国家提出的针对高能耗的进口产品征税的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一旦征收,我国出口贸易将受到强烈冲击。文章首先对美国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利用中美贸易与关税数据得出关税—出口效应,并以隐含碳排放较高的工业部门为例,定量分析了美国征收碳关税所导致的我国出口贸易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不仅会降低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同时会降低出口贸易量;出口损失率最大的前五个部门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金属制品
关键词:
碳关税 出口贸易 损失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穆月英
我国的蔬菜在世界蔬菜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蔬菜的第一大出口去向是日本。从日本的蔬菜进口来源看,最大的蔬菜进口来源国是我国。本文首先运用蔬菜进口函数模型、通过中国、美国、新西兰这三个日本的蔬菜主要进口来源国的相互比较,分析我国蔬菜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均衡关税率"零售价均衡模型",对我国与日本蔬菜的贸易均衡关税率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蔬菜在日本市场上有着较大的竞争力,另外,日本通过提高关税率来保护其蔬菜产业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
关键词:
蔬菜 市场竞争力 均衡关税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俊霞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过渡碳排放,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征收碳关税。我国纸质品产业虽起步较早,但是产品科技水平偏低,设备落后,碳排放量较高,且出口市场较集中,对发达国家市场有较高的依赖性。由此,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纸制品出口贸易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碳关税征收对我国纸制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强 马曼
本文以GTAP模型为主要工具评估测算了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可能影响。评估结果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碳关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了冲击,冲击强度视碳关税税率不同而不同。文章最后对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碳关税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出口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琼
文章首先介绍新一轮WTO贸易谈判中提出的包括乌拉圭模式、瑞士公式、"鸡尾酒"模式、Harbinson减让公式和混合公式等5种主要关税削减公式,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证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关税削减公式对我国油料进出口的影响,得出无论采取何种关税削减模式,均对我国油料进口影响不大,而采取瑞士公式的降税方式对我国花生出口最有利的结论。
关键词:
油料 植物油 关税削减公式 影响效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小娟
近年来,在我国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中间产品的进口发展迅速,这与我国的关税税收政策密切相关。不断降低的关税、循级而升的关税结构和“免、抵、退”等三个方面的关税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着中间产品的进口,间接影响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只有把加工贸易与利用外资、关税结构、关税税收政策等统筹考虑才能使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中间产品 关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