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4)
- 2023(18541)
- 2022(16058)
- 2021(15007)
- 2020(12516)
- 2019(29090)
- 2018(28584)
- 2017(54640)
- 2016(29436)
- 2015(33151)
- 2014(33052)
- 2013(32544)
- 2012(30506)
- 2011(27632)
- 2010(27715)
- 2009(25488)
- 2008(24948)
- 2007(21639)
- 2006(19287)
- 2005(17250)
- 学科
- 济(126057)
- 经济(125930)
- 管理(82880)
- 业(79373)
- 企(63478)
- 企业(63478)
- 方法(56040)
- 数学(48971)
- 数学方法(48376)
- 中国(37706)
- 农(34133)
- 财(30239)
- 地方(29198)
- 业经(27670)
- 学(24952)
- 贸(23520)
- 贸易(23499)
- 农业(22986)
- 制(22907)
- 易(22739)
- 银(20571)
- 银行(20526)
- 融(19857)
- 金融(19854)
- 行(19724)
- 环境(19087)
- 和(19013)
- 技术(18917)
- 理论(18633)
- 务(18197)
- 机构
- 大学(420507)
- 学院(417662)
- 济(171375)
- 经济(167767)
- 管理(164597)
- 研究(142915)
- 理学(141868)
- 理学院(140249)
- 管理学(137740)
- 管理学院(136978)
- 中国(108761)
- 京(90505)
- 科学(86941)
- 财(80537)
- 所(71064)
- 农(66630)
- 中心(65715)
- 研究所(64297)
- 财经(64047)
- 江(61453)
- 业大(60765)
- 经(58220)
- 北京(57578)
- 范(56386)
- 师范(55876)
- 院(52309)
- 农业(51863)
- 经济学(51793)
- 州(50101)
- 财经大学(47649)
- 基金
- 项目(282241)
- 科学(222637)
- 研究(206569)
- 基金(205151)
- 家(178655)
- 国家(177187)
- 科学基金(152418)
- 社会(130858)
- 社会科(124169)
- 社会科学(124140)
- 省(109336)
- 基金项目(108540)
- 自然(98738)
- 自然科(96484)
- 自然科学(96460)
- 教育(95114)
- 自然科学基金(94699)
- 划(92489)
- 资助(85019)
- 编号(84429)
- 成果(68348)
- 重点(63285)
- 部(62453)
- 发(62369)
- 创(58040)
- 课题(57993)
- 创新(54205)
- 国家社会(54096)
- 科研(54021)
- 教育部(53790)
- 期刊
- 济(187631)
- 经济(187631)
- 研究(127645)
- 中国(81491)
- 学报(63950)
- 管理(61094)
- 农(59827)
- 科学(59708)
- 财(59185)
- 大学(48971)
- 教育(47154)
- 学学(45703)
- 农业(41643)
- 融(39514)
- 金融(39514)
- 技术(37105)
- 业经(31411)
- 财经(30704)
- 经济研究(30493)
- 经(26251)
- 问题(25006)
- 图书(23638)
- 统计(22637)
- 业(21496)
- 理论(21193)
- 贸(20314)
- 技术经济(20274)
- 策(19846)
- 科技(19287)
- 实践(19284)
共检索到62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志
新时代下实现我国共享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梳理国内外文献,结合我国实际,从经济共享、文化包容、生态美好、社会和谐、机会平等、医疗共享和设施共享共七个维度构建适合新时代共享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依据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统计数据对共享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我国各省份间共享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共享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且共享发展各维度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新时代 共享发展 测度评价 空间差异异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波
近些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一直保持持续化状态。在阐述我国流通产业整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差异性发展水平,并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环境、人口与社会文化、市场化发展及国际化发展四个方面研究了导致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差异性发展水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区域差异性 发展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僵化的人口流动模式逐渐发生着变化。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劳动力的流动形式也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可以说,金融中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劳动力流动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和内容,因此金融发展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自然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条件下,各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劳动力流动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艾莲 杜梦娟 刘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需以需求为导向,不同区域的导向特征不同。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特点,建立PVAR模型对比研究消费信贷和居民工资收入水平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消费信贷对于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正面作用,且在短期中呈现出比收入水平更为有效的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因此,应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消费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实施符合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信贷政策,设定适宜的消费信贷类型和价格水平。供给侧改革应与消费信贷相结合,沿循消费信贷的资金流向和导向,从而实现党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培育中高端消费,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共同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于伟 张鹏
基于2007—2009年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各省域专利授权总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基础、全社会研发投入和开放度显著影响专利授权。因此需要系统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注重区域间知识交流,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
专利 空间计量 省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林业市场化相对指数,定量考察林业市场化进程对林业发展效应的作用方向、作用程度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2—2011年,林业市场化进程对林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即林业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林业发展指数将会增加1.208。中国林业市场化进程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林业市场化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未来中国林业的发展还有赖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素资源市场化、经济主体市场化、市场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林业市场化 林业发展 要素投入 改革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细松 徐硕 张晓云
论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实证检验山东省17地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普惠金融水平不仅存在地区差异性,而且还在不断变化之中,这与经济增长水平、基础设施与服务、互联网普及率以及城镇化进程、城乡劳动力结构以及金融知识等因素有关。因此,缩小地区普惠金融水平差异的关键在于提升金融生态环境的硬实力;"弱势群体"越多的地市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也越足;普惠金融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性下分步骤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丹 王然
