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8)
2023(5919)
2022(5147)
2021(5074)
2020(4326)
2019(10232)
2018(10193)
2017(21827)
2016(11859)
2015(13395)
2014(13430)
2013(13489)
2012(12872)
2011(11586)
2010(11869)
2009(11566)
2008(11654)
2007(10752)
2006(9948)
2005(9282)
作者
(32451)
(26923)
(26547)
(25624)
(17521)
(12617)
(12356)
(10222)
(10084)
(10035)
(8950)
(8812)
(8639)
(8609)
(8517)
(8366)
(8078)
(7965)
(7915)
(7908)
(6697)
(6593)
(6463)
(6149)
(6147)
(6097)
(5979)
(5959)
(5335)
(5201)
学科
(49377)
经济(49312)
(41320)
管理(40283)
(34788)
企业(34788)
方法(23056)
数学(21288)
数学方法(21126)
(20383)
中国(15107)
(14415)
(14402)
(14377)
财务(14362)
财务管理(14337)
企业财务(13848)
(10184)
(10031)
贸易(10023)
(9812)
(9755)
银行(9748)
业经(9558)
(9340)
(9310)
地方(8767)
农业(8725)
(8378)
金融(8378)
机构
学院(171588)
大学(170465)
(76427)
经济(74851)
管理(68965)
理学(58400)
理学院(57873)
管理学(57165)
管理学院(56833)
研究(53853)
中国(46580)
(42587)
(36294)
财经(32511)
(29465)
科学(27947)
(26440)
(26283)
中心(25475)
财经大学(24180)
北京(24006)
经济学(23087)
研究所(22774)
(21202)
(21177)
经济学院(20909)
(20251)
师范(20126)
商学(19527)
商学院(19377)
基金
项目(98150)
科学(78150)
研究(75625)
基金(72284)
(59797)
国家(59266)
科学基金(52008)
社会(48428)
社会科(46027)
社会科学(46019)
基金项目(37786)
(35782)
教育(35313)
自然(32791)
编号(32097)
自然科(31992)
自然科学(31983)
资助(31717)
自然科学基金(31445)
(31026)
成果(27637)
(23776)
课题(21567)
教育部(21019)
重点(21003)
(20747)
人文(20717)
(20311)
项目编号(19853)
(19631)
期刊
(88776)
经济(88776)
研究(57716)
(34317)
中国(33109)
管理(26770)
(25535)
金融(25535)
(18971)
科学(18244)
学报(17795)
财经(16830)
教育(15364)
大学(14725)
业经(14632)
经济研究(14614)
(14238)
学学(13894)
技术(13330)
农业(12575)
问题(12292)
(11165)
理论(10347)
国际(9910)
实践(9211)
(9211)
现代(8793)
财会(8642)
商业(8393)
会计(8330)
共检索到272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乔  程滢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年度红利公告对股价及交易量的影响。我们发现 ,不论是首次分红还是一般的年度分红 ,现金股利所引起的股价异常收益显著小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 (即现金和红股 )。此外 ,现金股利作为首次分红支付方式不受市场欢迎 ,其异常收益显著为负值。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纯净性 ,本文还进行了干扰排斥性检验 ,排除了除息除权日的溢出效应、大宗交易所引起的股价偏差及红利公告期间风险要素增加的影响。此研究回答了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公司红利政策与市场价格及交易额的相关关系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文平  肖继辉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政策市场”,政府经常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政策手段调控股市的波动。但是,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证明,由于股市政策内生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运用股市政策不但不能稳定股市,反而会造成和加剧股市的波动。而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进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文章考察了货币政策变量对我国股市行业收益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利率的变化会引起股价的同向变动,货币供应量对股市成交金额产生正向的影响,希望该结论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严武  肖民赞  
基于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股市收益波动具有“时变性”、“集群性”和“不对称性”三个特征;但在我国,政策因素作为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变量的事实比较明显。而政策因素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会中断股市长期运行的走势;另一方面容易加剧下一阶段股市长期运行的波动程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屠孝敏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经过实证分析,发现1993年以来我国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随机性的双重效应。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行为,转轨时期的特殊经济环境引起公众心理预期变化和收入差距拉大是造成我国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随机效应的具体原因。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应将股市波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纳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春光  
