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2)
2023(8367)
2022(7111)
2021(6660)
2020(5785)
2019(13054)
2018(13018)
2017(26665)
2016(14344)
2015(15913)
2014(15836)
2013(15690)
2012(14645)
2011(13075)
2010(13504)
2009(13052)
2008(13346)
2007(12182)
2006(11078)
2005(10566)
作者
(39445)
(32656)
(32544)
(31343)
(20771)
(15493)
(14928)
(12391)
(12229)
(11866)
(11141)
(10881)
(10562)
(10440)
(10354)
(10156)
(9714)
(9682)
(9474)
(9264)
(8441)
(8016)
(7879)
(7477)
(7443)
(7421)
(7313)
(7107)
(6490)
(6279)
学科
(56900)
经济(56786)
管理(54144)
(49987)
(44293)
企业(44293)
(26344)
方法(25786)
数学(22789)
(22750)
数学方法(22666)
(18168)
财务(18149)
财务管理(18104)
企业财务(17458)
中国(17222)
(16180)
(14545)
体制(14356)
(14304)
银行(14291)
(13619)
业经(13445)
(12513)
金融(12511)
(10382)
贸易(10372)
(10200)
(9504)
(9130)
机构
大学(210541)
学院(207898)
(91666)
经济(89829)
管理(81830)
理学(69459)
理学院(68828)
管理学(68055)
管理学院(67662)
研究(66107)
中国(56029)
(53398)
(43599)
财经(40952)
(37109)
科学(33817)
(32226)
(31197)
财经大学(30747)
中心(30166)
经济学(29239)
北京(28120)
研究所(27850)
经济学院(26419)
(25626)
(24682)
商学(24197)
(24118)
商学院(24024)
业大(23917)
基金
项目(124998)
科学(100126)
研究(94993)
基金(93905)
(79423)
国家(78826)
科学基金(68755)
社会(63856)
社会科(60695)
社会科学(60681)
基金项目(49184)
(46032)
教育(43745)
自然(41877)
自然科(40870)
自然科学(40861)
自然科学基金(40223)
(39026)
资助(38481)
编号(37942)
成果(32811)
(30531)
(30312)
重点(27919)
教育部(26960)
国家社会(26821)
(26197)
人文(26021)
(25927)
课题(25803)
期刊
(104907)
经济(104907)
研究(69008)
(45306)
中国(40290)
管理(33100)
(28625)
金融(28625)
学报(26288)
科学(25377)
(23802)
财经(21881)
大学(21736)
学学(20622)
(18571)
教育(17170)
经济研究(17151)
业经(16244)
技术(15562)
农业(15181)
问题(14564)
(12347)
财会(12042)
理论(11590)
会计(11568)
国际(10682)
实践(10172)
(10172)
现代(9895)
技术经济(9797)
共检索到324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杰勇  
双重股权结构作为与同股同权结构并存互补的股权治理结构,因具有扩大融资、保持控制权和规避恶意收购等优势,受到成长期创新型公司热捧,也逐步被全球资本市场普遍接受。近两年我国港交所与上交所科创板先后引进双重股权结构。双重股权结构虽比同股同权结构的代理成本高,却也是初创型高科技公司所有权的最优安排,但为削减代理成本需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国双重股权结构监管机制可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内部监管上,创始人对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初创公司持续投入专用性人力资本,对公司拥有强烈心理所有权,形成创始人自我约束机制;外部监管上,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的上市规则通过上市公司资格要求、采用时机限制、B股股东资格要求、B股表决权限制、信息披露与设置监管机构等具体措施予以规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栗克彩  潘焕学  
股权结构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影响到公司法人治理的效率。本文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在理论上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现状以及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我国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凌燕  
我国公司是以非流通的国有股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畸形股权结构。矫正这种治理结构,在于建立法人股股东相对持股的股权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若英  
双层股权结构虽偏离了"一股一票"原则,但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认可。境外资本市场的商业实践和实证研究表明,该结构发挥了积极功能,投融资双方对之有正当需求,我国需正视。但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公众投资者未必能自主"用脚投票"以抑制管理层,而且这一结构可能致董事会监督机制失效,迫使公众投资者更多依赖监管和司法救济。将此结构引入我国需配套两类新制度:公司须公开说明采纳该结构的必要性和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安全性的保障;建立类仲裁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信息和资源优势,有效救济公众投资者并威慑实际控制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玉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又决定着公司经营绩效。只有股权结构合理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才能保证公司良好的经营绩效。本文在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内部人控制、中小股东利益难以维持以及所有者代表缺位、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提出了减持国有股、完善董事会制度等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圆圆  
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文章对两种特殊的股权结构——股权分散型的英美模式和股权集中型的日德模式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元波  
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有一定集中度、有相对控股股东并且有其它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总体而言最优,并进而指明了建立我国国有企业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的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增耀  
公司治理之所以形成不同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股权结构不同,不同的股东构成、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而股权结构又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国资本市场管制方式和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程度的影响,是一个被管制环境所规定的内生变量,要改变股权结构,就必须改变其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共炎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当股权结构同股东性质结合起来考察时更是如此。但是,股权结构只是影响公司治理的一个因素,不存在最优或合理的股权比例结构。股权高度集中的治理模式与股权分散的治理模式一样,都可能损害公众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试图使各股东均匀持股并适度参与公司治理的努力,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东  
引言股票市场的最根本基础是股份制度,它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形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而不断创新,这包括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等。因此,在研究分析和营造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基础时,既要注重对后发效应(BackwardEfect)的运用,又要防止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卫江  崔伟利  
公司治理结构可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相应的会计监管也可划分为外部会计监管和内部会计监管。如何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探讨适应我国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和会计监管模式,是我国公司治理变革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晖  伍新明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 ,它决定了整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但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现象。作者对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的框架性分析 ,并就如何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关建议 :根据不同的行业来构造公司治理结构 ;引入竞争机制 ;改善股权结构 ,引入 4~ 5个大股东 ;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加强外部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臻  
对于公司双层股权结构的讨论并未因为阿里巴巴成功赴美上市而终结。双层股权结构是对传统的"一股一权"公司结构的重大突破,迄今为止仍争议不断。双层股权结构不为某些国家和地区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监督机制的缺失。在双层股权结构下弥补公司监督机制的缺失,可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方面着手,尽可能缩小多重投票权的应用范围,设立限制投票权的最低标准,设置和明确投票权退出机制和恢复机制,保证独立董事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中的作用,并构建控制股东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横峰  邱晨怡  
本文基于可变利益实体视角,梳理我国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法理逻辑。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可以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有效地减少隧道挖掘行为,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尝试将双重股权结构引入我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的可行性。本文借鉴美国法律对双重股权结构的政策规定与制度设计,分别从法律层面和公司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对我国双重股权结构进行制度设计,以期为我国制定引入双重股权结构相关的政策和公司制度作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