结合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引入生态文明发展模型,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质量三个维度指标体系,评价比较东部矿业城市鞍山市、中部矿业城市黄石市、西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探索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规律,并运用排列图法提取影响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对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影响基本是一致的;(2)典型矿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近两年增速放缓甚至有下降趋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均呈较明显的上涨趋势,环境质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平稳发展的趋势;(3)环境质量是影响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其中地质环境是重中之重。最后,文章提出应从矿业城市生态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文 郭苑 徐小琴
基于2009年底我国31个省级地区统计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显著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宏观结构性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城乡结构(城镇人口比重)、就业结构(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3个变量,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应该加快破除各地区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在强化产业功能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完善城乡人口结构;加大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非农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提高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卫东 许赛
本文以2003-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下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会由于省际间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随着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会减弱。与处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相比,处于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其资本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关键词:
企业风险承担 资本结构 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晨 贺敏 吴伟军 颜文聪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愈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关键核心技术之争已经势在必行,迫切需要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以380家战略性新兴上市公司的截面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经营管理能力、持续盈利能力、快速成长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五个角度入手,并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加以考虑,构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竞争力测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细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并利用广义熵指数族指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差异及其决定性因素。研究建议: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统筹以及政策支持,提升研发投入;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成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韩兆洲 程学伟
GDP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一直是舆论的焦点。本文运用Benford法则,对1993-2016年中国31个省域GDP数据的前三位数字的真实性进行检验;创新性地设计了税收、货运量、电力消耗量以及贷款发放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空间面板模型,以1995-2016年GDP数据质量为因变量进行逻辑匹配检验。结果表明:(1)从Benford法则的4种检验方法来看,1993-2016年各省区GDP数据的首位数字和第三位数字的4种检验结果呈现不一致性;(2)从空间面板模型的逻辑匹配结果来看,1995-2016年的GDP数据与4大评估指标之间匹配性较好,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相关GDP核算部门需要注意各省市区GDP数据的第一位和第三位数字的质量,保证GDP数据的准确真实。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骏 颜秉姝
以200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人均GDP、用水强度为变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构建面板模型,分别研究全国和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与用水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东北及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依次形成倒N型、倒N型、U型和U型的变化趋势。之后,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规制与投资四个角度入手,解释三大地带及其具体省份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祖航
依据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对各地区物流业进行分析,探索各地区的物流业综合水平并解释地区间存在的差异,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产业基础、物流业发展层次、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是影响地区物流业综合发展实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个别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还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政策等有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但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区发展差异、城市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基于此,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化总体得分较高,发展速度快于内陆地区;经济基础因子得分较高的地区主要在东部区域;生态环境因子得分较低的地区主要在中西部;城市化发展的社会生活因子得分则较为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江西省1990-2016年统计数据的分析
专业化、多样化与旅游业发展——基于中国当前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省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分类比较——基于31个省(区)市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
1999年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公平与效率效应及政策优化——基于1978-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性驱动因素分析
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双向评价及差异性
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及变动性测量——基于“十一五”时期省域数据的实证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来自河南省1990-2012年统计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