股票的价格取决于股票的供给和需求,而股票的供求则深受利率影响。利率高,股票供给增加,需求降低,股票价格下跌,这就是股市的利率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却发现我国股市的利率效应并不显著,这可归因于三个制度性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涛  黄蕾  熊检  陶桅  
中国股市动荡通常伴随着重大政策事件的发生。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分类定义了可能影响股市波动的重大政策事件,并运用修正的ICSS算法检测上证综指的结构性变点,进而构建ARMA-EGARCH模型用以分析重大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进一步解析不同类型的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股市波动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政策事件对沪市波动的冲击影响明显大于其他政策事件,是导致沪市波动的主要原因,验证了中国股市具有“政策市”的典型特征;而在各项金融监管政策事件中,沪市对“停止国有股减持”等少数政策充分反应,对“推出创业板”、“实施深港通”和“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等大多数政策反应不充分,说明金融监管政策在股市中的传达或存在一定程度的低效率问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德奎  李瑞海  
本文利用财经报纸上与股市政策风险相关的文章报道频度,构建政策风险指数以用于度量股市中由监管政策引致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基于政策风险指数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风险指数与中国股市波动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联,这种影响在牛市阶段明显大于熊市阶段。用EPU指数衡量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波动性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江晶  
随着股市的发展,股市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会逐渐加大,货币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主要手段,应对股市波动有所反应。本文对泰勒规则进行修正和扩展,引入预期因素并加入股市波动因素,构建包含股市波动的货币政策反应机制。并以泡沫度作为波动的衡量指标,运用动态剩余收益估值模型测度我国股市的实际泡沫度,通过协整检验探索货币政策应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泰勒规则还是前瞻性泰勒规则,中央银行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更多地考虑通货膨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而较少考虑股市波动因素。建议中央银行将股市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虑范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7月23日以来,中国股市一反几年的上扬走势,几个交易周急剧下落,上证指数从2300点左右跌至1800点以下,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来笔者近来工作极为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股市问题的讨论,但一些媒体似是而非地报道了笔者的一些所谓观点,甚至个别媒体在没有以任何方式采访我本人的条件下,信誓旦旦地在“本报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会诊中国股市”之名下以“王国刚:变卖家当还债顺理成章,无需理会私募基金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宗益  曾伟  
我国证券投资者分为准理性投资者、噪声交易者和正反馈交易者三类。构建我国股市政策诱因传导机制模型,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政策诱因的影响为例,阐述大小非减持对投资者群体心理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一传导机制模型能有效揭示我国股市频繁波动、剧烈波动的根源。从减少政策诱因、有效控制投资者群体心理角度,应完善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必要的市场干预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新型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人骥  刘春江  
文章选取增发公司样本,利用多种方法对增发事件重要日期逐一考察,获得增发新股存在负价格效应的最终结论。根据证监会对增发政策的规定,文章选取增发数量、现金流量增长率和资产负债率三个变量,考察其与超额报酬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现金流量增长率与超额报酬正相关,支持信息非对称假说。此外,文章对交易量进行检验,发现存在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李梓玮  
本文基于月频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以表征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日频上综、深综和恒生中国三个股价指数,使用BDFM模型构建我国综合股价指数(CSI)代表股市,接着使用混频抽样GARCH(GARCH-MIDA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ARCH-MIDAS模型较好地测度了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值对我国股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波动率则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顾巧明  
中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效应,这表明基于短记忆性过程的建模对股市波动结构的拟合可能是不充分的。本文对股市收益率进行了长记忆ARMA-FIEGARCH建模,并以此研究了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上调和下调对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利率或准备金率上调消息公布后,股市波动性显著增加。而利率或准备金率下调消息公布后,市场的波动率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利率调整较之于准备金率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管理层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提供新的决策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