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647)
- 2022(3244)
- 2021(3128)
- 2019(6602)
- 2018(6772)
- 2017(14122)
- 2016(7970)
- 2015(9418)
- 2014(9581)
- 2013(9756)
- 2012(9498)
- 2011(8765)
- 2010(9193)
- 2009(9162)
- 2008(9247)
- 2007(8751)
- 2006(8201)
- 2005(8030)
- 2004(7099)
- 2003(6816)
- 学科
- 济(32890)
- 经济(32849)
- 管理(22122)
- 业(21065)
- 企(15882)
- 企业(15882)
- 方法(14329)
- 数学(13020)
- 数学方法(12931)
- 中国(12643)
- 制(12550)
- 银(10954)
- 银行(10949)
- 行(10529)
- 农(10109)
- 财(9375)
- 贸(8532)
- 贸易(8522)
- 易(8311)
- 融(8015)
- 金融(8014)
- 度(7629)
- 制度(7627)
- 体(6297)
- 业经(6239)
- 业务(5940)
- 农业(5574)
- 税(5465)
- 学(5394)
- 银行制(5334)
- 机构
- 大学(123179)
- 学院(121176)
- 济(54220)
- 经济(52897)
- 管理(44726)
- 研究(42456)
- 中国(38249)
- 理学(35995)
- 理学院(35627)
- 管理学(35240)
- 管理学院(34993)
- 财(30421)
- 京(27262)
- 财经(22897)
- 所(22416)
- 科学(21700)
- 江(20722)
- 中心(20504)
- 经(20498)
- 研究所(19241)
- 农(18531)
- 北京(18524)
- 经济学(17008)
- 州(16851)
- 财经大学(16819)
- 银(15384)
- 范(15352)
- 经济学院(15342)
- 师范(15232)
- 银行(14797)
- 基金
- 项目(62822)
- 研究(49156)
- 科学(48151)
- 基金(44431)
- 家(37469)
- 国家(37113)
- 科学基金(30564)
- 社会(30097)
- 社会科(28458)
- 社会科学(28451)
- 省(23204)
- 教育(23150)
- 基金项目(22388)
- 编号(21392)
- 划(20146)
- 资助(20105)
- 成果(19700)
- 自然(18185)
- 自然科(17729)
- 自然科学(17721)
- 自然科学基金(17416)
- 部(15281)
- 课题(15142)
- 重点(13782)
- 性(13637)
- 发(13612)
- 教育部(13194)
- 项目编号(13090)
- 人文(12580)
- 年(12360)
共检索到211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地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及思考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张红地公开市场业务是各国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调控手段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公开市场业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玉财
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仍为数量型,操作工具运用时间还较短,操作工具以央行票据和回购为主,但央行票据不可持续。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财富渠道和汇率渠道对产出和价格等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公开市场操作 传导机制 有效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国峰
本文论述了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决定自身负债,进而影响金融体系,最终改变实质经济的传导机制,回顾了中国人民银行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改革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双重挑战,启动和不断创新公开市场业务,实现各个阶段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国峰
上期作者论述了中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机制,回顾了中央银行实现各个阶段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本期作者又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分析了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基础货币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操作中如何选择和平衡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大龙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在阐述了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要有效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许多难点,提出了意义重大而切实可行的改革对策。即强化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建立公平高效、开放统一的金融中心;改革国债发行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大龙 李相慧 崔东
对我国中央银行开办公开市场业务的思考张大龙,李相慧,崔东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动买卖国债、中央银行证券、私人票据、外汇等,以吞吐基础货币,调整金融机构流动性储备的业务。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运作,中央银行能够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从而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立成
对我国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几点思考孙立成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从1996年4月起人民银行将实行公开市场业务。这在中国经济史上将写上重重的一笔。它意味着我国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和手段将出现质的飞跃。本文将结合公开市场业务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西方国家的实际...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丰富操作标的,适时取消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进一步改进公开市场业务决策、执行程序及权限,增加代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级交易商比例,从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范围;明确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以及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等方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丰富操作标的,适时取消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进一步改进公开市场业务决策、执行程序及权限,增加代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级交易商比例,从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范围;明确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以及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等方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维宁 田恒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财政约束王兰丽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由行政手段向市场手段转变的一项尝试已于1996年4月正式试行。我国目前公开市场业务的顺利开展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作为其操作对象─—政府债券的发行者财政对它形成根本性的约束。我们知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
一、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现实紧迫性 货币政策作用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手段,经过各层金融中介的传导,引起金融指标及国民经济指标的变化过程或调控结果。货币政策能否充分发挥效用,其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非常重要。 我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起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0年中,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信贷计划指导下的存款准备金手段、再贴现手段、再贷款(基础贷款)手段以及利率杠杆。由于存款准备金手段运用冲击性强,震动较大。其存款比例确定一般不适宜经常变动,所以,经常使用的只能是其他三种手段。在金融经济体制尚未理顺,利率还没有市场化的情况下,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比较弱化。我国人行经常使用的手段是再贷款和再贴现。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宁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吸引了众多关注,作为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观察货币政策走向的风向标。市场已注意到,央行越来越注重发挥公开市场业务引导利率的作用,其在金融市场上对有价证券等的公开买卖,向市场发出利率走向的信号,其干预市场利率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拓展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兰丽
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财政约束王兰丽公开市场业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由行政手段向市场手段转变的一项尝试已于去年4月正式试行。我国目前公开市场业务的顺利开展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作为其操作对象——政府债券——的发行者财政对它形成根本性的约束,我们知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